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927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包括钢板、对称的X型坡口;该X型坡口是设在钢板两对应焊接处,由钢板两对应焊接处分别设置的1/2X型坡口对接构成,坡口对接处为钝边,两钝边之间的间隙为根部间隙,坡口夹角的角度为60度±5度,钝边中点至钢板表面的距离为钢板厚度的1/2;其改进之处在于,钝边厚度为3至5毫米;根部间隙为0至1毫米;该焊口结构设计合理,可减少焊接工序,节省焊接材料,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降低焊接成本,且优化工作环境,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的焊口,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洋工程中导管架与组块建 造焊接工程中钢制管焊接工序中,能够减少焊接工序,节省焊接材料,降低 成本,提高焊接质量和作业效率的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
技术介绍
钢管巻制是很多工程中常用的一项作业, 一般直径为406毫米以上的钢 管都采用钢管巻制和接长,因此,各种工程中钢管巻制和接长的工作量很大, 而且钢管巻制和接长的质量以及效率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比如,在 海洋工程中,钢管巻制和接长要占到整个导管架建造工作量的40%左右,占 组块建造工作量的15%左右。而且在海洋工程中,钢管巻制和接长是整体结 构建造的第一步,它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海洋工程中钢结构的 建造进度和质量。钢管巻制和接长主要是通过焊接工艺完成。焊接工艺包括焊接的焊口结 构的设计和焊接参数的设定。现有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如图1所示,包 括钢板、对称的X型坡口;该X型坡口是设在钢板两对应焊接处,由钢板两 对应焊接处分别设置的1/2X型坡口对接构成,坡口对接处为钝边2,两钝边 2之间的间隙为根部间隙3,坡口夹角1的角度为60度±5度,钝边2中点至 钢板表面的距离为钢板厚度的1/2,其钝边厚度为1至2毫米,根部间隙3为 2至4毫米。这种焊接的焊口结构设计不尽合理,其钝边长度设置较小,钝边 中点至钢板表面的距离4为钢板厚度的1/2,导致坡口面积较大,致使产生焊 材耗费量大;另外,由于根部间隙设置较大,使焊接工序较多,需要包括坡 口内侧封底、内侧2.4毫米直径焊丝埋弧焊、内侧4.0毫米直径焊丝埋弧焊, 坡口外侧清根和打磨以及外侧4. 0毫米直径焊丝埋弧焊等步骤,由于步骤多, 因此繁琐且工作效率低下,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焊接正面时坡口烧穿,焊接 反面时钝边未焊透的现象,从而影响焊接质量;再者,因根部间隙设置较大, 封底焊道需要进行气刨清除,造成焊接材料的浪费,而且气刨后,刨槽角度较小,焊后清渣比较困难;还有,气刨时噪音很大,同时会产生大量烟尘,工作环境较差,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钢制 管焊接的焊口结构,其焊口结构设计合理,可减少焊接工序,节省焊接材料, 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降低焊接成本,且优化工作环境,保证作业人员的身 体健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包括钢板、对称的X型坡口;该X型坡口是设在钢板两对应焊接处,由钢板两对应焊接处分别设置的1/2 X型坡口对接构成,坡口对接处为钝边,两钝边之间的间隙为根部间隙,坡口夹角的角度为60度±5度,钝边中点至钢板表面的距离为钢板厚度的1/2;其特征 在于,所述钝边厚度为3至5毫米;所述根部间隙为0至1毫米。本专利技术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 构设计合理,可以减少焊接工序,仅需在钢板正反两面的坡口内进行埋弧焊即可,省去现有技术中坡口内侧封底、内侧2.4毫米直径焊丝埋弧焊、坡口 外侧清根和打磨等步骤,节省工时和气源,降低生产成本,使焊接效率提升 49%左右,且优化工作环境,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再有,由于坡口面 积的减少以及根部间隙的縮小,因此可以有效减少焊接材料的使用量,能够 节省焊接材料在35%左右。 