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4293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套筒、导引套件、带动块、导螺杆及定位衬套;支撑架包含有呈间隔排列的复数导柱,各导柱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支撑套筒安置于间隔空间内且远离支撑架的一侧连接面板;导引套件套固于支撑套筒的外部且导引套件具有供各导柱穿设滑接的复数导孔;带动块固定于支撑套筒的内部,带动块开设有螺孔及贯穿槽;导螺杆容置于支撑套筒的内部且螺接螺孔;定位衬套容置于支撑套筒的内部且穿设滑接于贯穿槽中。以此,达到防止支撑套筒上升或下降移动时发生歪斜或震动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支撑装置,尤指一种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的触控面板一般用于展览会场或会议室,作为导览或会议数据播放使用,但由于该触控面板通常为固定式的,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高度,故发展出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以搭配用户的需求而升降调整面板的高度,令使用者使用面板时更加的方便及舒适。现有的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主要包括一螺杆、一连接块、一支撑内套筒、一支撑外套筒及一马达;连接块开设有供螺杆螺接的一螺孔,螺杆与连接块及马达容置于支撑内套筒内,支撑内套筒的顶面连接面板,螺杆的一端连接马达,连接块的外表面连接支撑内套筒的内表面,支撑外套筒套设滑接于支撑内套筒的外部,以此驱动马达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连接块上下移动,连接块带动支撑内套筒相对于支撑外套筒做伸出或缩入的移动,以达到升降面板的效果。然而现有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仍具有以下缺点,其仅螺杆为主要的支撑,故于升降面板时,容易因面板的重量过重导致螺杆歪斜,导致面板上升或下降时发生歪斜或震动的状况;另外也会因螺杆歪斜造成升降高度定位不准确的情况;以及无法承载重量较重的面板等问题;而有待于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其利用于定位衬套穿设滑接于带动块的贯穿槽,以达到分担面板对于导螺杆的作用力,防止支撑套筒上升或下降移动时发生歪斜或震动现象的发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包含有呈间隔排列的复数导柱,各该导柱之间形成有一间隔空间;一支撑套筒,安置于该间隔空间内且远离该支撑架的一侧连接所述面板;一导引套件,套固于该支撑套筒的外部且该导引套件具有供各该导柱穿设滑接的复数导孔;一带动块,固定于该支撑套筒的内部,该带动块开设有一螺孔及一贯穿槽;一导螺杆,容置于该支撑套筒的内部且螺接在该螺孔中;以及一定位衬套,容置于该支撑套筒的内部且穿设滑接在该贯穿槽中。进一步地,其中该带动块在该贯穿槽中形成有一凸块,该螺孔开设于该凸块上,该定位衬套开设有一中空滑道,且于该定位衬套的一侧开设有连通该中空滑道的一开口槽,该凸块自该开口槽的一侧滑入该中空滑道内。进一步地,其还包括一马达,该支撑架还包含一基座,各该导柱一端与该基座连接,该基座开设有一容置槽,该马达容置于该容置槽内,该马达连接该导螺杆远离该支撑套筒的一端。进一步地,其中该导引套件包含有复数导套,各该导套呈间隔排列环固于该支撑套筒的外部,各该导套分别设有该导孔。进一步地,其还包括一面板转动机构,该面板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面板与该支撑套筒之间。进一步地,其中该面板转动机构包含有一齿轮箱、一固定板及一齿轮组,该齿轮箱罩合该齿轮组,该齿轮组通过该固定板连接所述面板。进一步地,其中该齿轮组包含一侧穿出该齿轮箱且连接该固定板的一第一齿轮、哨合该第一齿轮的一蜗杆、与该蜗杆远离该第一齿轮的一端连接的一第二齿轮,哨合该第二齿轮的一第三齿轮。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齿轮具有一第一转轴、该蜗杆具有一第二转轴,该第二齿轮轴套于该第二转轴上,该第一转轴及该第二转轴分别与该齿轮箱枢接。进一步地,其还包括一制动器,该齿轮组还包含一侧与该制动器连接的一第四转轴,第三齿轮具有与该第四转轴远离该制动器一侧连接的一第三转轴。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齿轮呈一四分之一弧形盘状。