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永忠专利>正文

折线成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367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09
一种折线成墙装置,包括一只钢管和一只弧型体,弧型体是由两个平行的直侧面和两个弧侧面组成的筒体,两个直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钢管的直径,弧侧面与钢管吻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弧型体可在钢管外壁旋转一定角度振入地下,因此可在成墙的轴线为折线时很方便的成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墙装置,特别是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折线成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地下连续墙的成墙装置多种多样,虽各有其特点,但在折线成墙(即成墙的轴线为折线)时,都存在成墙困难,接头错缝、漏水夹泥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弥补了以上缺点,提供了一种折线成墙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折线成墙装置,包括一只钢管和一只弧型体,弧型体是由两个平行的直侧面和两个弧侧面组成的筒体,两个直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钢管的直径,弧侧面与钢管吻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 本专利技术的弧型体可在钢管外壁旋转一定角度振入地下,因此可在成墙的轴线为折线时很方便的成墙。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管,2、弧型体,3、直侧面,4、弧侧面。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一只钢管I和一只弧型体2,弧型体是由两个平行的直侧面3和两个弧侧面4组成的筒体,两个直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钢管的直径,弧侧面与钢管吻合。本专利技术工作时,沿成墙轴线位置,首先垂直振入钢管,然后将弧型体的弧侧面紧靠钢管振入地下,取出钢管中的泥土,浇筑混凝土,提出钢管,紧靠弧型体的另一个弧侧面将钢管振入地下,取出弧型体中的泥土,浇筑混凝土,提出弧型体,其后将弧型体的弧侧面紧靠钢管振入地下,如此反复。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线成墙装置,包括一只钢管(1)和一只弧型体(2),其特征在于:弧型体是由两个平行的直侧面(3)和两个弧侧面(4)组成的筒体,两个直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钢管的直径,弧侧面与钢管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 折线成墙装置,包括一只钢管(I)和一只弧型体(2),其特征在于:弧型体是由两个平行的直侧面(3)和两个弧侧面(4)组成的筒体,两个直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钢管的直径,弧侧面与钢管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线成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张永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