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931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指接线装置;包括外壳,在外壳顶面一端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配设有第一螺母,在外壳的底部设有一开孔,开孔位于第一螺孔内,在外壳顶面另一端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配设有第二螺母;采用在外壳底部设有开孔,外壳顶面与底部上下不能锁紧而导致脱落,接线时,然后将螺母拧紧,拆卸时只需将螺母反向旋出即可拉出,具有接线牢固、接触良好、装拆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指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电子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电子元器件中,连接器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电子元器件,其中,连接器的接线装置也是一个重要的电连接器件,起着紧固连接导线的作用,导线接线的紧密与牢固程度,又直接影响到电气电子设备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在现有接线装置中,外壳和底面不能上下锁紧,导致外壳与底面相固定容易脱落,存在接线不牢固、接触不良和拆装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接线装置,该接线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连接器接线装置所存在的外壳与底面不能上下锁紧导致容易脱落,接线不牢固、接触不良和装拆不方便等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接线装置,包括外壳,在 外壳顶面一端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配设有第一螺母,在外壳的底部设有一开孔,开孔位于第一螺孔内,在外壳顶面另一端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配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为内六角螺孔。所述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为六角螺母。所述的外壳顶面设有一对称圆孔,圆孔内设有螺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外壳顶面一端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配设有第一螺母,在外壳的底部设有一开孔,开孔位于第一螺孔内,在外壳顶面另一端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配设有第二螺母,采用在外壳底部设有开孔,外壳顶面与底部上下不能锁紧而导致脱落,接线时,然后将螺母拧紧,拆卸时只需将螺母反向旋出即可拉出,具有接线牢固、接触良好、装拆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A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图2,本技术提供接线装置,包括外壳5,在外壳5顶面一端设有第一螺孔2,第一螺孔2配设有第一螺母21,在外壳5的底部6设有一开孔22,开孔22位于第一螺孔2内,在外壳5顶面另一端设有第二螺孔1,第二螺孔I配设有第二螺母11,采用在外壳5底部6设有开孔22,外壳5顶面与底部6上下不能锁紧而导致脱落,接线时,然后将螺母拧紧,拆卸时只需将螺母反向旋出即可拉出,具有接线牢固、接触良好、装拆方便。所述第一螺孔2和第二螺孔I为内六角螺孔。所述的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11为六角螺母,第一螺母21型号为M6,第二螺母11型号为MlOo 为了便于固定,所述的外壳5顶面设有一对称圆孔,圆孔内设有螺钉。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接线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在外壳顶面一端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配设有第一螺母,在外壳的底部设有一开孔,开孔位于第一螺孔内,在外壳顶面另一端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配设有第二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接线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在外壳顶面一端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配设有第一螺母,在外壳的底部设有一开孔,开孔位于第一螺孔内,在外壳顶面另一端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配设有第二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特米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