本技术还具有以下功效,第一点,通过定位衬套及支撑架的各导柱分担面板于导螺杆的作用力,使支撑装置的结构强度更佳,使之可承载重量更大的面板及面板的升降高度的定位亦较为准确;第二点,将面板转动机构设置于面板与支撑套筒之间,可达到转动调整面板角度的效果;第三点,由于蜗杆与水平线呈垂直,故可避免蜗杆带动第一齿轮时与第一齿轮之间产生间隙,防止转动调整面板时,使面板发生晃动的状况发生;第四点,由于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的小 齿轮分别为斜齿轮,故可利用斜齿轮具有咬合平稳、冲击小及承载能力大的优点,防止当面板的重量较重时,第一齿轮带动蜗杆逆转;第五点,将齿轮箱罩合于齿轮组外,以避免灰尘或异物进入齿轮组的缝隙中,使齿轮组无法运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面板转动机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一;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之使用状态图二。I…支撑装置;10…支撑架;11···基座,111···容置槽;12…导柱,13…间隔空间;20…支撑套筒;21…容置空间;30…导引套件;31…导套,311…导孔;32…环状套板,321…固定孔;40…带动块;41…螺孔,42...贯穿槽;43…凸块;50…导螺杆;60…定位衬套;61…中空滑道,62…开口槽;70…马达;80…面板转动机构;81…齿轮箱,82…固定板;821…支撑部,822…固定面;83…齿轮组,831…第一齿轮;8311…第一转轴, 832…蜗杆;8321…第二转轴, 833…第二齿轮;834…第三齿轮,8342…小齿轮;8344…第三转轴, 835…第四转轴;84…手动转盘;P…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分别为本技术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立体组合图及立体分解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P支撑装置I,主要包括一支撑架10、一支撑套筒20、一导引套件30、一带动块40、一导螺杆50及一定位衬套60。支撑架10包含一基座11及一端与基座11连接的复数导柱12,基座11开设有一容置槽111,各导柱12呈间隔排列并于各导柱12之间形成有一间隔空间13。支撑套筒20安置于支撑架10的间隔空间13内且远离支撑架10的一侧连接面板P,支撑套筒20具有一容置空间21。导引套件30套固于支撑套筒20的外部,且设置于支撑套筒20与支撑架10之间,导引套件30包含有复数导套31及一环状套板32,各导套31呈间隔排列环固于支撑套筒20的外部,各导套31分别具有一导孔311,每一导柱12与每一导孔311穿设滑接;环状套板32具有复数固定孔321,环状套板32套固于支撑套筒20的外部,每一固定孔321套固每一导套31的外部。带动块40容置于支撑套筒20的容置空间21内且两侧分别于支撑套筒20的内壁面连固,带动块40开设有一螺孔41及一贯穿槽42,贯穿槽42位于螺孔41的一侧,且贯穿槽42与带动块40之间形成有一凸块43,螺孔41开设于凸块43上。导螺杆50容置于支撑套筒20的容置空间21内且与带动块40的螺孔41螺接。定位衬套60容置于支撑套筒20的容置空间21内且与带动块40的贯穿槽42穿设滑接,定位衬套60开设有一中空滑道61及一开口槽62,开口槽62开设于定位衬套60的一侧且与中空滑道61连通;带动块40的凸块43与定位衬套60自开口槽62的一侧滑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包含有呈间隔排列的复数导柱,各该导柱之间形成有一间隔空间;一支撑套筒,安置于该间隔空间内且远离该支撑架的一侧连接所述面板;一导引套件,套固于该支撑套筒的外部且该导引套件具有供各该导柱穿设滑接的复数导孔;一带动块,固定于该支撑套筒的内部,该带动块开设有一螺孔及一贯穿槽;一导螺杆,容置于该支撑套筒的内部且螺接在该螺孔中;以及一定位衬套,容置于该支撑套筒的内部且穿设滑接在该贯穿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包含有呈间隔排列的复数导柱,各该导柱之间形成有一间隔空间;一支撑套筒,安置于该间隔空间内且远离该支撑架的一侧连接所述面板;一导引套件,套固于该支撑套筒的外部且该导引套件具有供各该导柱穿设滑接的复数导孔;一带动块,固定于该支撑套筒的内部,该带动块开设有一螺孔及一贯穿槽;一导螺杆,容置于该支撑套筒的内部且螺接在该螺孔中;以及一定位衬套,容置于该支撑套筒的内部且穿设滑接在该贯穿槽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带动块在该贯穿槽中形成有一凸块,该螺孔开设于该凸块上,该定位衬套开设有一中空滑道,且于该定位衬套的一侧开设有连通该中空滑道的一开口槽,该凸块自该开口槽的一侧滑入该中空滑道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马达,该支撑架还包含一基座,各该导柱一端与该基座连接,该基座开设有一容置槽,该马达容置于该容置槽内,该马达连接该导螺杆远离该支撑套筒的一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升降机制的面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引套件包含有复数导套,各该导套呈间隔排列环固于该支撑套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柱
申请(专利权)人:帝崴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