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584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19:28
一种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它涉及一种口服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现在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调节胃肠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口服制剂是由菊粉、人参提取物、白术提取物、茯苓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的口服制剂组方科学、原料易得、配制方便、作用明显,副作用小,且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服制剂,尤其是用于改善胃肠功能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改善胃肠功能包括通便、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四种功能。肠道菌相易受宿主的生理、食物、药物和肠道菌的相互作用等影响,各种因素都会破坏菌相间的平衡,导致肠道从有益菌占优势转向有害菌占优势,从而造成许多肠道疾病。因此,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数量,是保证肠胃健康运转的关键所在。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脏与消化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脾虚证也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许多学者从消化、免疫、微循环、能量代谢、微量元素、神经内分泌等方面探讨脾虚证的本质脾虚与消化系统的关系十分密切,脾虚使机体出现消化吸收障碍,出现纳差、便溏、消瘦等症状,机体各脏器间的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导致菌群失调,而肠道菌群的失调又加重脾虚症状。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是指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由此产生的病症,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ution)。菌群失调时,多引起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即在原发感染的治疗中,发生了另一种新致病菌的感染。菌群失调的发生多见于使用抗生素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大多数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但耐药菌则获得生存优势而大量繁殖致病,如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腹泻、败血症,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白假丝酵母菌引起鹅口疮、阴道炎、肠道和肛门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是为了解决现在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调节胃肠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按重量份数是由10 14份的菊粉、2^4份的人参提取物、2 4份的白术提取物、2 4份的茯苓提取物、f 3份的甘草提取物组成。本专利技术组分中各原料药的药理和药效1、菊粉菊粉是贮藏多糖之一。主要见于菊科植物。例如,在菊芋的块茎、天竺牡丹(大理菊)的块根、蓟的根中存在。是以胶体形态含于细胞的原生质中。菊粉是一类天然果聚糖的混合物。通常商品化菊粉中果聚糖的平均聚合度为10-30,其中含有少量的低聚果糖。几乎所有的植物中都可以发现菊粉的存在,它是除淀粉外植物的另一种能量储存的形式。菊粉是一种天然的碳水化合物,几乎不被胃酸水解和消化。菊粉在到达结肠前未被破坏,在结肠中被大量有益微生物用作营养物质,具有益生素的特点。补充菊粉能明显增加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双歧杆菌能有效抑制潜在病原菌的增长。它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双歧杆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和乳酸,降低肠道内的PH值,它还能分泌抑菌物质,减少腐败因子和毒素的形成,因此降低了肠道感染的机率。同时菊粉还可以增强肠的蠕动能力,排出嗅味气体,从而恢复肠的健康,尤其是对一些习惯性便秘,顽固性便秘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人参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作用。对于脾虚食少,气血亏虚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等的治疗。有关研究表明,白术有促进胃肠黏膜修复,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研究发现白术糖复合物具有促进IEC-6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分化的作用。白术糖复合物和胃泌素均能促进绒毛蛋白表达,但白术糖复合物对绒毛蛋白表达的作用可能存在一种不同于胃泌素作用的影响机制。4、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病症的治疗。相关研究表明,用平板打洞法测得,茯苓的100%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茯苓能有效提高双歧杆菌的水平。5、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的组合物能明显改善脾虚证胃泌素及生长抑素的紊乱。保护胃黏膜细胞。明显提高脾虚证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对T细胞增殖、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巨噬细胞的活性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关文献报道,用大黄水煎液灌胃造小鼠实验性脾虚证模型。引起小鼠肠道内菌群紊舌L。双歧杆菌、乳杆菌量均下降。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的组合物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量均上升至正常水平。表明其对小鼠肠道菌群 具有调节功能。近年来,许多学者从消化、免疫、微循环、能量代谢、微量元素、神经内分泌等方面探讨脾虚证的本质。脾虚与消化系统的关系十分密切。脾虚使机体出现消化吸收障碍,出现纳差、便溏、消瘦等症状。机体各脏器间的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导致菌群失调。而肠道菌群的失调又加重脾虚症状。有关研究表明,经过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的组合物治疗后,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菊粉这一新资源与人参提取物、茯苓提取物、白术提取物、甘草提取物组合为主要有效成份,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调节肠道菌群的保健品。采用药材提取物与药材相比,更加安全有效。2、甘草、茯苓属于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人参、白术属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与新资源菊粉结合,五药配伍,共奏肠道菌群调节之效。制成口服制剂,安全,方便,是一种良好的改善胃肠功能的口服制剂。本专利技术采用中药提取物与新资源结合的科学组方。本专利技术一种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的口服制剂组方科学、原料易得、配制方便、作用明显,且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按重量份数是由10 14份的菊粉、2 4份的人参提取物、2 4份的白术提取物、2 4份的茯苓提取物、3份的甘草提取物组成。本实施方式的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菊粉这一新资源与人参提取物、茯苓提取物、白术提取物、甘草提取物组合为主要有效成份,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调节肠道菌群的保健品。采用药材提取物与药材相t匕,更加安全有效。本实施方式中的菊粉购买自山西益生元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实施方式中的口服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和液体制剂。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的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按重量份数是由12份菊粉、3份人参提取物、3份白术提取物、3份茯苓提取物、2份甘草提取物组成。本实施方式中菊粉购买自山西益生元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以下试验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试验的一种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将3g人参提取物、3g白术提取物、3g茯苓提取物、3g甘草提取物与12g菊粉混合,加入3g淀粉和2g糊精,制成每日IOg服用量的颗粒剂。1、试验材料取18 21g的大白鼠,雌雄各半,造模药品及剂量选择头孢拉定胶囊(北京金丰制药有限公司)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安阳九州药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按重量份数是由10~14份的菊粉、2~4份的人参提取物、2~4份的白术提取物、2~4份的茯苓提取物和1~3份的甘草提取物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调节胃肠菌群失调的口服制剂按重量份数是由10 14份的菊粉、2 4份的人参提取物、2 4份的白术提取物、2 4份的茯苓提取物和广3份的甘草提取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钰毓王丽娜李云涛崔嘉吴志军任瑞涛肇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哈药集团中药二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