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吸式吸泥功能的圆形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647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吸式吸泥功能的圆形滤池,具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弧形过滤组件和反冲洗组件,反冲洗组件包括吸泥总管、吸泥横管和若干个吸泥支管,吸泥支管间隔均匀并列连通在吸泥横管两端,所述的吸泥总管为一个空心转轴,吸泥总管与吸泥横管呈“T”字形连接,吸泥总管下端开口并伸出壳体外部,吸泥总管的下端开口连接污泥箱,污泥箱一侧设有排泥阀门,吸泥总管下部壳体底部设有动力装置。减少一个反冲洗泵电机,简化设备的机械结构,使制作简单,调试方便,既降低能耗又降低组装成本;空心转轴兼作吸泥总管,简化了结构;吸泥总管及空心转轴的动力装置设在壳体的底部,便于安装及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的ー种滤池,特别涉及ー种具有自吸式吸泥功能的圆形滤池,具体是圆形滤池中的反冲洗部件。
技术介绍
过滤作为水处理技术中的重要手段,一直沿用至今,并衍生出众多的エ艺流程、结构形式及相应的设备,形成过滤器的大家族。滤布滤池便是这个大家族的ー员。滤布滤池具有占地小、造价低、阀门少、冲洗方便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大量运用。滤布滤池采用了编织物作为过滤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对滤层进行周期性的反向冲洗,用逆向水流排出滤层中的杂质、脏物,对滤层起清洁作用;同时也减小过滤操作的阻力。反向冲洗采用了线状扫描结构型式。在反向冲洗时,要求吸泥管能紧贴着滤层作来回移动,并在移动的全行程中二者之间始终保持紧贴,以取得良好的反冲洗效果。吸泥管的反向抽吸カ由反冲洗泵提供,吸泥管的移动由行走电机实施。以上所述可见,在滤布滤池设备中,反冲洗部件的性能优劣极为重要,在整套设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各设备制造厂为提高反冲洗部件的性能都在作不懈的努力。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圆形滤池的反冲洗部件的反响抽吸力都由反冲洗泵提供,吸泥管的移动由行走电机带动,整个圆形滤池的反冲洗部件结构很复杂,安装调试困难,能耗较高,制作成本高昂。因而,亟需ー种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能耗低的反冲洗部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圆形滤池反冲洗部件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困难、能耗高、制作成本高昂等问题,提供了ー种具有自吸式吸泥功能的圆形滤池。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具有自吸式吸泥功能的圆形滤池,具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弧形过滤组件和反冲洗组件,反冲洗组件包括吸泥总管、吸泥横管和若干个吸泥支管,吸泥支管间隔均匀并列连通在吸泥横管两端,所述的吸泥总管为一个空心转轴,吸泥总管与吸泥横管呈“T”字形连接,吸泥总管下端开ロ并伸出壳体外部,吸泥总管的下端开ロ连接污泥箱,污泥箱ー侧设有排泥阀门,吸泥总管下部壳体底部设有动力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由电动链轮和和转动电机组成,吸泥总管下部安装电动链轮,电动链轮和转动电机连接,转动电机安装在壳体底部的支架上。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滤布框架安装板,滤布框架安装板将壳体分为两部分,滤布框架上部安装弧形过滤组件,下部为净水室。所述的壳体内吸泥总管外部安装有中心约束座。所述的伸出壳体外部的吸泥总管下端安装有转动轴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減少了一个反冲洗泵电机,简化设备的机械结构,使制作趋于简单,调试趋于方便,既降低能耗又降低组装成本;将原先带动吸泥支管的旋转轴改为空心转轴,并将此空心轴与各吸泥支管连接,此空心转轴兼作吸泥总管,简化了结构-M泥总管及空心转轴的动カ装置设在壳体的底部,便于安装及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2是图1的内部俯视3是本专利技术反冲洗组件的结构示意4是本专利技术净水流向示意5是本专利技术排污泥的污泥流向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修改,这些等效的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如图1、2、3所示,ー种具有自吸式吸泥功能的圆形滤池,具有壳体2,壳体2内设有弧形过滤组件和反冲洗组件,反冲洗组件包括吸泥总管7、吸泥横管6和若干个吸泥支管9,吸泥支管9间隔均匀并列连通在吸泥横管6两端,吸泥支管9需紧贴弧形过滤组件的滤布5,吸泥支管9上和滤布贴合处开有ー排吸泥小孔A ;所述的吸泥总管7为ー个空心转轴,吸泥总管7与吸泥横管6呈“T”字形连接,吸泥总管7下端开ロ并伸出壳体2外部,吸泥总管7的下端开ロ连接污泥箱12,污泥箱12 —侧设有排泥阀门15,吸泥总管7下部壳体2底部设有动力装置。