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低噪声气门摇臂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273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0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摩托车发动机低噪声气门摇臂组件,包括装配于气缸头摇臂轴上的摇臂以及给摇臂施加预紧力的扭簧,摇臂包含一左侧面和一右侧面,扭簧包括一螺旋段,扭簧的两端簧勾一端为摇臂端且搭接在摇臂上,另一端为固定端且搭接在气缸头上,扭簧的螺旋段位于摇臂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扭簧的摇臂端越过摇臂的右侧面或左侧面搭接在摇臂上,扭簧的摇臂端和螺旋段分别位于摇臂的左、右两不同侧面上,避免了扭簧运动时对摇臂产生促使其轴向运动的轴向分力,杜绝了摇臂轴向移动敲击气缸头产生异响;亦不会产生由于摇臂锻模差异、扭簧制造误差等造成的扭簧与摇臂松紧、位置变化现象的发生,摇臂与扭簧结合牢固使得摇臂运行更加平稳,声音更安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门摇臂组件,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低噪声气门摇臂组件
技术介绍
如图广图2所示,摩托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其气缸头的工作温度极高,为了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对挺杆IA的热膨胀量进行补偿,即会预留0.06、. 12mm的气门间隙,但因为气门间隙的存在,发动机在工作时,挺杆IA在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因其运动速度很快,挺杆IA的顶端会产生跳动,使得挺杆IA的顶端与摇臂2A气门上部的调整螺母3A在接触的瞬间会产生撞击噪声,为此,现有技术中采用在摇臂2A的摇臂凸缘21A上安装一扭簧4A,扭簧4A的一端簧勾与扭簧主体位于摇臂的同侧搭接在摇臂上,另一端簧勾搭接在气缸头上,以提供扭簧4A的弹性抵顶力,扭簧4A使得摇臂2A的阀门端始终与气缸头中的挺杆IA抵接,达到自动补偿因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气门间隙的变化,有效的避免了气缸内部的温度落差导致摇臂2A阀门端上的调整螺母3A敲击挺杆IA所产生的异响,但是,安装有该种扭簧结构的发动机在工作时,摇臂2A是往复摆动的,使得扭簧4A受到间断性的扭动,即扭簧4A的两端往复的靠拢和远离,当扭簧4A的两端靠拢时,因扭簧4A搭接在摇臂2A上的簧勾与扭簧主体位于摇臂的同侧,该端簧勾会对摇臂2A产生一个沿扭簧轴向的力,该力将摇臂2A沿摇臂轴的轴向推离扭簧4A ;当扭簧4A的两端远离时,扭簧4A对摇臂2A施加的轴向力消失,摇臂2A朝向扭簧4A位移复位,这就导致了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摇臂2A沿摇臂轴的轴向方向是不断往复位移的,使得摇臂2A与气缸头之间会不断的撞击而发出噪声;另外,受到摇臂模锻差异和扭簧制造误差的影响,会造成扭簧与摇臂松紧、固定位置发生变化,这也会造成一定的声响、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低噪声气门摇臂组件,其具有能有效的减小甚至杜绝摇臂的轴向位移,避免摇臂的轴向位移而产生噪声现象等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低噪声气门摇臂组件,包括装配于气缸头摇臂轴上的摇臂以及给摇臂施加预紧力的扭簧,所述摇臂包含一左侧面和一右侧面,所述扭簧包括一螺旋段,扭簧的两端簧勾一端为摇臂端,另一端为固定端,扭簧的摇臂端搭接在摇臂上,扭簧的固定端搭接在气缸头上,所述扭簧的螺旋段位于摇臂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扭簧的摇臂端越过摇臂的右侧面或左侧面搭接在摇臂上,扭簧的摇臂端和螺旋段分别位于摇臂的左、右两不同侧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摇臂上设置有适配摇臂轴的枢孔,摇臂由枢孔分为一前端和一后端,所述扭簧的螺旋段位于摇臂的右侧面,所述扭簧的摇臂端自所述螺旋段一端延伸出后从摇臂后端的底端面越过,并绕过摇臂的左侧面后抵扣在摇臂后端的顶端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摇臂上设置有适配摇臂轴的枢孔,摇臂由枢孔分为一前端和一后端,所述扭簧的螺旋段位于摇臂的右侧面,所述扭簧的摇臂端自所述螺旋段一端延伸出后从摇臂前端的顶端面越过,并绕过摇臂的左侧面后抵扣在摇臂前端的底端面上。进一步,所述摇臂的右侧面上设置有摇臂凸缘,摇臂凸缘与摇臂轴同轴设置,所述扭簧的螺旋段单侧套置在该摇臂凸缘上。优选地,所述摇臂上设置有适配摇臂轴的枢孔,摇臂由枢孔分为一前端和一后端,所述扭簧的螺旋段位于摇臂的左侧面,所述扭簧的摇臂端自所述螺旋段一端延伸出后从摇臂后端的底端面越过,并绕过摇臂的右侧面后抵扣在摇臂后端的顶端面上。进一步,所述摇臂上设置有适配摇臂轴的枢孔,摇臂由枢孔分为一前端和一后端,所述扭簧的螺旋段位于摇臂的左侧面,所述扭簧的摇臂端自所述螺旋段一端延伸出后从摇臂前端的顶端面越过,并绕过摇臂的右侧面后抵扣在摇臂前端的底端面上。进一步,所述摇臂的左侧面上设置有摇臂凸缘,摇臂凸缘与摇臂轴同轴设置,所述扭簧的螺旋段单侧套置在该摇臂凸缘上。进一步,所述扭簧的螺旋段单侧套置在气缸头的摇臂轴上。进一步,所述摇臂的后端铰接有滚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扭簧的螺旋段设置于摇臂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扭簧的摇臂端越过摇臂的右侧面或左侧面搭接在摇臂上,扭簧的摇臂端和螺旋段分别位于摇臂的左、右两不同侧面上,使得扭簧以缠绕形式固定在摇臂上,确保了扭簧与摇臂自成一体,连接固定可靠不易松脱,位于摇臂左侧面位置的摇臂端形成一个将摇臂朝扭簧推动的力,该力与扭簧受扭动时产生的将摇臂推离扭簧的力相互抵消或减弱,有效的避免了扭簧运动时对摇臂产生促使其轴向运动的轴向分力,杜绝了摇臂轴向移动敲击气缸头产生异响,同时,也不会产生由于摇臂锻模差异、扭簧制造误差等造成的扭簧与摇臂松紧、位置变化现象的发生,摇臂与扭簧结合牢固使得摇臂运行更加平稳,声音更安静。