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压辊磨机的辊、辊磨机和用于组装辊磨机的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2869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辊磨机的辊,所述辊包括轴(S)和具有被围绕轴(S)保持的内表面的大致圆筒形研磨壳体(30)。辊磨机的特征在于轴(S)包括两个轴部(10,20),每一个轴部(10,20)具有各自的内端部(11,21)中,其中,所述内端部(10,20)被布置为定位彼此面对并且包括被布置为将各个轴部(10,20)的内端部(11,21)彼此连接的连接部(40),从而形成所述轴(S)。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组装辊磨机的辊的方法,所述辊包括轴(S)和具有被围绕轴(S)保持的内表面的大致圆筒形研磨壳体(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辊磨机的辊,该辊包括轴和研磨壳体,该研磨壳体为大致管状套筒的形式并具有被保持围绕所述轴的内表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辊磨机和用于组装用于辊磨机的辊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用于研磨岩石等的高压辊磨机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而经受来自被处理材料的高程度的磨损。辊磨机的每个辊因此通常利用覆盖辊的耐磨材料制成的外圆筒研磨壳体。在由被处理材料磨损时,研磨机壳最终必然被替换,引起装置的操作的中断。粉碎或破碎壳体必须围绕轴的轴心部牢固地安装,部件之间具有高的摩擦以避免壳体在研磨机的操作期间松动。轴的轴心部可以具有圆柱形的形状,或者可以是略呈锥形,以使研磨机壳能够容易安装和拆卸。锥度优选最小,以防止研磨壳体在研磨机的操作期间被不希望地释放。在已知结构方案中,外部研磨壳体被设计成围绕轴的轴心部通过热膨胀收缩的方式安装。外部研磨壳被加热以呈现热膨胀,足以允许其围绕所述轴轴向地滑动,直到达到安装位置,在该装置通过大的干涉围绕所述轴的轴心部保持其冷却和收缩,轴心部通常为圆柱形。这个已知安装方案呈现一些不便。外部研磨壳体可能在冷却时破裂,特别是在外部研磨壳体由硬高碳钢制成时,并且由于通过施加热所引起的应力,外部研磨壳体可能失去其均匀性和其圆柱形管状几何形状。在从轴的轴心部拆卸研磨壳体时,借助于外部研磨壳体的热膨胀收缩的安装方案也呈现不便。由于在两个部件之间的高水平的摩擦干涉,拆卸是极其困难的。这种困难是如此之大和费时,使得经常优选的是更换整个轴-研磨壳体组件,不希望地增加更换已经磨损的研磨壳体的成本。由于外部壳体的高程度磨损,这种更换的频率高时,这个问题是特别的成本诱因。在这种情况下,在拆卸过程中,轴的损坏也是频繁的,进一步增加研磨壳体的更换成本。在许多情况中,通常是昂贵部件的轴承集成在轴组件中的,在不能够卸除外部壳体时,进一步增加更换的成本。还存在已知的利用内部锥形研磨壳体的安装方案,该内部锥形研磨壳体围绕设置在轴的轴心部和研磨壳体之间的楔形部运转,并且被推向朝向辊的中央区域,产生靠着轴和靠着研磨壳体的向内和向外径向力,分别地,在研磨壳体和轴之间产生所需的高水平的摩擦干涉。虽然克服了与通过热膨胀-收缩安装有关的不便,但利用楔形部和内部锥形研磨壳体带来下述不便使轴向和径向对齐困难,并且使研磨壳体的更换操作复杂和昂贵。专利US-5,060, 874描述了一种安装方案,根据该方案,每个轴居间地承载一对外部圆锥形轴心,每个外部圆锥形轴心可操作地与收缩盘、楔形件和膨胀环相关联,以在研磨壳体和轴之间建立高水平的摩擦干涉,而无需接收件的热膨胀-收缩。这种现有方案需要大量部件,这不希望地提高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完全或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用于辊磨机的具有外研磨壳体的改进的辊,其易于安装和卸载,从而在更换磨损研磨壳体时降低成本,同时还提供在研磨机操作过程中不松开的研磨壳体。这些和其它目的由用于辊磨机的辊实现,所述辊包括轴和大致圆筒形的研磨壳体,该研磨壳体具有被保持围绕所述轴的内表面。所述轴的特征在于,所述轴包括两个轴部,其中,所述轴部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被布置为将轴部彼此连接,从而形成轴。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所述轴分成两部分,管状套筒形式的研磨壳体可以在由研磨装置使用磨损以后很容易地卸除。