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6974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4:13
一种接线装置,包括壳体、一对以上的电极片、活动按钮和一对以上的弹簧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线装置,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弹簧件的伸或缩上下移动使导线插入孔的底部封闭或外露进而安装两端的导线。有效解决了在比较窄小的空间内或无工具使用的地方连接两端导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线装置设计十分人性化,操作方便简单,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连接的接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接线装置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接线装置或接线装置排应用十分广泛,是实现电报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现有技术中,接线装置一般是通过将导线用螺丝刀拧紧在端子内起到连接作用的,缺点是必需使用到工具。而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是无法实现的,如在比较窄小的空间内,或无工具使用的地方,现今的接线装 置就会显现它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接线装置,解决在比较窄小的空间内或无工具使用的地方连接两端导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线装置,包括壳体,包括基座及设置于该基座上的一对以上的安装室,每对所述安装室均包括每个所述安装室各自的顶板及用于隔离该对两个安装室之间的隔板,每个所述安装室的顶板中均设置有导线导线插入孔,所述每块隔板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凸块,每个所述安装室对应的所述基座上均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基座安装柱;一对以上的电极片,每个电极片固定于一所述安装室内部,每个电极片均包括基体、由该基体底端的中部向下延伸出的底部带内钩的连接部、由该基体底端的至少一端向下延伸且朝远离所述隔板方向弯折出的U形枢接部、以及由该基体顶端与所述基体成钝角延伸出的电极片夹持部,所述每对电极片的两连接部的内钩相互匹配对接,所述基体中开设有与所述隔板的凸块匹配卡合的开口 ;活动按钮,包括一支腿部、固接于该支腿部底端长度大于该支腿部宽度且可与所述U形枢接部匹配枢接转动的枢接轴、由该支腿部顶端朝所述电极片夹持部方向延伸出的活动按钮夹持部、以及与该活动按钮夹持部成钝角延伸到所述安装室外的按压部;所述活动按钮夹持部与所述电极片夹持部形状相匹配用于夹紧所述导线,所述按压部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活动按钮安装柱;以及一对以上的弹簧件,每个所述弹簧件的两端分别套装在所述基座安装柱和活动按钮安装柱上,所述活动按钮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压缩所述弹簧件使所述导线插入孔的底部外露,或在所述弹簧件的恢复力作用下使所述导线插入孔被活动按钮夹持部封闭。在所述的接线装置中,每个所述电极片均包括两个所述U形枢接部,两个所述U形枢接部分别由所述基体底端的两端向下延伸且朝远离所述隔板方向弯折而成。在所述的接线装置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用于隔离各对所述安装室之间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宽度由上至下呈圆弧状逐渐递增;每个所述安装室对应的所述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活动按钮枢接轴进行限位的至少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部呈圆弧状以与所述枢接轴相匹配;每个所述电极片还包括由所述基体顶端的至少一端向上延伸出的一支撑,安装时所述隔板凸块与所述电极片开口相卡合、所述电极片支撑插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在所述的接线装置中,每个所述电极片的支撑均为两个,分别由所述基体顶端的两端向上延伸而成;每个所述安装室对应的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两块所述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凸块的两侧。在所述的接线装置中,所述安装室的顶板呈边缘高中间低的下凹状结构,所述导线插入孔设置于所述下凹状顶板的中部;每个所述安装室还均包括与所述隔板相对设置的限位凸阶,所述活动按钮按压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阶匹配并对其进行限位的档止部。在所述的接线装置中,所述活动按钮按压部上还设置有向上凸起且与所述安装室顶板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截面为三角形。在所述的接线装置中,所述活动按钮按压部上还设置有多条用于防滑的横向凸纹。在所述的接线装置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底部两侧的多对支撑脚及设置于所述基座两端的两支撑柱;所述每对支撑脚相邻的一面均相对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线的凸阶;所述支撑柱中均设置有螺孔,所述壳体可用紧固件通过所述螺孔固定于固定件上。在所述的接线装置中,每个电极片包括两个枢接部,且两个枢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电极片连接部内钩的两侧,所述U型枢接部与所述电极片夹持部的延伸方向相同,与所述连接部内钩的弯折方向相反。