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流体换热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换热效率高,便于集成化加工与组合使用的组联式高效排管换热组件。
技术介绍
热能交换不论是在工业还是在民用中都是最常见的能量交换方式,排管式换热是一种最常用的换热方式,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家节能意识的增强,余热能回收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在余热水热能回收中,利用排管式换热装置与冷介质进行热量交换,提高冷介质的温度从而回收余热水的热能。现有技术排管换热装置多为粗径管排换热方式,换热效率低,热能回收利用不充分。尤其对于洗浴二次热水热能回收利用中,由于冷热介质接触时间短,这种粗管径换热方式更是难以达到高效回收热能的目的。中国专利CN202092484U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虽然理论上细管径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但是并未给出具体的实施方式,仅给出了部件的名称,实际如何达到技术效果并没有给出具体且有效的技术方案,比如,如何有效地保证接头与排管之间的密封连接是技术的关键。如果密封不好实际上是难以达到高效换热的技术效果的。现有技术排管换热装置的接头部分采用一体式硬连接结构,一旦硬连接部位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联式高效排管换热组件,包括管汇接口(1)、换热管汇座(2)、管汇密封法兰(4)、换热管束(6),所述换热管汇座(2)上设置连通腔体内部的管汇接口(1),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束(6)两端分别依次通过管汇密封法兰(4)密封设置于换热管汇座(2)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联式高效排管换热组件,包括管汇接口(I)、换热管汇座(2)、管汇密封法兰(4)、换热管束(6),所述换热管汇座(2)上设置连通腔体内部的管汇接口(1),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束(6)两端分别依次通过管汇密封法兰(4)密封设置于换热管汇座(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联式高效排管换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汇座(2)与管汇密封法兰(4)之间设置密封垫(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组联式高效排管换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汇座(2)为腔体结构,端部设置连通管汇内部的管汇接口( 1),换热管汇座(2)的开口面设置与管汇密封法兰(4)配合的接口 ;所述接口中设置容纳密封垫(3)的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组联式高效排管换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垫(3)上均布与换热管束密封配合的管间约束密封孔(11)。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组联式高效排管换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垫(3)为高弹性材料制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联式高效排管换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束(6)上设置管束定向导架(5);所述的换热管间距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