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粉、蚝精粉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14889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味品,具体涉及利用蚝肉制作的蚝粉、蚝精粉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蚝精粉的组成(按重量份计)为:蚝粉5-12,洋葱粉5-10,莞荽粉2-4,玉米变性淀粉16-20,谷氨酸钠15-22,核苷酸二钠0.75-1.5,乌苷酸二钠0.75-1.5,食盐15-20,黑胡椒粉2-4以及任选地,白糖2-5。制作步骤包括原料经高温高压处理,粉碎,研磨,混合,调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蚝精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既没有海鲜腥味,又具有蚝香味,而且用料天然。其不仅可以作为调味料,还可以用开水冲泡为鲜香可口的海鲜汤,亦可以作为火锅底料,或者各种海鲜味菜式的腌制调料,是天然、美味、安全的食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味品,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蚝肉制作的蚝粉,以蚝粉为主要原料的复合调味品蚝精粉,以及所述蚝粉和蚝精粉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食物加鲜调味品主要有味精和鸡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食品中加入味精,可以提升食物的鲜味,但味精口感单一,风味欠佳,且长期大量使用味精可能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鸡精是以味精、食用盐、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他辅料为原料,靠添加人造香料呈味,即添加人造香料增香,经混合、干燥加工而成,具有鸡的鲜味和香味的复合调味料,其中味精的含量约为40%。与味精相比,鸡精的鲜味更鲜,营养成分更高,但其中仍含有人造增香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追求天然、美味、安全的调味品。蚝,也叫牡蛎,蛤类的一种,又名蛎黄、蚝白、海蛎子、青蚵、生蚝、牡蛤、蛎蛤。牡蛎(Oyster)生长在温、热带海洋中,其肉质细嫩,鲜味突出,带有腥味,味道独特。可以氽汤、打卤、烧、软炸,还可制成罐头,亦可加工制成蚝豉或蛎干,蚝油。牡蛎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水产养殖动物。蚝肉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脂类等,其水解后可得甘氨酸、谷氨酸、牛磺酸(taurine)等17种氨基酸,谷胱甘肽(glutathione),维生素A、B1、B2、D及F (即亚麻酸和亚油酸),无机盐(铜、锌、锰),含磺(1-11.53)Χ10-6(千重)。另含微量元素镁、钛、硒、钻、镇、络、钥。牡蛎提取物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能降低高血指病人的血脂和血中TXA2含量,有利于胰岛素分泌和利用,又能使恶性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敏感性增强,并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牡蛎中所含丰富的牛黄酸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用;所含的丰富微量元素和糖元,对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矫治孕妇贫血和对孕妇的体力恢复均有好处;牡蛎又是补钙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丰富,由于钙被体内吸收时需要磷的帮助,所以有利于钙的吸收;牡蛎还含有维生素B12,这是一般食物所缺少的,维生素B12中的钻元素是预防恶性贫血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因而牡蛎又具有活跃造血功能的作用。由于牡蛎具有上述营养价值和药效,本专利技术拟以牡蛎为原料,制成一种新的复合型调味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充分利用牡蛎的营养和美味,将牡蛎肉制成蚝粉,并科学地配以其它辅料,制成一种天然、美味、安全的新型调味品。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蚝粉,其是将蚝肉(牡蛎肉)经过水煮、干燥、高温、高压处理后得到的粉状物。其中水煮的作用是使蚝肉变熟,蛋白质变性,也可以采用蒸煮的方式。其中干燥的作用是去除蚝肉中的大部分水分,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方法,例如低温干燥、风干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采用风干的方法进行干燥。