在所述的接线装置中,每对电极片中两连接部的内钩电连接后形成半圆弧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接线装置,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弹簧件的伸或缩上下移动使所述导线插入孔的底部封闭或外露进而安装两端的导线。有效解决了在比较窄小的空间内或无工具使用的地方连接两端导线的问题。本技术的接线装置设计十分人性化,操作方便简单,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在确保产品可靠性的同时,简化了安装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的电极片的立体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的活动按钮立体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的活动按钮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的弹簧件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在电极片未焊接在一起时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在电极片焊接在一起后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的主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的俯视图。图11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的仰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接线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参见图I、图2所示,本技术的接线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绝缘性壳体1,用于导电的一对以上的电极片2、活动按钮3和一对以上的弹簧件4。如图3结合图9、图10、图11所示,壳体I包括基座11及设置于基座11上的一对以上的安装室12。基座11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多对支撑脚112及分别设置于基座11两端的两支撑柱113,每对支撑脚相邻的一面均相对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线(图中未示出)的凸阶1121,凸阶1121固定的导线是从靠近其电极片锡焊处延伸出的,而支撑柱113中设置有螺孔1131,这样壳体I可用紧固件通过螺孔1311固定于固定件( 图中未示出)上。每对安装室均包括每个安装室12各自的顶板121及用于隔离该对两个安装室12之间的隔板122。顶板121呈边缘高中间低的下凹状结构,每个安装室12的顶板121中均设置有导线插入孔1211,导线插入孔1211设置于下凹状顶板的中部;每块隔板122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凸块1221,该凸块1221用于固定电极片2。壳体I还包括用于隔离各对安装室之间的侧板123,侧板123的宽度由上至下呈圆弧状逐渐递增,每个所述安装室12对应的所述侧板123上还均设置有用于对活动按钮3进行限位的限位板1231,限位板1231 —般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凸块1221的两侧,限位板1231底部呈圆弧状以与活动按钮3相匹配,在按下活动按钮3时,由于该限位板1231的作用不会因用力过大而使活动按钮3脱离应有位置。每个安装室12还包括与隔板122相对设置的限位凸阶124,用于限制活动按钮3的活动范围。每个安装室12对应基座11的位置上均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基座安装柱111,用于对弹簧件4的一端进行匹配限位,在本实施例中的基座安装柱111为圆柱形,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为方柱形等其它形状。如图4结合图11所示,每个安装室12内部均设置有一个电极片2,每个电极片2都包括基体21、由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基座及设置于该基座上的一对以上的安装室,每对所述安装室均包括每个所述安装室各自的顶板及用于隔离该对两个安装室之间的隔板,每个所述安装室的顶板中均设置有导线导线插入孔,所述每块隔板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凸块,每个所述安装室对应的所述基座上均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基座安装柱;一对以上的电极片,每个电极片固定于一所述安装室内部,每个电极片均包括基体、由该基体底端的中部向下延伸出的底部带内钩的连接部、由该基体底端的至少一端向下延伸且朝远离所述隔板方向弯折出的U形枢接部、以及由该基体顶端与所述基体成钝角延伸出的电极片夹持部,所述每对电极片的两连接部的内钩相互匹配对接,所述基体中开设有与所述隔板的凸块匹配卡合的开口;活动按钮,包括一支腿部、固接于该支腿部底端长度大于该支腿部宽度且可与所述U形枢接部匹配枢接转动的枢接轴、由该支腿部顶端朝所述电极片夹持部方向延伸出的活动按钮夹持部、以及与该活动按钮夹持部成钝角延伸到所述安装室外的按压部;所述活动按钮夹持部与所述电极片夹持部形状相匹配用于夹紧所述导线,所述按压部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活动按钮安装柱;以及一对以上的弹簧件,每个所述弹簧件的两端分别套装在所述基座安装柱和活动按钮安装柱上,所述活动按钮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压缩所述弹簧件使所述导线插入孔的底部外露,或在所述弹簧件的恢复力作用下使所述导线插入孔被活动按钮夹持部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郭群强李明合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