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电源
,具体指一种微束等离子弧焊电源双闭 环协同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小电流范围的微束等离子弧焊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在小电流情况下 的电弧稳定性问题,而解决该关键技术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采用高频脉 冲电流,现代逆变结构的焊接电源由于受到逆变频率的限制,很难实现高 频输出,现有的模拟式晶体管电源,可实现高频脉冲的输出,但因工频交 流变压、整流、滤波组成的主电路功率晶体管供电部分,体积庞大笨重, 也无法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将逆变结构的焊接电源主电路取代模拟式晶体管主电路功率晶体管的 供电部分,是同时解决上述模拟式晶体管电源和逆变电源缺陷的主要手段 之一,但由逆变结构焊接电源主电路供电的功率晶体管功耗大,并且该功 耗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而增加。仅对逆变结构焊接电源主电路的闭环控制, 只能控制其大小和恒定值,无法达到小电流范围微束等离子弧焊电弧稳定 燃烧的陡降电源外特性,也无法抑止其供电的功率晶体管的功耗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仅对功率晶体管控制,只能控制其输出电流的大小和恒定值,同样无法抑止其功耗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因此,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束等离子弧焊接电源双闭环协同控制结构,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开关元件、中频变压器、输出整流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输出滤波电容(1)、电流控制闭环电路(2)、协同控制闭环电路(3),输出滤波电容(1)的两端分别与输出整流电路和协同控制闭环电路(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协同控制闭环电路(3)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电流控制闭环电路(2)的检测端连接,协同控制闭环电路(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电流控制闭环电路(2)的输入端和钨棒(13)连接,协同控制闭环电路(3)的反馈端与功率开关元件连接,电流控制闭环电路(2)的输出端与(12)工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萍,任江伟,黄晨,焦馥杰,徐培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