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用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3281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鼻用空气调节装置包括至少连接部件、加湿部件,其特征在于加湿部件为不通气的含水部件,所述不通气是指气流不能直接穿透含水部件本身,但可穿透其上的通气孔,连接部件将加湿部件支撑或塑形以利与鼻部结构相适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过滤空气,并且具有加湿空气的功能,不仅可以保护人体鼻黏膜,还可以增强人体呼吸系统的抵抗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鼻用空气调节装置,属于日用品或医药产品制作

技术介绍
人类湿化吸入的干燥空气的方式是利用鼻粘膜及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的溶胶或凝胶层,干燥的气体流经这类湿源物质的表面将水蒸气带入气流,从而达到湿化干燥空气的目的;但湿化效果严重依赖呼吸道粘膜湿化结构的完整性及功能的正常;而环境污染、吸烟、疲劳、精神紧张、药物、饮水过少、各种疾病等因素均可影响呼吸道粘膜湿化干燥气体的效果,湿化不佳的干燥气体源源不断地由呼吸道进入肺泡会影响肺功能并可降低呼吸系统的抵抗力,是各类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内源性因素。专利200420040383. 7提供了一种双重过滤鼻罩,使吸入的气体先通过吸水过滤垫再吸入体内,起到了一定的湿化吸入干燥气体的作用,但气体通过吸水材料势必增加阻力,气流的通畅性难有保障,也并不是生理性的湿化方式,而且气体穿越含水材料通常会产生明显的噪音并可将液体激发成气溶胶发生连带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用空气调节装置,使干燥的气流经过湿化部件的表面再进入口鼻腔,仿生人类呼吸道粘膜湿化干燥气体的生理性方式,在保障通畅性的前提下实现理想的湿化效果并可连带良好的空气净化效果。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基本方案如下鼻用空气调节装置至少包括一连接部件(I)、加湿部件(2),加湿部件(2)为吸含水材料制成,优选水凝胶,连接部件(I)将加湿部件(2)支撑或塑形以利与鼻部结构相适应,连接部件可连接系带等便于固定使用;鼻用空气调节装置还可包括外壳体(3)、外壳体(3)通过与连接部件配合的部分(3-1)与连接部件(I)装配,内部空腔容纳加湿部件(2)为,通过外壳体进气孔(3-2)与外界相通,通过连接部件进气孔(1-2)与鼻外腔⑶相通。加湿部件进气孔(2-1)或对于连接部件进气孔(1-2)的让位确保加湿腔(9)与鼻外腔⑶相通。加湿部件表面的凹凸起伏(2-2)以利增大加湿面积。外壳体内侧壁上的导流筋(3-3)用于引导气流流经加湿部件(2)表面的路径。外壳体进气孔(3-2)设置在上端,即使用时接近眼部的区域,呼出的湿润空气可对角膜有显著的湿化作用。连接部件贯通部分(1-1)直接对向加湿部件(2)用于将呼出的湿润空气吹向加湿部件(2)的表面以供吸附水蒸气,从而实现呼出水分再利用的效果。在鼻外腔(8)和或加湿腔(9)内设置功能颗粒(5)或其他形状的功能部件。尤其是负离子发生颗粒或挥发性药物发生颗粒等以起到相应治疗及保健作用。而当由一可更换的嵌入部件(4)容纳时则可根据需求随时选用相应功能颗粒。加湿部件(2)外可以设置空气过滤部件,过滤后的空气再流经加湿部件(2)的表面进行湿化。有益效果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技术技术方案实现的鼻用空气调节装置,仿生学无噪音通畅性表面湿化,并可有效过滤空气。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及实施例图1为鼻用空气调节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1图2为鼻用空气调节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2图3为鼻用空气调节装置示意图附图标记1.连 接部件、1-1.连接部件贯通部分、1-2连接部件进气孔、1-3.连接部件系带附着处、1-4.连接部件限位加湿部件的凸起、1-5.连接部件与密封部件的连接处、1-6.连接部件与外壳体的连接处、2.加湿部件、2-1.加湿部件进气孔、2-2.加湿部件表面的凹凸起伏、3.外壳体、3-1.外壳体与连接部件配合的部分、3-2.外壳体进气孔、3-3.外壳体内侧壁上的导流筋、3-4.外壳体固定嵌入部件的通孔、4.嵌入部件、4-1.嵌入部件凸台、4-2.嵌入部件主体、5.功能颗粒、6.密封部件、6-1.密封部件与连接部件结合部分、7.鼻腔、8.鼻外腔、9.加湿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鼻用空气调节装置至少包括一连接部件(I)、加湿部件(2),加湿部件(2)为吸含水材料制成,优选水凝胶,连接部件(I)将加湿部件(2)支撑或塑形以利与鼻部结构相适应,连接部件可连接系带等便于固定使用;外壳体(3)通过与连接部件配合的部分(3-1)与连接部件⑴装配,内部空腔容纳加湿部件(2)为,通过外壳体进气孔(3-2)与外界相通,通过连接部件进气孔(1-2)与鼻外腔(8)相通。加湿部件进气孔(2-1)或对于连接部件进气孔(1-2)的让位确保加湿腔(9)与鼻外腔⑶相通。使用时,外部空气从外壳体进气孔(3-2)进入加湿腔(9)内,流经加湿部件(2)表面带走水蒸气,经加湿部件进气孔(2-1)、连接部件进气孔(1-2)进入鼻外腔⑶及鼻腔⑵。也可设计成基本不形成鼻外腔(8)的结构,湿化后的气流直接由加湿腔(9)进入鼻腔⑵。加湿部件表面的凹凸起伏(2-2)以利增大加湿面积。外壳体内侧壁上的导流筋(3-3)用于引导气流流经加湿部件(2)表面的路径。外壳体进气孔(3-2)设置在上端,即使用时接近眼部的区域,呼出的湿润空气可对角膜有显著的湿化作用。连接部件贯通部分(1-1)直接对向加湿部件(2)用于将呼出的湿润空气吹向加湿部件(2)的表面以供吸附水蒸气,从而实现呼出水分再利用的效果。在鼻外腔(8)和或加湿腔(9)内设置功能颗粒(5)或其他形状的功能部件。尤其是负离子发生颗粒或挥发性药物发生颗粒等以起到相应治疗及保健作用,如选用薄荷颗粒,可产生通窍解表的药理作用。而当由一可更换的嵌入部件(4)容纳时则可根据需求随时选用相应功能颗粒。本技术可在连接部件(I)、外壳体(3)上设置单向阀以利呼气;也可在任何部件及空隙内设置发热组件用于加温。本 技术可设置便于将产品与鼻部固定的系带等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用空气调节装置包括连接部件(1)、加湿部件(2),其特征在于加湿部件(2)为不通气的含水部件,连接部件(1)将加湿部件(2)支撑、塑形并固定在与鼻部结构相适应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06 CN 201210002848.91.一种鼻用空气调节装置包括连接部件(I)、加湿部件(2),其特征在于加湿部件(2)为不通气的含水部件,连接部件(I)将加湿部件(2)支撑、塑形并固定在与鼻部结构相适应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用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湿部件(2)为水凝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用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外壳体(3),外壳体(3)与连接部件配合的部分(3-1)连接,外壳体(3)的内部空腔为加湿腔(9),加湿腔(9)容纳加湿部件(2),加湿腔(9)通过外壳体(3)的进气孔(3-2)与外界相通,通过连接部件进气孔(1-2)与鼻外腔⑶相通。外部空气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东生徐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潮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