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869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奇数个包覆有股块包带的扇形股块,所述股块包带由绝缘材料或半导材料或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扇形股块由多根圆铜单线绞合而成,各扇形股块截面形状以及大小均相同,并绞合形成圆形导体,所述圆形导体的实际截面150-630mm2;所述的小截面电缆还包括绕包在所述圆形导体外周的圆形导体包带,以及包裹在所述圆形导体包带外的绝缘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了一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小于6D,而且除具有良好的柔软度外,相对现有同等截面积的普通绞线电缆而言,分裂导体导电率提高约1%,总外径缩小0.5%。(*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弯曲半径是电缆敷设施工及运行中保证其绝缘性能的主要指标。所谓弯曲半径,是指工程上把弯曲的电缆近似看做一段圆弧,圆弧所在圆的半径即为此弯曲电缆的弯曲半径。如果电缆在敷设施工或运行中弯曲半径小于规定值,会直接导致其结构的破坏,最终致使绝缘击穿,酿成安全质量事故。通常的电缆弯曲半径一般都在15D。但事实上,在很多建筑结构的设计中,为实现一些特殊造型或者保证结构紧凑,其走线的管道相对较为曲折,而且空间狭小。这种情况下不仅对于电缆的导电性能、绝缘性能和线径具有一定要求,而且对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要求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需要达到6D甚至以下。而现有的电缆结构在保证良好的导电性 能和绝缘性能,以及较小的线径的前提下,很难达到上述的弯曲半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空白,提出一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通过在小截面线缆中采用类似于高压线路中被广泛应用的分裂导体结构,不仅获得了分裂导体结构所具有的良好导电性,而且还获得了更好的最小弯曲半径。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奇数个包覆有股块包带的扇形股块,所述股块包带由绝缘材料或半导材料或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扇形股块由多根圆铜单线绞合而成,各扇形股块截面形状以及大小均相同,并绞合形成圆形导体,所述圆形导体的实际截面150-630_2 ;所述的小截面电缆还包括绕包在所述圆形导体外周的圆形导体包带,以及包裹在所述圆形导体包带外的绝缘护套。所述圆形导体的实际截面在200_500mm2范围内。扇形股块的数量为3个或5个。所述股块包带由半导电纸或尼龙绕包所述扇形股块形成,所述股块包带绕包搭盖率不小于20%,所述股块包带外周面平整光滑以使所述小截面电缆受力弯曲时相邻扇形股块之间可相对滑动。所述绝缘护套为低烟无卤绝缘护套,所述圆形导体包带由半导电纸或尼龙绕包所述圆形导体形成。所述圆形导体的实际截面为253. 5mm2,且由三股所述扇形股块绞合构成;任一所述扇形股块由19根直径2. 52mm的所述圆铜单体绞合构成;所述扇形股块的截面圆心角为119. 5° ;所述圆形导体的外径为18. 70mm ;所述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5. 6-5. 8D,所述圆形导体的电压等级不高于1000V。本技术所提出了ー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小于6D,而且除具有良好的柔软度外,相对现有同等截面积的普通绞线电缆而言,分裂导体导电率提高约I %,总外径縮小0. 5%。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分裂导体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偶数股块分裂导体的变形示意图;图3为现有普通绞线电缆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现有普通绞线电缆的弯曲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分裂导体的弯曲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5所示,标号分别表示扇形股块1、股块包带2、圆形导体包帯3、绝缘护套4、圆铜单线5。本技术首先提出ー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在具体实施例中,该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在设计的技术要求上具有如下特点采用铜导体材质,导体截面为500kcmil (253. 5mm2),电压等级为1000V。參见图1,该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包括3个分别由多根退火圆铜单线5绞合而成的扇形股块1,各扇形股块I截面形状均为扇形,且截面形状、大小尺寸、重量均相同。各扇形股块I包覆有股块包带2,此股块包帯由尼龙带绕包所述扇形股块I形成,且该股块包带2的绕包搭盖率不小于20%,所述股块包帯2外周面平整光滑以使小截面电缆受カ弯曲时相邻扇形股块I之间可相对滑动。3个扇形股块I绞合形成圆形导体。