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膜蒸发器薄膜换热板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415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膜蒸发器薄膜换热板片,具有片体(1),所述片体(1)由两层薄膜(1a)叠合而成,在两层薄膜(1a)之间形成有若干条波浪形的流体通道(1b),该流体通道(1b)从薄膜(1a)的上端往下延伸,在所述片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1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易安装、维护,通过增加蒸汽通道的长度,能够确保热交换的效果,一方面避免了结垢现象的发生,达到节能的目的,另一方面,蒸发处理后排出的水质好,能够直接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膜蒸发器,具体地说,特别涉及降膜蒸发器上的薄膜换热板片。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降膜蒸发器的关键部件,它对降膜蒸发器的性能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现有的换热器均为金属材质,根据处理物料的不同,所选用的金属材质也不同,其中碳钢、不锈钢、钛材为换热器最普遍采用的金属材料。金属制换热器在设计、加工和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I)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2)金属材料用量大,投资成本高;3)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小,换热所需温差大,换热效果不理想;4)易结垢、易腐蚀;5)维修、维护成本高、难度大;6)运行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效果良好的降膜蒸发器薄膜换热板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降膜蒸发器薄膜换热板片,具有片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I)由两层薄膜(Ia)叠合而成,在两层薄膜(Ia)之间形成有若干条波浪形的流体通道(Ib),该流体通道(Ib)从薄膜(Ia)的上端往下延伸,在所述片体(I)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lc)。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若干块薄膜换热板片依次叠加,构成换热器。加热蒸汽从上端口进入流体通道内,并在膜内侧自上而下沿多个独立的流体通道运动,而处理液通过分布器在膜外侧以液膜形式自上而下流动,这样完成换热蒸发过程,蒸汽在流体通道内产生冷凝,冷凝后的水蒸汽,即整个工艺的产物,再从流体通道的下端口以纯净的冷凝水的形式排向出水口。由于流体通道为波浪形,有效增加了蒸汽通道的长度,延长了热交换时间,从而达到了增强热交换的效果。在运行过程中,薄膜能够有效避免结垢现象的发生,使得结垢周期延长,将结垢对换热的影响降到最低,达到节能的效果。蒸发处理后的水由于换热温差小,排出的水质好,能够直接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所述薄膜(Ia)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一方面选材容易,成本低;另一方面,蒸汽在冷凝时释放出的潜热透过高分子聚合物表面,促使外部表面的处理液释放出更多的水蒸气,这样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的效果。同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能够有效抵御垃圾渗滤液的腐蚀性,使得产品寿命大大延长。所述薄膜(Ia)的厚度为O. 01-0. 06_,这样既兼顾了强度的可靠性,防止薄膜发生损坏,又能够确保换热的效果良好。为了方便加工制作,两层薄膜(Ia)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热熔固定在一起。所述片体(I)的下端为“V”形,出水口(Ic)位于片体(I)下端的中央位置,各流体通道(Ib)的下端口向中间收拢,并靠近出水口(lc)。以上结构一方面能够节约材料,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各流体通道流出的冷凝水能够及时流向出水口,以避免冷凝水在薄膜上滞留。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易安装、维护,通过增加蒸汽通道的长度,能够确保热交换的效果。采用本技术所构成的换热器与金属换热器之间的对比如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膜蒸发器薄膜换热板片,具有片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1)由两层薄膜(1a)叠合而成,在两层薄膜(1a)之间形成有若干条波浪形的流体通道(1b),该流体通道(1b)从薄膜(1a)的上端往下延伸,在所述片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1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膜蒸发器薄膜换热板片,具有片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I)由两层薄膜(Ia)叠合而成,在两层薄膜(Ia)之间形成有若干条波浪形的流体通道(Ib),该流体通道(Ib)从薄膜(Ia)的上端往下延伸,在所述片体(I)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l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膜蒸发器薄膜换热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Ia)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膜蒸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全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三耕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龚全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