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187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絮核装置,包括空心的上大下小的台体、与台体上端相连的上筒体和与台体下端相连的下筒体;下筒体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污管;上筒体连接有出水管;台体和下筒体的连接处内部设置有格栅;台体内部填装有填料;台体的上截面积F1与下截面积F2之比为3:1~4:1,台体的高度H为2.5~3.5。本一种絮核装置絮凝效果好、絮凝速度快,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净化过程中增强絮凝效果的一种絮核装置
技术介绍
完成絮凝过程的絮凝池(一般常称反应池),在净水处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地位。天然水中的悬浮物质及胶体物质的粒径非常细小,为了去除这些物质,通常借助于混凝的手段,即在原水中加入适当的混凝剂,经过充分混和,使胶体稳定性破坏(脱稳)并与混凝剂水解后的聚合物相吸附,使颗粒具有絮凝性能。而絮凝池的目的就是创造合适的水力条件使这种具有絮凝性能的颗粒在相互接触中聚集,以形成较大的絮凝体。理想的絮凝池,池内水流速度应由大到小逐渐变化,G值(速度梯度)也逐渐减小。目前,常规工艺是加药进行混合后进入絮凝池,常用的絮凝池有隔板式、折板式、栅条(网格)式、机械搅拌、穿孔旋流式、波形板式等形式。这些形式的絮凝池均为间歇变速,G值在隔板或折板处均会有突变,无法实现G值连续递减,而絮体在水中是一种连续长大的过程,从而对已形成的絮体产生破坏。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公告号为CN20244035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絮凝装置,包括含有絮凝腔的壳体,壳体的下段为下锥式圆台体,上段为圆筒体,下锥式圆台体的底部有进水管,底端部有排污口,圆筒体的上部有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絮核装置,包括中空的上大下小的台体、与所述台体上端相连的上筒体和与所述台体下端相连的下筒体;所述下筒体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污管;所述上筒体连接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和所述下筒体的连接处内部设置有格栅;所述台体内部填装有填料;所述台体的上截面积F1与下截面积F2之比为3:1~4:1,所述台体的高度H为2.5~3.5???????????????????????????????????????????????。2013100487770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

【技术特征摘要】
1.絮核装置,包括中空的上大下小的台体、与所述台体上端相连的上筒体和与所述台体下端相连的下筒体;所述下筒体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污管;所述上筒体连接有出水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体和所述下筒体的连接处内部设置有格栅; 所述台体内部填装有填料; 所述台体的上截面积Fl与下截面积F2之比为3:1 4:1,所述台体的高度H为2.5 3.5 4F2 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栅的过水面积为0.6 0.8F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絮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管的管口在水位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絮核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张良纯周密方素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九通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