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双反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8400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26
一种过滤器双反清洗装置,其外圈过滤柱(1)通过隔板(3)与外圈反清洗套(6)连接,外圈反清洗套(6)与外圈反清洗装置(8)连接,外圈反清洗装置(8)与外圈反洗阀门(5)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外圈密封圈(10);内圈过滤柱(2)通过隔板(3)与内圈反清洗套(7)连接,内圈反清洗套(7)与内圈反清洗装置(9)连接。内圈反清洗装置(9)与内圈反洗阀门(4)连接,且连接处设置内圈密封圈(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提供的过滤器双反清洗装置,把内外圈过滤柱(1)的反洗分开,各自成为一个反洗系统,巧妙地解决了当滤柱的排列达到两圈以上时,因为相互干扰,滤柱式自清洗过滤器的反洗效果差的缺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器双反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滤柱式自清洗过滤器非常广泛地用于各行各业中,但是当滤柱的排列达到两圈时,因为相互干扰,滤柱的反洗效果就会非常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当滤柱的排列达到两圈以上时,因为相互干扰,滤柱式自清洗过滤器的反洗效果差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器双反清洗装置,主要包括外圈过滤柱(I)、内圈过滤柱(2)、隔板(3)、内圈反洗阀门(4)、外圈反洗阀门(5)、外圈反清洗套(6)、内圈反清洗套(7)、外圈反清洗装置(8)、内圈反清洗装置(9)、外圈密封圈(10)、内圈密封圈(11),其中,外圈过滤柱(I)通过隔板(3)与外圈反清洗套(6)连接,外圈反清洗套(6)与外圈反清洗装置(8)连接,外圈反清洗装置(8)与外圈反洗阀门(5)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外圈密封圈(10);内圈过滤柱(2)通过隔板(3)与内圈反清洗套(7)连接,内圈反清洗套(7)与内圈反清洗装置(9)连接,内圈反清洗装置(9)与内圈反洗阀门(4)连接,且连接处设置内圈密封圈(11);隔板(3)将过滤器内部分为上部清液腔和下部浊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器双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双反清洗装置主要包括外圈过滤柱(1)、内圈过滤柱(2)、隔板(3)、内圈反洗阀门(4)、外圈反洗阀门(5)、外圈反清洗套(6)、内圈反清洗套(7)、外圈反清洗装置(8)、内圈反清洗装置(9)、外圈密封圈(10)、内圈密封圈(11),其中,??外圈过滤柱(1)通过隔板(3)与外圈反清洗套(6)连接,外圈反清洗套(6)与外圈反清洗装置(8)连接,外圈反清洗装置(8)与外圈反洗阀门(5)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外圈密封圈(10);内圈过滤柱(2)通过隔板(3)与内圈反清洗套(7)连接,内圈反清洗套(7)与内圈反清洗装置(9)连接,内圈反清洗装置(9)与内圈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双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双反清洗装置主要包括外圈过滤柱(I)、内圈过滤柱(2)、隔板(3)、内圈反洗阀门(4)、外圈反洗阀门(5)、外圈反清洗套(6)、内圈反清洗套(7)、外圈反清洗装置(8)、内圈反清洗装置(9)、外圈密封圈(10)、内圈密封圈(11),其中,外圈过滤柱(I)通过隔板(3)与外圈反清洗套(6)连接,外圈反清洗套(6 )与外圈反清洗装置(8 )连接,外圈反清洗装置(8 )与外圈反洗阀门(5 )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外圈密封圈(10);内圈过滤柱(2)通过隔板(3)与内圈反清洗套(7)连接,内圈反清洗套(7)与内圈反清洗装置(9)连接,内圈反清洗装置(9)与内圈反洗阀门(4)连接,且连接处设置内圈密封圈(1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过滤器双反清洗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自强单宝华刘西平
申请(专利权)人:合德海洋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