其中通过高温、高压处理更易除去腥味,产生蚝香味,同时使蚝蛋白易分散,易磨粉,使其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蚝粉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I)将鲜蚝去壳,煮沸热烫,然后放入热风干燥机中60_70°C风干;(2)将风干后的蚝放入220-250°C的高温、高压中,通过压缩使其变成粗粉状物,然后经过粉碎过筛,即为本专利技术的蚝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煮沸热烫时间为30分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风干时间优选为4-6小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高温、高压时间约30分钟蚝粉也可以采用酶法分解,生蚝煮汁再喷雾干燥的方法制作,或者,生蚝研磨变成汁,再加麦芽、糊精,喷雾干燥的方法,但与上述做法相比,这些做法制作的蚝粉腥味很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复合调味品,其包含本专利技术的蚝粉,以及其它可食用辅料。所述的可食用辅料可以为调味品如食盐、白糖等,可以为增味剂如谷氨酸钠、核苷酸二钠、乌苷酸二钠等,可以为兼具调味和营养功能的成分,如洋葱粉、莞荽粉、黑椒粉等,也可以为调节形态的淀粉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复合调味品包含以下组分(以重量份计)组分重量份蚝粉5-12洋葱粉5-10 莞荽粉2-4玉米变性淀粉16-20谷氨酸钠15-22核苷酸二钠O. 75-1. 5乌苷酸二钠O. 75-1. 5食盐15-20 黑胡椒粉2-4 任选地,白糖2-5;其中所述洋葱粉含有五羟黄酮,其具有降血压、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药效;所述莞荽粉具有强烈的甜辛香气,亦有益人体健康;所述黑椒粉在调味的同时具有健体、抗抑郁症的功效;而谷氨酸钠、核苷酸二钠和乌苷酸二钠在增味的同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同时,洋葱粉、莞荽粉、黑椒粉、谷氨酸钠、核苷酸二钠和乌苷酸二钠的联合协同应用,有效去除了生蚝的腥味,同时衬托出蚝粉的海鲜蚝香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上述复合调味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各组分,按照各重量份配比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其中所述的洋葱粉、莞荽粉、黑胡椒粉和木薯或玉米变性淀粉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洋葱粉采用红/黄洋葱(例如大西北红/黄洋葱),脱水干燥,磨成粉状;莞荽粉成熟的莞荽籽热风干,磨粉;黑胡椒粉采用未成熟胡椒籽(当成熟时摘下称白胡椒),风干,变黑,再磨粉;木薯或玉米变性淀粉为酸变性淀粉。其可商购或可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例如参考以下文献制备化学工业出版社精细化工出版中心出版的《变性淀粉制造与应用》第79-81 页。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调味品用于制备调味料的用途,以及用于制备汤汁的用途。其中制备汤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调味品,用沸腾开水冲泡,即得汤汁;优选地,所述沸腾开水的量为复合调味品的15-20倍(重量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蚝肉制成的蚝粉为主要原料,科学地配以其它辅料,制成一种新的复合调味品蚝精粉。本专利技术的蚝精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通过科学配方去除了生蚝的海鲜腥味,而且用料天然,不加入人造香精香料。其用途广泛,使用方便,不仅可以代替味精、鸡精作为调味料,还可以用开水冲泡为鲜香可口的海鲜汤,亦可以作为火锅底料,或者各种海鲜味菜式的腌制调料,是天然、美味、安全的食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木薯或玉米变性淀粉购于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例1蚝精粉的配方按重量份计,蚝精粉的组分组成为组分重量份 蚝粉5-12 洋葱粉5-10 莞荽粉(或籽粉)2-4木薯或玉米变性淀粉16-20 谷氨酸钠15-22核苷酸二钠O. 75-1. 5乌苷酸二钠O. 75-1. 5 食盐15-20 黑椒粉2-4 白糖(可加入或不加入)2-5例如,蚝精粉的具体配方为 组分重量份 蚝粉12 洋葱粉10 莞荽粉(或籽粉)4 玉米变性淀粉20 谷氨酸钠22 核苷酸二钠1. 5 乌苷酸二钠1. 5 食盐20 黑椒粉4 白糖5或者,蚝精粉的具体配方为组分重量份 蚝粉17 洋葱粉10 莞荽粉(或籽粉)4 玉米变性淀粉20 谷氨酸钠22核苷酸二钠1. 5乌苷酸二钠1. 5 食盐20 黑椒粉4实施例2蚝精粉的制作1.蚝精粉中各组分的制作(I)蚝粉将海上鲜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蚝粉,其是将蚝肉经过水煮、干燥、高温、高压处理后得到的粉状物。

【技术特征摘要】
1.蚝粉,其是将蚝肉经过水煮、干燥、高温、高压处理后得到的粉状物。2.权利要求1的蚝粉,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 (1)将鲜蚝去壳,煮沸热烫,然后放入热风干燥机中60-7(TC风干; (2)将风干后的蚝放入220-250°C的高温、高压中,通过压缩使其变成粗粉状物,然后再粉碎过筛,即为蚝粉。3.一种复合调味品,其包含权利要求1-2任一项的蚝粉,以及其它可食用辅料。4.权利要求3的复合调味品,其包含以下组分(以重量份计) 组分重量份 蚝粉5-12 洋葱粉5-10 莞荽粉2-4木薯或玉米变性淀粉16-20 谷氨酸钠15-22 核苷酸二钠O. 75-1. 5 乌苷酸二钠O. 75-1. 5 食盐15-20 黑胡椒粉2-4 任选地,白糖2-5; 其中所述蚝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侯义杜爱华肖明杰童乃凤
申请(专利权)人:龙海盛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