如图1、4所示,壳体2内设有滤布框架安装板3,滤布框架安装板3将壳体分为两部分,下部分较小,下部为净水室1,浄水室I末端安装有净水输出管16,浄水室I的另一端设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与壳体2相通;上部分较大,用来安装ー组弧形过滤材料,过滤材料由弧形滤布框架4和固定在弧形滤布框架上的滤布5组成,呈若干个高度一祥的同心圆,安装在滤布框架安装板3上,弧形滤布框架4的下端开有出水ロ C,可将过滤后的净水引入净水室I。如图1所示,壳体2内吸泥总管7外部安装有中心约束座8,吸泥总管7下端开ロ,垂直安装在壳体2底座上,并将开ロ端引出底座外部,用转动轴承10加以约束,开ロ端插入污泥箱12。吸泥总管7下部装有转动链轮13,转动链轮13和转动电机14连接,当需要排泥时,能使排泥总管兼转轴7产生旋转,用以带动吸泥支管9沿圆形滤布作圆周运动。如图4所示,工作吋,污水经进水管11进入壳体2,此时排泥阀们15关闭。污水在壳体2内水位逐渐升高,并经过滤布5的过滤作用,净水从滤布框架下部的出水孔进入净水室1,通过净水输出管16排出,见图4中,a为过滤水流方向,b为框架内净水水流方向。如图5中,d为吸泥支管污泥吸出方向,e为框架内污泥吸出方向,图3中,B为排泥时的污泥流向。在过滤作业刚开始时,将进水流量控制在等于出水流量。但随着过滤的进行,污水中的杂物不断被滤布5拦截,并在滤布上形成阻挡层,使得滤布的过滤能力逐渐縮小,造成过滤流量小于进水流量,使得壳体2内的水位便逐渐升高,升高到设定高度后,打开排泥阀们15,因为排泥阀门15安装在壳体2的最下面,受到壳体2内高水位的压迫,壳体内的水体必然经过排泥阀们15排出。在排出的过程中,产生了逆向水流,该逆向水流将滤布上的阻挡层(即污泥)冲散,经吸泥支管9、吸泥横管6、吸泥总管即空心转轴7和污泥箱12排出。由于滤布滤池技术有ー个特点,在反冲吸泥时,吸泥是以线状扫描状态进行,所以吸泥时过滤仍旧在进行;一旦污泥阀门15开始排泥,立即就出现进水流量大于出水流量,造成壳体2内的水位迅速下降。下降到设定高度,污泥阀门15关闭,水位又慢慢升高,新的循环开始。以上显示仅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和专利技术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点和保护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吸式吸泥功能的圆形滤池,具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弧形过滤组件和反冲洗组件,反冲洗组件包括吸泥总管、吸泥横管和若干个吸泥支管,吸泥支管间隔均匀并列连通在吸泥横管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泥总管为一个空心转轴,吸泥总管与吸泥横管呈“T”字形连接,吸泥总管下端开口并伸出壳体外部,吸泥总管的下端开口连接污泥箱,污泥箱一侧设有排泥阀门,吸泥总管下部壳体底部设有动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具有自吸式吸泥功能的圆形滤池,具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弧形过滤组件和反冲洗组件,反冲洗组件包括吸泥总管、吸泥横管和若干个吸泥支管,吸泥支管间隔均匀并列连通在吸泥横管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泥总管为ー个空心转轴,吸泥总管与吸泥横管呈“T”字形连接,吸泥总管下端开ロ并伸出壳体外部,吸泥总管的下端开ロ连接污泥箱,污泥箱ー侧设有排泥阀门,吸泥总管下部壳体底部设有动力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吸式吸泥功能的圆形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由电动链轮和和转动电机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道广张文标陈翼孙黄永宽张亚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