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经 开发出了使用Li4Ti5O12这样的锂钛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高能量密度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锂钛氧化物由于几乎没有伴随着充放电的体积变化,因此电池的厚度变化极小。并且,由于通常的充放电使用范围中的负极的电位为O. 4V(相对Li/Li+)以上,因此,难以发生由非水电解质的分解反应产生的被膜形成。因而,使用锂钛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池具有优异的电池特性。但是,在使用锂钛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池中,在50%以下的低SOC状态中,存在在高温环境下保管时容易产生气体的问题。如果储藏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则有可能导致电池内压的上升和电池的塑性变形,并且存在电池的内阻上升而使寿命性能降低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 35597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 - 26145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M. Q. Snyder et al. , Appl. Surface Science, 253 (2007) 933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01 JP 2010-224245;2010.10.01 JP 2010-22424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正极、含负极层的负极、和非水电解质, 所述负极层包含锂钛氧化物, 所述负极层在其表面具有锂浓度低的第I区域和存在于所述第I区域的周围的锂浓度高的第2区域,并满足下述式(I ), T2 < T1 (I) 其中,T1为所述第I区域的所述锂钛氧化物中的钛原子中的四价钛的比例, T2为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锂钛氧化物中的钛原子中的四价钛的比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式(II), 3 ^ T1-T2 ^ 30 (II)。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区域具有0.1mm2以上且20cm2以下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区域在每25cm2的所述负极层的表面中存在I个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层在其表面进一步包含位于所述第I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之间的第3区域, 所述第3区域具有比所述第I区域的锂浓度高、且比所述第2区域的锂浓度低的锂浓度。6.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野真辅,矢岛亨,大谷友希,馆林义直,五十崎义之,猿渡秀乡,佐竹秀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