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错位折线单元式幕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7844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上下错位折线单元式幕墙结构,由多个单元板块组成,每个单元板块均包括上横框、上插接横框、下横框、两个水槽框及两个竖框,其中上横框的两端均通过L型转接件与两个竖框的上端连接,所述两个竖框的下端通过下横框连接;所述两个水槽框的一端分别与上横框的两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竖框的上端连接,所述两个水槽框分别与L型转接件连接;所述上插接横框位于上横框的上方、并与上横框连接,所述上插接横框与上方相邻两个单元板块的下横框插接;下横框与左右相邻单元板块的下横框呈角度地连接,使左右相邻单元板块之间呈夹角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单元式幕墙完美适应平面折线和竖向L型的双重变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上下错位折线单元式幕墙结构,特别适用于超高层建筑中,建筑造型为平面弧形竖向阶梯变化的采用单元式幕墙结构的幕墙系统。
技术介绍
单元式幕墙由于单元板块的加工与组装均在工厂内进行,所以可有效的控制零件 加工精度和板块组装质量,又因为单元板块间采用插接结构,因而定位精度高,幕墙表面平整度高,并且现场安装操作简便易行,可与土建结构同时施工、交叉作业。单元式幕墙因其制作精度高,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的特点,广泛适用于现代化高层建筑幕墙结构中。随着建筑技术的革新,建筑形态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超高层建筑的复杂曲面往往需要通过折线拟合。当建筑平面的上层比下层向内收缩时,就会在一个单元内出现L型的状态,同时建筑平面由折线单元拟合而成,普通的单元式幕墙无法实现这种双重变化造型,并保证连续的水密和气密性要求。采用冷弯折线单元,其安全性无法保证;采用弧形单元则成本高,适应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错位折线单元式幕墙结构。该单元式幕墙结构在保证幕墙水密和气密性能的同时,实现单元式幕墙完美适应平面折线和竖向L型的双重变化;同时,还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下错位折线单元式幕墙结构,由多个单元板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板块均包括上横框(8)、上插接横框(7)、下横框(6)、两个水槽框(15)及两个竖框(1),其中上横框(8)的两端均通过L型转接件(9)与两个竖框(1)的上端连接,所述两个竖框(1)的下端通过下横框(6)连接;所述两个水槽框(15)分别位于单元板块的上端两侧、并与L型转接件(9)连接,水槽框(15)的一端与上横框(8)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竖框(1)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插接横框(7)位于上横框(8)的上方、并与上横框(8)连接,所述上插接横框(7)设有插接翅、与上方相邻两个单元板块的下横框(6)插接,上下相邻单元板块的竖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错位折线单元式幕墙结构,由多个单元板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板块均包括上横框(8)、上插接横框(7)、下横框¢)、两个水槽框(15)及两个竖框(1),其中上横框(8)的两端均通过L型转接件(9)与两个竖框(I)的上端连接,所述两个竖框(I)的下端通过下横框(6)连接;所述两个水槽框(15)分别位于单元板块的上端两侧、并与L型转接件(9)连接,水槽框(15)的一端与上横框(8)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竖框(I)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插接横框(7)位于上横框(8)的上方、并与上横框(8)连接,所述上插接横框(7)设有插接翅、与上方相邻两个单元板块的下横框(6)插接,上下相邻单元板块的竖框(I)不在一条直线上。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下错位折线单元式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框(6)与左右相邻单元板块的下横框(6)呈角度地连接,使左右相邻单元板块之间呈夹角布置。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错位折线单元式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接横框(7)分段,相邻两段上插接横框(7)之间呈角度地连接、并与上方插接的相邻两个单元板块的下横框(6)之间的角度相对应。4.按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上下错位折线单元式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接横框(7)与上方相邻两个单元板块的下横框¢)的插接型材腔体内依次设有密封胶条11(5)和闭气止水泡棉(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树国胡永付李勇军刘珩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