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以及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418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以及换热器,导流结构包括主导结构(31),所述主导结构(31)包括排水结构和梳齿状插件(312);所述梳齿状插件(312)具有梳齿侧,与所述梳齿侧相对的一侧连接所述排水结构。该导流结构能够使换热器上形成的冷凝水流向导流结构的梳齿状插件,并经导流结构的排水结构排出,从而减少流向换热器中下部、底部的冷凝水量,避免冷凝水降低换热器表面传热性能、增加风机耗功、加速腐蚀、影响换热效果、损坏换热器等现象的出现,并保持健康的换热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以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典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换热器一般至少包括两根集流管10,集流管10之间插装有若干换热管20,形成位于两根集流管10之间的换热管20,换热管20之间设有翅片30,用于提高换热效果。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或者热泵换热器时表面会产生冷凝水,一般情况下,用作蒸发器或者热泵换热器时换热器的集流管10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则冷凝水可以顺换热管20的长度方向向下流动,进而能够比较容易地排出。然而,依然存在下述技术问题冷凝水从换热器的上方流至中下部时,水会汇集于中下部,存在冷凝水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特别是换热器的底部。而无法及时排出的冷凝水不仅会带来降低换热器表面传热性能、风机耗功增加等整机性能问题,且,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冷凝水会被吹离换热器,在换热器底部的背风侧发生飞水现象,冷凝水会被吹离接水盘,接触到风机罩、地板等金属表面,加速腐蚀;此外,在换热器内制冷剂温度低于冰点时,如果冷凝水无法及时排出,换热器的中下部尤其是底部,会出现结冰,结冰层将不断堆积,从而进一步影响冷凝水的排出,形成恶性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结构(31),所述主导结构(31)包括排水结构和梳齿状插件(312);所述梳齿状插件(312)具有梳齿侧,与所述梳齿侧相对的一侧连接所述排水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结构(31),所述主导结构(31)包括排水结构和梳齿状插件(312);所述梳齿状插件(312)具有梳齿侧,与所述梳齿侧相对的一侧连接所述排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为排水槽(311),所述排水槽(311)具有排水端,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流向梳齿状插件(312)再流向所述排水槽(311)并经其排水端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导结构(31)呈V形,安装使用时,所述主导结构(31)的V形开口方向朝向下方,所述排水槽(311)的两端均为排水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梳齿状插件(312)和所述排水结构为整体式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导结构(31)相连接的侧导槽(32),所述侧导槽(32)与所述排水结构连通,以使所述排水结构冷凝水沿所述侧导槽(32)排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3)的所述侧导槽(32)的高度高于所述排水槽(311)的排水端的高度,所述排水槽(311)的排水端插入所述侧导槽(32)。7.一种换热器,具有至少两根集流管(I)和安装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红李艳星董洪洲
申请(专利权)人: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丹佛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