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于山区的环保抗震生态屋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243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03:58
一种适于山区的环保抗震生态屋体系,包括:屋面(1)、墙体(2)、受力骨架体系(3)、门窗(4)及轻质吊顶(5)。屋面板支撑在受力骨架体系(3)中的三角形木屋架上,室内设轻质吊顶(5),屋面(1)与室内吊顶(5)形成大的空气间层。墙体(2)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外侧木工板+墙体木龙骨(空气间层)+内侧纸面石膏板,第二种做法为内外泥灰面+双层泥竹混合篱墙+墙体木龙骨,门窗(4)属常规做法,生态屋进出口一侧设有未封闭外廊,形成过渡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适于山区的环保抗震生态屋体系,材料环保易得,结构抗震性能好,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良好,房屋小型化,施工简便,经济性好,可广泛适用于山区灾后重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住宅体系,具体是指一种适于山区抗震地区的环保抗震生态屋体 系O
技术介绍
2008年5月12日的里氏8. O级汶川大地震,影响到四川、甘肃、云南、重庆、陕西 等多个省市,是新中国成立后破坏强度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1000多 万间房屋被毁,特别是对重灾区的山区民房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使得数百万受灾群众无 家可归。我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针对受灾群众的住房安置情况及灾后重建做了长远打算, 提出了从“临时安置房”到“过渡安置房”再到“永久住所”的三阶段,分期分步骤实施,确 保受灾群众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临时安置房以帐篷为主,提供短期遮风避雨的简易场所; 过渡安置房则主要采用活动板房,提供受灾群众在搬进永久住所前的住所,以上两种应急 措施,暂时解决了大量受灾群众的燃眉之需,而作为永久住所的建筑,则不能统一为一种模 式,应因地制宜,适合地区特点。继汶川地震后,我国四川、云南、青海等地又多次发生地震和特大泥石流灾害,这 些自然灾害多发生在山区,山区可用平地少,民房分散,规模小,但山区林木资源丰富。灾后 永久住所的重建就需要因地制宜,并结合山区大量可利用的乡土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山区的环保抗震生态屋体系,包括:屋面(1)、墙体(2)、受力骨架体系(3)、门窗(4)及轻质吊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山区的环保抗震生态屋体系,包括屋面(I)、墙体(2)、受力骨架体系(3)、 门窗(4)及轻质吊顶(5)。2.屋面板支撑在受力骨架体系(3)中的三角形木屋架上,室内设轻质吊顶(5),屋面 (O与室内吊顶(5)形成大的空气间层。3.墙体(2)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外侧木工板+墙体木龙骨+内侧纸面石膏板,第二种做法为内外为泥灰抹面+双层泥竹混合篱墙+墙体木龙骨,门窗(4)属常规做法,生态屋进出口一侧设有未封闭外廊,形成过渡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抗震生态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面、墙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丽龙恩深杨祖贵王军韩如冰王艳孟曦霍峙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