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底换能器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1446 阅读:169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5-01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底换能器舱,其特征在于:换能器舱(1)呈侧周曲面平滑的扁平块状壳体结构,换能器舱(1)过中心的长度方向设为X向,宽度方向设为Y向,换能器舱(1)紧贴船底竖直向上的方向设为Z向;换能器舱(1)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左、右半部各自的前后侧相互对称;换能器舱(1)垂直于Z轴的各平面定义为水线面,垂直于X轴的各平面定义为横剖面,垂直于Y轴的各平面定义为纵剖面;换能器舱(1)左半部的水线面沿Z向逐渐增大,右半部的水线面沿Z向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换能器舱(1)的纵剖面沿Y向逐渐减小;换能器舱(1)左半部的横剖面沿X轴逐渐增大,右半部的横剖面沿X轴逐渐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底换能器舱,属于船舶业

技术介绍
高技术含量的勘察科考船舶因功能需要,要携带特有的换能器,如多波束、单波束、多普勒声学流速计等声学设备,这些声学设备若放置在船底的船壳板外接收和释放信号的范围会更广,所以先进的勘察科考船舶会设有一个换能器舱在船底的船壳板外来放置这些设备。但是若换能器舱布置在船底船壳板外会增大船舶的所受到的阻力,增加能耗,降低船舶运行效率,同时对船速有一定影响,现有的换能器舱没有良好的流线型,不能很好地降低作为附体的阻力;同时,外界的运动流体对声纳换能器的干扰也比较大,不能满足如今信息采集的精度要求,布置在换能器舱内的声学设备,也会因为换能器外的湍流而影响使用效果,例如,换能器仓内设置的一对长条形的相互垂直的多波束换能器,受到湍流的影响比较明显;此外,现有的换能器舱,各种换能器在其内部难以进行合理布置,造成换能器布置不够紧凑,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换能器舱的总体积,造成材料的浪费,对船的航行造成了较大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尽可能降低船底所附的换能器舱给船只航行所带来的阻力,并减小运动流体对换能器设备使用的影响,更利于紧凑、优化换能器舱内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底换能器舱,所述换能器舱(1)内能够置放至少两种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舱(1)呈侧周曲面平滑的扁平块状壳体结构,其内设有一对相互垂直的、长条形的换能器的置放位,所述换能器舱(1)过中心的长度方向设为X向,宽度方向设为Y向,所述换能器舱(1)紧贴船底竖直向上的方向设为Z向;所述换能器舱(1)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右半部各自的前后侧相互对称;所述换能器舱(1)垂直于所述Z轴的各平面定义为水线面,垂直于所述X轴的各平面定义为横剖面,垂直于所述Y轴的各平面定义为纵剖面;所述换能器舱(1)左半部的水线面沿Z向逐渐增大,右半部的水线面沿Z向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所述换能器舱(1)的纵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底换能器舱,所述换能器舱(I)内能够置放至少两种换能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能器舱(I)呈侧周曲面平滑的扁平块状壳体结构,其内设有一对相互垂直的、长条形的换能器的置放位,所述换能器舱(I)过中心的长度方向设为X向,宽度方向设为Y向,所述换能器舱(I)紧贴船底竖直向上的方向设为Z向; 所述换能器舱(I)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右半部各自的前后侧相互对称;所述换能器舱(I)垂直于所述Z轴的各平面定义为水线面,垂直于所述X轴的各平面定义为横剖面,垂直于所述Y轴的各平面定义为纵剖面; 所述换能器舱(I)左半部的水线面沿Z向逐渐增大,右半部的水线面沿Z向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所述换能器舱(I)的纵剖面沿所述Y向逐渐减小; 所述换能器舱(I)左半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艳楠桂满海施礼军周崇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4年12月05日 03:20
    船底顶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的船底顶山海拨1586米是曲江的最高峰船底顶山有草地石坡溪谷湿地悬崖丛林山脊等等风光特别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