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反应器用载体填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929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反应器用载体填料,包括一个长方体载体本体,载体本体上开有一组填料孔,所述填料孔形状为反向相连的2个喇叭,且喇叭的小口端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填料孔形状的改动,增大了微生物的负载数量,提高了污染水体和填料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了生物反应效率,适合处理大体积污染水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器用载体填料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推进,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借助设备、仪器来解决问题。以前,在解决环保问题上大都采用化学方法,通过加入絮凝齐U、沉淀剂等使重金属离子等沉淀,从而排出。但是,这类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二次污染往往更为严重。最近,企业已经开始热衷生物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微生物的新城代谢来分解污染物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生物方法处理时,面临几个问题,首先要能通过载体,使大量的微生物寄居;二是微生物与污水等要尽可能的接触,提高生化反应效率。通常,比较常规的做法是在载体上开设圆形填料孔,将微生物填放进去,然后投入污染水体从而进行新陈代谢。这样设计也存在不足,圆形孔接触面积有限,处理周期也长,不适合大量的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接触面积大、反应效率高的生物反应器用载体填料。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生物反应器用载体填料,包括一个长方体载体本体,载体本体上开有一组填料孔,所述填料孔形状为反向相连的2个喇叭,且喇叭的小口端相互连接。其中,上述填料孔上开有一组凹槽。其中,上述载体 本体的形状为立方体或球体。其中,上述载体本体材料为泡沫塑料或海绵。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填料孔形状的改动,增大了微生物的负载数量,提高了污染水体和填料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了生物反应效率,适合处理大体积污染水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生物反应器用载体填料,包括一个长方体载体本体1,载体本体I上开有一组填料孔2,所述填料孔2形状为反向相连的2个喇叭,且喇叭的小口端相互连接;所述填料孔2上开有一组凹槽3,能够使微生物更好地负载在载体本体I上;所述载体本体I材料可选用泡沫塑料或海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反应器用载体填料,包括一个载体本体(1),载体本体(1)上开有一组填料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孔(2)形状为反向相连的2个喇叭,且喇叭的小口端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反应器用载体填料,包括一个载体本体(I ),载体本体(I)上开有一组填料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孔(2)形状为反向相连的2个喇叭,且喇叭的小口端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用载体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旭钟成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