通过释放连接部而简单地卸除一个轴部,以允许研磨壳体被拉动离开辊轴,用于用新的研磨壳体进行更换。在实施例中,研磨壳体是大致管状套筒形式。根据实施例,优选地,每个轴部具有各自的内端部,其中,所述内端部被布置为彼此面对地定位和通过所述连接部彼此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轴部具有各自的内端部,其中所述内端部被布置为彼此面对地定位在所述辊的相应的端部处并且连接到所述辊的所述相应的端部。以这种方式,轴部不需要一直穿过研磨壳并且轴部可以经由研磨壳体间接地彼此连接,,从而形成所述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被布置为轴向地推动所述轴部朝向彼此。进一步优选地,每个轴部包括各自的轴心元件,研磨壳体的内表面靠在所述轴心元件上。轴心元件的形状优选对应于研磨壳的内表面以确保两部分之间高摩擦干涉,以使研磨壳体将不在任何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轴移动。进一步优选地,每个轴心元件具有截头圆锥形形状,并且其中研磨壳体的内表面具有两个内表面部,每个内表面部都具有对应于对应的轴心元件的截头圆锥形形状的截头圆锥形形状,研磨壳体的所述内表面部被布置为使得各个截头圆锥形形状的较小的基底彼此面对和各个截头圆锥形形状的较大的基底彼此背向。通过使用这种双截头圆锥形几何形状部件,确保将研磨壳体夹紧在所述轴上。在安装研磨壳体时,壳体轴向地安装在被卸除的轴的第一部分上,直到轴和研磨壳体的内部部分的圆锥形状停止进一步轴向移动。然后通过轴向地推动轴的第二部分进入壳体,直到第二轴部和研磨壳体的圆锥形形状停止运动,从而安装所述轴的第二部分。轴部的外侧然后分别地与研磨壳体的内侧在它们整个表面上抵接,在部件之间形成大的摩擦力。研磨壳体的固定机构的双锥形几何形状可以使用比现有技术的稍微单个锥形形状更大的角度。在现有技术中,大角度单个锥形状在辊磨机的操作期间可能有松开研磨壳体的风险。使用这里提出的双圆锥形形状,可以使用任意角度的圆锥体。实用的角度可以是,例如,2度至5度,使得组装和拆解两个过程都方便。进一步优选地,研磨壳体的内表面部的各个截头圆锥形的较大的基底被布置在研磨壳体的对应的轴向外端处。有利地,在围绕的研磨壳体的外侧的轴部端部的截头圆锥形形状使轴部在拆卸轴部和研磨壳体时不卡在研磨壳体内部。进一步优选地,研磨壳体的内表面部的各个截头圆锥形形状的较小的基底重合,使得在壳体没有正确地对齐时,没有形成可以将轴部压靠在其上的边缘。在制造过程中还更容易使外部壳体的两个内侧面具有相同的锥形形状和角度。安装也被简化,因为研磨壳体是对称的,并且可以从任一侧相对于其纵向轴线放置在轴上。另一个优点在于,如果在辊磨机的操作期间壳体磨损不对称,则拆下研磨壳体并且将研磨壳体转动180度。进一步优选地,连接部被布置为轴向地推动所述轴心元件朝向彼此,从而将所述轴心元件压靠在研磨壳体的内表面上并且将研磨壳体保持在所述轴上。当朝向彼此按压轴部的轴向作用力增加时,如上所述的部件的截头圆锥形形状将在研磨壳体和轴之间引起摩擦干涉的增加。轴和研磨壳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可以被调整到足够高,以确保在操作过程中研磨壳体不松开或相对于轴部移动,但是足够低以不会由于部件之间的材料张力而使研磨壳体破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轴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部包括机械连接装置、气动连接装置、液压连接装置或磁连接装置。选择什么样的连接装置以提供将轴部压在一起的轴向作用力取决于所需要的作用力的大小、什么是实用的和什么是以合理的成本可实现的。优选地,所述轴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部包括穿过对应的轴部纵向地设置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具有在所述轴的外部的致动端部和从对应的内端部突出并且接合在另一个对应的轴部中的接合端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部包括穿过对应的轴部纵向地设置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具有在所述轴的外部的致动端部和从对应的内端部突出并且要接合在所述研磨壳体中的接合端部。由此,轴部可以被牢固地固定在研磨壳体中。