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电梯,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防断绳安全防护装置的电梯。
技术介绍
楼房用的电梯、矿井中用的罐笼等升降机械一般都包括轿厢、曳引绳、曳引轮、曳引架、曳引电机,这些升降机械都有防止曳引绳断开的安全保护装置,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大部分都是采用美国人E.G.奥蒂斯专利技术的安全钳,安全钳是在限速器的操纵下,当电梯出现超速、断绳等非常严重的故障后,将轿厢紧急制停并夹持在导轨上的一种安全装置。再如专利号为02214343. 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也公开了一种电梯、井架防断绳装置,同时通过在罐笼上安装挂钩,轨道上安装一种托架,当提升曳引绳断裂时,罐笼上的挂钩可以立刻挂在轨道上的托架上,停在空中,可以防止罐笼的坠落。上述这些安全保护装置采用的方法都是同一个思路,就是在曳引绳发生断裂时电梯或罐笼可以卡在轨道上,停留在空中,但是这种空中悬停的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它给营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可能会使人长期困在空中电梯中出不来,存在次生的安全隐患,另外,这些防断绳电梯都需要对电梯导轨进行改进,增加相应的构件,也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当曳引绳断开时轿厢可以缓慢降落到最底层的电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断绳阻尼缓降电梯,包括轿厢、导轨、曳引绳、曳引轮、曳引架、曳引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缓降装置及其电控系统,所述阻尼缓降装置包括滑轮绳、顶端滑轮、顶端滑轮架、离合器、阻尼装置、底端滑轮和底端滑轮架;顶端滑轮安装在顶端滑轮架上,底端滑轮安装在底端滑轮架上,滑轮绳上下分别缠绕在顶端滑轮和底端滑轮上,滑轮绳 ...
【技术保护点】
防断绳阻尼缓降电梯,包括轿厢(1)、导轨(2)、曳引绳(3)、曳引轮(4)、曳引架(5)、曳引电机(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缓降装置及其电控系统,所述阻尼缓降装置包括滑轮绳(8)、顶端滑轮(9)、顶端滑轮架(10)、离合器(11)、阻尼装置(12)、底端滑轮(15)和底端滑轮架(16);顶端滑轮(9)安装在顶端滑轮架(10)上,底端滑轮(15)安装在底端滑轮架(16)上,滑轮绳(8)上下分别缠绕在顶端滑轮(9)和底端滑轮(15)上,滑轮绳(8)的一头固定在轿厢(1)的上端,另一绳头固定在轿厢(1)的下端,滑轮绳(8)和轿厢(1)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闭环结构;阻尼装置(12)与顶端滑轮(9)之间设有离合器(11);所述电控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7)和控制装置(13);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曳引架(5)下面,压力传感器(7)通过导线(14)与控制装置(13)相连,控制装置(13)可控制离合器(11)的分离与结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断绳阻尼缓降电梯,包括轿厢(I)、导轨(2)、曳引绳(3)、曳引轮(4)、曳引架(5)、曳引电机(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缓降装置及其电控系统,所述阻尼缓降装置包括滑轮绳⑶、顶端滑轮(9)、顶端滑轮架(10)、离合器(11)、阻尼装置(12)、底端滑轮(15)和底端滑轮架(16);顶端滑轮(9)安装在顶端滑轮架(10)上,底端滑轮(15)安装在底端滑轮架(16)上,滑轮绳⑶上下分别缠绕在顶端滑轮(9)和底端滑轮(15)上,滑轮绳⑶的一头固定在轿厢(I)的上端,另一绳头固定在轿厢(I)的下端,滑轮绳(8)和轿厢(I)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闭环结构;阻尼装置(12)与顶端滑轮(9)之间设有离合器(11);所述电控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7)和控制装置(13);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曳引架(5)下面,压力传感器(7)通过导线(14)与控制装置(13)相连,控制装置(13)可控制离合器(11)的分离与结合状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牵,王士源,吴桃泉,刘志鑫,黄文涛,郭辉,康志栋,张蓉蓉,廖其超,
申请(专利权)人:吴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