而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还包括绕包在由3个扇形股块I所形成的圆形导体外周的圆形导体包帯3,以及挤包在此圆形导体包帯3外的绝缘护套4。其中圆形导体包帯3同样采用尼龙带绕包形成,而绝缘护套4则采用低烟无卤材料制成,因此本实施例中分裂导体同样是ー种低烟无卤电力电缆。低烟无卤电カ电缆具有低毒、低烟、无卤的特点,它的烟度和毒性远低于普通电缆的,其阻然性能优越。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大型的、人口密集的宾馆、大剧院、体育场、医院、机场、地铁等公共场所中,以满足此类场所严格的防火要求。上述技术方案描述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结合以上结构特点,以下对于其结构的设计目的进行详细阐述众所周知,电カ电缆所常用的导体基本上只有两种材料铜导体和铝导体。而无论是铜导体还是铝导体,常见的导体截面一般都在35mm2-630mm2,线缆结构通常是由多根单线分层绞合紧压形成一根圆形的整体,并通过绝缘护套外包保护,如图4所示。该种电缆被称为正规同心式单线绞合电缆,为简化描述,以下统称为普通绞线电缆。另外,还有ー种不正规绞合的形式,也就是多根单线按照同一绞向的电缆,这种电缆被称为束线(束丝)。但是,由于导体传输电流的容量并不是随着导体截面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这种现象是由于导体在传输交流电流的过程中“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造成的,而随着导体截面的増大,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显著,因此在大截面电缆中(800_2及以上)会采用分裂导体的结构,尤其是在超高压、大容量输送电力中,例如在I l(T220kV交联聚こ烯绝缘高压及超高压电カ电缆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截面在800mm2以上的电缆导体必须采用分裂导体,以减小“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引起电缆的导体电阻増加对传输能量的影响。所谓分裂导体,就是把ー根整体的导体分成几根単独的导体来做,再把几根単独的导体绞合成ー根圆形整体,原来的截面保持不变。分裂导体通常是由来若干个股块、半导电带、导体填充等部分组成,其中,每个股块外要纵包隔离绝缘皱纹纸,股块成缆后在分裂导体外首先要用扎带捆紧,再绕包半导电纸,最后缠绕无纺布保护层。以上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电缆结构虽然采用了ー种类似于分裂导体的结构,但是采用这种结构的目的并非是克服集肤效应,因为显然无论从导体截面(253. 5_2)讲也好,还是从电压等级(1000V)讲也好,集肤效应对于其都是相当轻微的,并没有必要去特意克服。本实施例中采用分裂导体的结构的目的主要是期望获得更佳的柔软度。这是因为,同截面、同外径的普通绞线电缆和分裂导体电缆在处于弯曲的时候,普通绞线电缆是整根导体在弯曲,相邻的单线之间由于绞合的因素而基本很难相对滑动(可參加图5,普通绞线电缆弯曲半径一般为15D)。当然,以上还提出的另ー种束线电缆,同样具有上述的滑动特性。这种束线中由于各单线均向ー个方向扭绞,导致在弯曲时各单线之间具有较大的滑动余量,因此束线的抗弯曲力小,弯曲性能好。但是,束线存在电缆强度低、エ序复杂、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缺点,而且束线的外形也很难保持圆形。事实上,正由于其结构所带来的优、缺点,束线电缆应用的场合大多数时候被局限于需要柔软电缆的场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奇数个包覆有股块包带的扇形股块,所述股块包带由绝缘材料或半导材料或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扇形股块由多根圆铜单线绞合而成,各扇形股块截面形状以及大小均相同,并绞合形成圆形导体,所述圆形导体的实际截面150?630mm2;所述的小截面电缆还包括绕包在所述圆形导体外周的圆形导体包带,以及包裹在所述圆形导体包带外的绝缘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奇数个包覆有股块包带的扇形股块,所述股块包带由绝缘材料或半导材料或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扇形股块由多根圆铜单线绞合而成,各扇形股块截面形状以及大小均相同,并绞合形成圆形导体,所述圆形导体的实际截面150-630_2 ;所述的小截面电缆还包括绕包在所述圆形导体外周的圆形导体包带,以及包裹在所述圆形导体包带外的绝缘护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导体的实际截面在200-500mm2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其特征在于扇形股块的数量为3个或5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分裂导体结构的小截面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股块包带由半导电纸或尼龙绕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光明金浩翔丁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斯麟特种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