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l坡口夹角、2钝边、3根部间隙、4钝边中点至钢 板表面的距离、A钢板正面、B钢板反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包括钢板、对称的X型 坡口;该X型坡口是设在钢板两对应焊接处,由钢板两对应焊接处分别设置 的1/2X型坡口对接构成,坡口对接处为钝边2,两钝边2之间的间隙为根部间隙3,坡口夹角1的角度为60度±5度,钝边2中点至钢板表面的距离为 钢板厚度的l/2;其改进之处在于,钝边2厚度为3至5毫米,根部间隙3为 0至1毫米。本专利技术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其坡口根部间隙縮小到0至1毫米,钝 边厚度增加到3至5毫米,这样焊接坡口的面积和现有钢制管焊接坡口面积 相比,可以减小30%左右。由于坡口面积的减少以及根部间隙的縮小,因此 可以减少焊接材料的使用量,节省焊接材料在35%左右,减少焊接工序,仅 需钢板正反两面的坡口内进行埋弧焊即可,省去现有技术中坡口内侧封底、 内侧2.4毫米直径焊丝埋弧焊、坡口外侧清根和打磨等步骤,节省工时和气 源,降低生产成本,使焊接效率提升49%左右。本专利技术的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还能够避免在焊接正面时烧穿坡口 , 焊接反面,能够将钝边熔透,确保不出现未焊透现象,提高焊接质量,使焊 接部的低温冲击值能够达到34J(-40°C)。 实施例1:选择10毫米厚的钢板(或者给出钢板型号),巻制成管状体,然后将钢 板的对应焊接处分别设置成1/2X型的坡口,坡口对接处的钝边2的厚度设为 5毫米,坡口夹角1的角度为60度,根部间隙3设为1毫米,钝边中点至钢板 表面的距离为5毫米。焊接时,采用直径为4毫米的焊丝在钢板正面A的坡 口内进行埋弧焊,然后,用同样的直径为4毫米的焊丝在钢板反面B的坡口 内进行埋弧焊,即可完成焊接工作。焊接部经工艺评定实验,符合中国船级 社规定标准,其机械性能满足海洋工程钢结构机械性能要求,达到低温冲击 温度-40。C的规范。 实施例2:在对管径为1710毫米,壁厚为32毫米的钢管进行接长焊接,在钢管的 对应悍接处分别设置成1/2X型的坡口,坡口对接处的钝边的厚度设为4毫米, 坡口夹角的角度为60度,根部间隙设为0.5毫米,钝边中点至钢板表面的距 离为16毫米。焊接时,采用直径为4毫米的焊丝在钢管正面A的坡口内进行 埋弧焊,然后,用同样的直径为4毫米的焊丝在钢管反面B的坡口内进行埋 弧焊,即可完成对接焊接工作,焊接时间为152分钟。实验效果对比,采用传统焊接焊口结构对实施例2选用的钢管进行接长 焊接,因为焊接工序步骤多,需要时间245分钟;再有,传统焊接焊口结构 的钝边小,根部间隙大,所以坡口面积比本专利技术焊接焊口结构的坡口面积大, 根部间隙也大,经实验比较,本专利技术大钝边钢制管焊接焊口的新结构与传统 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相比较,可以节约焊接材料35%左右,有效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钢制管焊接的焊口新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在钢板的外侧面和内侧 面全部采用埋弧焊,同时减少了气刨工序,因此与传统工艺相比较,可以节 省40%以上的时间;比如,对32毫米壁厚的钢管,进行3米纵缝的焊接,若 采用传统焊接焊口结构需要时间136分钟,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大钝边钢制管焊 接的焊口新结构只需要80分钟,可以节约56分钟,再包括节约的吊管转运 时间20分钟,焊接效率可以提高49%左右。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坡口面积的减 少,该钢制管焊接的焊口新结构可以大大减少焊接材料的消耗,大钝边钢制 管焊接的焊口新结构与传统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相比,可以节约焊接材料 35%左右。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 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包括钢板、对称的X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制管焊接的焊口结构,包括钢板、对称的X型坡口;该X型坡口是设在钢板两对应焊接处,由钢板两对应焊接处分别设置的1/2X型坡口对接构成,坡口对接处为钝边,两钝边之间的间隙为根部间隙,坡口夹角的角度为60度±5度,钝边中点至钢板表面的距离为钢板厚度的1/2;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边厚度为3至5毫米;所述根部间隙为0至1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堃杨炳发李凡汪春标曹军韩明程靳伟亮陈英肖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