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426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包括阀体、设于所述阀体内腔内的隔膜和阀杆,所述阀体前端设有密封口对应连通生物反应器内侧,所述阀杆前端恰密封连接至所述密封口,所述隔膜呈波纹伸缩管状,所述隔膜套于所述阀杆的中部且弹性压缩于所述阀杆的凸台和所述阀体后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无搅拌死角。(*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反应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
技术介绍
隔膜阀(diaphragm valve)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截断阀,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的启闭件是一块用软质材料制成的隔膜,把阀体内腔与阀盖内腔及驱动部件隔开,故称隔膜阀。最突出特点是隔膜把下部阀体内腔与上部阀盖 内腔隔开,使位于隔膜上方的阀杆、阀瓣等零件不受介质腐蚀,省去了填料密封结构,且不会产生介质外漏。在生物反应器领域,关键点是在为灭菌和无菌操作。隔离用到的阀门必须采用卫生级隔膜阀,其相对于普通隔膜阀的特别之处在于,要求阀体内腔的抛光度、耐腐蚀度和无死角设计。在使用和研发生物反应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隔膜容易密封不严、易损坏而需要经常更换的问题。而且隔膜与流经介质的流通量有相关性。无论是关闭还是开启状态,隔膜都将受到介质的直接作用,使得在使用中均受到极大的限制。特别的是在反应器罐底阀设计上卫生级隔膜阀内腔凹槽的存在,使得细胞的悬浮培养中留下搅拌死角而导致的细胞沉底,严重影响了大规模细胞培养的品质。而且在位灭菌时,普遍使用的是多个隔膜阀组成的隔膜阀组来实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人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搅拌死角的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包括阀体、设于所述阀体内腔内的隔膜和阀杆,所述阀体前端设有密封口对应连通生物反应器内侧,所述阀杆前端恰密封连接至所述密封口,所述隔膜呈波纹伸缩管状,所述隔膜套于所述阀杆的中部且弹性压缩于所述阀杆的凸台和所述阀体后端之间。较佳地,所述阀杆前端的外侧套有主密封圈,所述主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阀体和所述阀杆。较佳地,所述阀杆与所述隔膜之间为正压密封。较佳地,还包括推进杆,所述推进杆设于所述阀体内腔且套于所述阀杆的外侧,所述隔膜套于所述推进杆的外侧。较佳地,还包括依序设于所述阀体后端的推进杆帽、运动分离器、螺旋推进器和螺旋推进器手柄,所述推进杆帽固定连接至所述阀杆的后端,所述运动分离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螺旋杆推进器及所述推进杆帽,且所述运动分离器两端与所述螺旋杆推进器及所述推进杆帽之间均为面接触,所述螺旋推进器手柄与所述螺旋推进器固定连接。较佳地,还包括设于所述阀体后端的螺旋推进器外壳,所述推进杆帽、运动分离器、螺旋推进器设于所述螺旋推进器外壳内侧,所述螺旋推进器手柄设于所述螺旋推进器外壳外侧。较佳地,所述阀体两侧还设有高压蒸汽出口和高压蒸汽入口,所述高压蒸汽出口和所述高压蒸汽入口连通至所述阀体的内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由于通过所述阀杆前端密封连接至所述密封口而使所述阀杆与所述生物反应器的底部相契合,以隔断介质,而所述隔膜未用于隔断介质,没有凹陷部分,故无搅拌死角。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参考图1,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包括密封件I、阀体、设于所述阀体内腔内的阀杆2、隔膜4和推进杆5、依序设于所述阀体后端的推进杆帽6、运动分离器7、螺旋推进器8和螺旋推进器手柄10、以及设于所述阀体后端的螺旋推进器外壳9。所述密封件I套于所述阀体的前端的外侧,所述密封件I前端连接至生物反应器13上,后端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前端设有密封口对应连通所述生物反应器13内侧,所述密封口的大小直接决定通量的大小,不受所述隔膜4的限制。