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防护隔离装置,用于将电缆和电缆支架隔离,电缆防护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板,设置在电缆支架上,电缆位于隔离板的上端;限位部,与隔离板相连接,用于将电缆固定在隔离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板和与隔离板相连接的限位部。隔离板设置在电缆支架上并与电缆相连接,隔离板位于电缆和电缆支架之间起到隔离作用。隔离板不易折断且尺寸统一,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结构简单且安全性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防护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缆沟道内防护隔离垫采用普通橡胶皮捆包,再用绳子将其缠绕固定的方式。但是,原有的防护隔离垫采用普通皮子,易折断,耐张度不够,尺寸不统一,全部为人工手动剪裁。而且,老旧的电缆支架防护隔离垫,施工捆绑复杂,需要更多的人力进行工作,且绳子不是硬固定,容易跑偏,起不到良好的固定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安全性较高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防护隔离装置,用于将电缆和电缆支架隔离,电缆防护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板,设置在电缆支架上,电缆位于隔离板的上端;限位部,与隔离板相连接,用于将电缆固定在隔离板上。进一步地,隔离板具有与电缆支架相配合的结构,隔离板与电缆支架相卡接。进一步地,隔离板包括隔离板本体;两个折边,由沿隔离板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背离电缆的方向翻折形成,两个折边与隔离板本体共同形成凹槽,隔离板通过凹槽与电缆支架卡接。进一步地,隔离板由不锈钢制成。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的第一端与隔离板本体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的第一端与隔离板本体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一限位件的第二端与第二限位件的第二端可拆卸地相连接。进一步地,隔离板本体的两端均具有通槽,第一限位件的第一端和第二限位件的第一端分别通过通槽与隔离板本体相连接。进一步地,限位部为连接带。进一步地,限位部由尼龙制成。应用本技术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板和与隔离板相连接的限位部。隔离板设置在电缆支架上并与电缆相连接,隔离板位于电缆和电缆支架之间起到隔离作用。隔离板不易折断且尺寸统一,所以本技术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结构简单且安全性较闻。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的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防护隔离装置,该电缆防护隔离装置用于将电缆和电缆支架隔离。电缆防护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板10和限位部20。隔离板10设置在电缆支架上,电缆放置在隔离板10上端。限位部20与隔离板10相连接,用于将电缆固定放置在隔离板10上,这样可以放置电缆从隔离板10上滚落下来。本技术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板10和与隔离板10相连接的限位部20,隔离板10设置在电缆支架上并与电缆相连接,隔离板10位于电缆和电缆支架之间起到隔离作用。隔离板10不易折断且尺寸统一,所以本技术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结构简单且安全性较高。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隔离板10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制成的隔离板10不易被腐化,使用时间长、质地坚硬,安全性能良好。隔离板10具有与电缆支架相配合的结构,隔离板10与电缆支架相卡接。由于隔离板10能够卡接在电缆支架上,所以整个电缆防护隔离装置不会移动不会跑偏。由于隔离板10是硬固定,起到了较好的固定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例,,其中,隔离板10包括隔离板本体14和从隔离板本体14的两侧延伸并翻折的两个折边11。参见图2,具体地,隔离板10包括隔离板本体14,电缆放置在隔离板本体14上,并由限位部20固定住电缆防止滚落。隔离板10还包括两个折边11,两个折边11由沿隔离板本体14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背离电缆的方向翻折形成,两个折边11与隔离板本体14共同形成凹槽13,隔离板10通过凹槽13与电缆支架卡接。由于电缆支架设置在凹槽13中,当电缆发生偏移时,可由两个折边11进行阻挡。固定效果更好,不易产生跑偏。上述实施例中,限位部20包括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第一限位件21的第一端与隔离板本体14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限位件22的第一端与隔离板本体14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一限位件21的第二端与第二限位件22的第二端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限位件21与第二限位件22可拆卸地相连接在一起,与隔离板10共同形成一个限位空间,使得电缆被牢固的限位在这个空间中不会滚落。第一限位件21的第二端与第二限位件22的第二端通过可拆卸的锁扣相连接,可采用经过防腐处理的金属锁扣,例如镀锌的铁质锁扣。参见图2,隔离板本体14的两端均具有通槽12,第一限位件21的第一端和第二限位件22的第一端分别通过通槽12与隔离板本体14相连接。因为具有通槽12,所以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与隔离板本体14连接更简便,且转动比较灵活,工作人员操作比较方便。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部20为连接带,限位部20由尼龙制成。尼龙制成的限位部20具有耐张力、不能导磁和不易被腐化的优点,且韧度和强度都足够捆绑电缆。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为由尼龙制成的连接带,两条连接带的互相连接的部分可用锁扣相连接。如同书包带穿绳的方式,简单、易操作、施工便捷,也能很好的捆绑电缆。同时由于尼龙能伸缩长度,适用于任何截面的电缆的捆绑,应用广泛。上述实施例中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特别适用于品字形绑扎,即将三根电缆绑到一块,并放在电缆支架上,电缆防护隔离装置起到将电缆与电缆支架相隔离作用。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1、电缆防护隔离装置结构简单且安全性较高;2、固定效果更好,电缆不易产生跑偏;3、具有耐张力、不能导磁和不易被腐化。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防护隔离装置,用于将电缆和电缆支架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防护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板(10),设置在所述电缆支架上,所述电缆位于所述隔离板的上端;限位部(20),与所述隔离板(10)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电缆固定在所述隔离板(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防护隔离装置,用于将电缆和电缆支架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防护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板(10),设置在所述电缆支架上,所述电缆位于所述隔离板的上端;限位部(20),与所述隔离板(10)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电缆固定在所述隔离板(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10)具有与所述电缆支架相配合的结构,所述隔离板(10)与所述电缆支架相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10)包括 隔离板本体(14);两个折边(11),由沿隔离板本体(14)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背离所述电缆的方向翻折形成,两个所述折边(11)与所述隔离板本体(14)共同形成凹槽(13),所述隔离板(10)通过所述凹槽(13)与所述电缆支架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防护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何跃恒,马宁波,刘兴运,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