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由于长期和密集使用辊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24 EP 10167173.3;2010.06.24 US 61/344,2971.一种用于辊磨机的辊,所述辊包括轴(S)和大致圆筒形的研磨壳体(30;130),该研磨壳体具有被保持围绕所述轴(S,S’ )的内表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s,s,)包括两个轴部(10,20 ;110,120),其中,所述轴部(10,20 ;110,120)包括连接部(40,140),所述连接部被布置为将所述轴部(10,20)彼此连接,从而形成所述轴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其中,所述研磨壳体(30,130)是大致管状套筒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其中,每个轴部(10,20)具有各自的内端部(11,21),其中,所述内端部(11,21)被布置为彼此面对地定位和通过所述连接部(40)彼此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其中,每个轴部(110,120)具有各自的内端部(111,121),其中所述内端部(111,121)被布置为彼此面对地定位在所述辊的相应的端部(116,126)处并且连接到所述辊(R’ )的所述相应的端部(116,126)。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其中,所述连接部(40,140)被布置为轴向地推动所述轴部(10,20 ; 110,120)朝向彼此。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其中每个轴部(10,20; 110,120)包括各自的轴心元件(12,22 ;112,122),研磨壳体的内表面(30,130)靠在所述轴心元件(12,22 ;112,122)上定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辊,其中,每个轴心元件(12,22;112,122)具有截头圆锥形形状,并且其中研磨壳体(30,130)的内表面具有两个内表面部(31,131),每个内表面部(31,131)都具有对应于对应的轴心元件(12,22 ;112,122)的截头圆锥形形状的截头圆锥形形状,研磨壳体(30,130)的所述内表面部(31,131)被布置为使得各个截头圆锥形形状的较小的基底彼此面对和各个截头圆锥形形状的较大的基底彼此背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其中研磨壳体(30,130)的内表面部(31,131)的各个截头圆锥形形状的较大的基底被布置在研磨壳体(30,130)的对应的轴向外端处。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辊,其中,研磨壳体(30)的内表面部(31)的各个截头圆锥形形状的较小的基底重合。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其中,所述连接部(40,140)被布置为轴向地推动所述轴心元件朝向彼此,从而将所述轴心元件(12,22 ;112,122)压靠在研磨壳体(30,130)的内表面上并且将研磨壳体(30,130)保持在所述轴(S,S’ )上。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其中,所述轴部(10,20; 110,120)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部(40,140)包括机械连接装置、气动连接装置、液压连接装置或磁连接装置。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其中,所述轴部(10,20)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部包括穿过对应的轴部(10,20)纵向地设置的夹持装置(40),该夹持装置具有在所述轴(S)的外部的致动端部(43)和从对应的内端部(12,22)突出并且接合在另一个对应的轴部(10,20)中的接合端部(42)。1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尼克莱夫斯基保罗·巴斯塞维丘斯
申请(专利权)人:巴西美卓贸易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