所述阀体两侧还设有高压蒸汽出口 3和高压蒸汽入口 11,所述高压蒸汽出口和所述高压蒸汽入口连通至所述阀体的内腔。所述阀杆2前端恰密封连接至所述密封口,所述阀杆前端的外侧套有主密封圈12,所述主密封圈12密封连接所述阀体和所述阀杆2,以使所述阀杆2的正面或侧面得到密封以实现所述阀杆2切断介质的功能。 所述隔膜4呈波纹伸缩管状,使所述隔膜4在本身形体改变范围内可以长期使用,而且其伸缩所需要的力是很小的,所述隔膜4套于所述阀杆2的中部且弹性压缩于所述阀杆2的凸台和所述阀体后端之间。所述阀杆2与所述隔膜4之间为正压密封。所述推进杆5设于所述阀体内腔且套于所述阀杆2中部的外侧,所述隔膜套4于所述推进杆5的外侧。所述推进杆帽6、运动分离器7、螺旋推进器8设于所述螺旋推进器外壳9内侧,所述螺旋推进器手柄10设于所述螺旋推进器外壳9外侧。所述推进杆帽6固定连接至所述阀杆2的后端,所述运动分离器7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螺旋杆推进器8及所述推进杆帽6,且所述运动分离器7两端与所述螺旋杆推进器8及所述推进杆帽6之间均为面接触,所述螺旋推进器手柄10与所述螺旋推进器8固定连接。图I所示为所述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关闭时的状态,此时,所述阀体内腔因为所述阀杆2与所述密封口密封配合而得到隔离。此时所述隔膜4没有耐受压力,保持原始状态,所述阀杆2前端部与通过所述密封口与所述生物反应器13底面相契合,而所述隔膜4未用于隔断介质,没有凹陷部分,故无搅拌死角。当需要开启时,通过所述高压蒸汽出口 3和所述高压蒸汽入口 11完成高压蒸汽灭菌后,旋动所述螺旋推进器手柄10,所述螺旋推进器手柄10带动所述螺旋杆推进器8向后螺旋移动,由于所述运动分离器7与所述螺旋杆推进器8之间是面接触,且接触面是平滑的,从而杜绝了了螺旋运动的传递,当所述推进杆帽6开始向后移动的时候就没有螺旋运动发生了。此时所述阀杆2也向后移动,由于所述阀杆2跟所述隔膜4是通过正压密封,故会迫使所述隔膜4压缩,当所述隔膜4压缩至最大程度时,所述隔膜4的波纹状结构完全消失处于紧密结合,近似于一个加大厚度的圆柱体,此时可以承受极大的压力。所述阀杆2前端完全脱离所述密封口,所述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 底阀开启。物料可以顺利保持无菌流出直到关闭所述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如上所述,由于所述阀杆2前端密封连接至所述密封口,通过所述密封口与所述生物反应器13的底部相契合,以隔断介质,而所述隔膜4未用于隔断介质,不存在凹陷部分,故无搅拌死角。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技术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包括阀体、设于所述阀体内腔内的隔膜和阀杆,所述阀体前端设有密封口对应连通生物反应器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前端恰密封连接至所述密封口,所述隔膜呈波纹伸缩管状,所述隔膜套于所述阀杆的中部且弹性压缩于所述阀杆的凸台和所述阀体后端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前端的外侧套有主密封圈,所述主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阀体和所述阀杆。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与所述隔膜之间为正压密封。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进杆,所述推进杆设于所述阀体内腔且套于所述阀杆的外侧,所述隔膜套于所述推进杆的外侧。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序设于所述阀体后端的推进杆帽、运动分离器、螺旋推进器和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反应器的无死角罐底阀,包括阀体、设于所述阀体内腔内的隔膜和阀杆,所述阀体前端设有密封口对应连通生物反应器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前端恰密封连接至所述密封口,所述隔膜呈波纹伸缩管状,所述隔膜套于所述阀杆的中部且弹性压缩于所述阀杆的凸台和所述阀体后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顺义伍活镰蒋东阳裴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齐志生物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