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安装方便、动作时噪声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气门摇臂组件与挺杆等的安装位置示意 图2是现有技术中气门摇臂组件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扭簧的结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 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 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3 图7,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低噪声气门摇臂组件,其包括装配于气缸头摇臂轴I上的摇臂2以及给摇臂2施加预紧力的扭簧3,摇臂2上设置有对应摇臂轴I的枢孔,枢孔将摇臂2分为一前端24和一后端25,前端24和后端25沿垂直于摇臂轴I轴向方向排布,前、后端中的“前”如图3中箭头B所指;所述后端25上安装有调整螺母(具体可参考图1),调整螺母用于调整摇臂2同挺杆之间的间隙,确保摇臂2能精确传递凸轮轮廓的杨程变化,以正确控制油气进入气缸燃烧室、以及促使引擎运转并进而将废气排出的正时作动,适时完成进、压、爆、排的作动行程;前端24则与凸轮(具体参见图1中的凸轮5A)直接抵接,为减小摩擦能量损耗和摩擦噪声,可在前端24上铰接一滚轮4,该滚轮4与凸轮之间形成滚动接触。所述摇臂2包含一左侧面21和一右侧面22,其中左、右侧面中的左、右方向与上述的前、后端中的前、后方向相适配;所述扭簧3包括一螺旋段31,扭簧3的两端簧勾一端为摇臂端32,另一端为固定端33,扭簧3的摇臂端32搭接在摇臂2上,扭簧3的固定端33搭接在气缸头上,扭簧3的螺旋段31可直接套置在气缸头的摇臂轴I上,亦可以在摇臂2的左侧面21或右侧面22上设置一摇臂凸缘(摇臂凸缘在图3 图5中未绘示,具体可参考图2中的标号21A),摇臂凸缘与摇臂轴I同轴设置,扭簧3的螺旋段31单侧套置在该摇臂凸缘上;所述扭簧3的螺旋段31位于摇臂2的左侧面21或右侧面22,扭簧3的摇臂端32越过摇臂2的右侧面22或左侧面21搭接在摇臂2上,扭簧3的摇臂端32和螺旋段31分别位于摇臂2的左、右两不同侧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 (具体参见图3),所述扭簧3的螺旋段31位于摇臂2的右侧面22,所述扭簧3的摇臂端32自所述螺旋段31 —端延伸出后从摇臂2的后端25的底端面23越过,并绕过摇臂2的左侧面21后抵扣在摇臂2的后端25的顶端面26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 (具体参见图6),所述扭簧3的螺旋段31位于摇臂2的右侧面22,所述扭簧3的摇臂端32亦可自螺旋段31 —端延伸出后从摇臂2的前端24的顶端面26越过,并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低噪声气门摇臂组件,包括装配于气缸头摇臂轴上的摇臂以及给摇臂施加预紧力的扭簧,所述摇臂包含一左侧面和一右侧面,所述扭簧包括一螺旋段,扭簧的两端簧勾一端为摇臂端,另一端为固定端,扭簧的摇臂端搭接在摇臂上,扭簧的固定端搭接在气缸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螺旋段位于摇臂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扭簧的摇臂端越过摇臂的右侧面或左侧面搭接在摇臂上,扭簧的摇臂端和螺旋段分别位于摇臂的左、右两不同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低噪声气门摇臂组件,包括装配于气缸头摇臂轴上的摇臂以及给摇臂施加预紧力的扭簧,所述摇臂包含一左侧面和一右侧面,所述扭簧包括一螺旋段,扭簧的两端簧勾一端为摇臂端,另一端为固定端,扭簧的摇臂端搭接在摇臂上,扭簧的固定端搭接在气缸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螺旋段位于摇臂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扭簧的摇臂端越过摇臂的右侧面或左侧面搭接在摇臂上,扭簧的摇臂端和螺旋段分别位于摇臂的左、右两不同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低噪声气门摇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上设置有适配摇臂轴的枢孔,摇臂由枢孔分为一前端和一后端,所述扭簧的螺旋段位于摇臂的右侧面,所述扭簧的摇臂端自所述螺旋段一端延伸出后从摇臂后端的底端面越过,并绕过摇臂的左侧面后抵扣在摇臂后端的顶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低噪声气门摇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上设置有适配摇臂轴的枢孔,摇臂由枢孔分为一前端和一后端,所述扭簧的螺旋段位于摇臂的右侧面,所述扭簧的摇臂端自所述螺旋段一端延伸出后从摇臂前端的顶端面越过,并绕过摇臂的左侧面后抵扣在摇臂前端的底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低噪声气门摇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清祥李建统魏喜明邓文强周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