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780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8:21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支撑件、固定框及固定件;支撑件包括背板,背板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有抵持部;固定框包括框体,框体与支撑件卡合且套设于支撑件及显示面板;固定件包括本体、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间隔设置在本体的同一侧,第二支臂靠近第一支臂的一侧设置有抵顶部;固定件的本体抵持固定框的框体,固定件的第一支臂抵持显示面板远离背板的一侧,第二支臂位于背板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抵持部抵持抵顶部靠近本体的一侧。上述显示模组,利用支撑件的抵持部与固定件的抵顶部有效抵持来固定显示面板,组装时无需使用工具,较为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已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对液晶显示器的精细程度、显示面板的薄形,轻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在液晶显示器中,显示模组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成本一般占液晶显示产品整个成本的70%以上,因此优化显示模组的固定方式的设计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一步。现有的显示模组主要有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固定框架三部分组成。其中显示面板为图像信息接收和输出组件;背光模组是发光载体,并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显示模组固定框架与背板卡合并在侧面增加螺丝锁附来固定显示面板。以上显示模组组装时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显示模组固定方式复杂,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支撑件,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有抵持部;固定框,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与所述支撑件卡合且套设于所述支撑件及所述显示面板;固定件,包括本体、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及所述第二支臂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支臂靠近所述第一支臂的一侧设置有抵顶部;其中,所述固定件的本体抵持所述固定框的框体,所述固定件的第一支臂抵持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支臂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抵持部抵持所述抵顶部靠近所述本体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为凸设与所述背板的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顶部为凸设与所述第二支臂靠近所述第一支臂的一侧的表面的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自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突出并向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弯折凸起延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顶部自所述第二支臂靠近所述第一支臂的一侧突出且向靠近所述本体的方向弯折凸起延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支臂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相抵持的承载部、位于所述承载部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固定部及连接所述承载部及所述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抵持部形成于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抵顶部远离所述第二支臂的一侧抵持所述固定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件还包括从所述承载部靠近所述框体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弯折延伸的卡持部,所述卡持部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上述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组装时,向远离第一支臂的方向扳动第二支臂,当本体抵持框体且第一支臂抵持显示面板远离背板的一侧后,松开第二支臂使抵持部远离本体的一端抵持抵顶部靠近本体的一端,显示面板及背板夹持在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之间,且支撑件的抵持部与固定件的抵顶部可以有效抵持固定,避免固定件脱落,依次来固定液晶显示面板,组装时无需使用工具,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图1中II处的放大图;图3为沿图1中II1-1II线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1中显示模组的固定件的立体图;图5为沿图4中V - V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面板100、支撑件200、固定框300、背光模组400及固定件500。固定件500为U型结构,是由铁、钢、铝等金属经过锻造、压延、切割等物理加工制造而成的五金弹片压片,当然也可以是塑料等其它材料。请参阅图3,显示面板100是显示模组10的图像信息接收和输出组件。显示面板10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支撑件200包括背板210及卡持部230。背板210大体为板状。背板210包括承载部214、连接部216、固定部217及抵持部218。本实施方式中,承载部214大体为矩形。连接部216从承载部214的边缘弯折延伸。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16相对于承载部214倾斜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216也可以垂直于承载部214。固定部217自连接部216远离承载部214的一端向远离承载部214的方向弯折延伸。固定部217与承载部214沿垂直于承载部214的方向排布。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17大体平行于承载部214。抵持部218大体为片状。抵持部218凸设于固定部217,设有多个,且抵持部218自固定部217的中部向固定部217靠近连接部216的一端弯折凸起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抵持部218不限于为片状结构,抵持部218也可为凸设于固定部217远离承载部214的一侧的凸起。卡持部230大体为板状。卡持部230是自固定部217远离连接部216的一端折弯延伸形成,且卡持部230与承载部214位于固定部217的同侧。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持部230大体垂直于固定部217。固定框300包括框体310及安装部320。框体310大体为方框状。框体310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3102,另一端形成有可与卡持部230卡合固定的配合部3104。本实施方式中,配合部3104为自框体310的一端的端面凹陷的凹槽,卡持部230可插设于凹槽内从而可以将框体310套设并固定于支撑件200。需要说明的是,卡持部230与配合部3104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一起,比如卡持部230及配合部3104中的一个为卡钩,另一个为与卡钩配合的卡槽。本实施方式以侧入式背光模组为例,背光模组400包括导光板410、反射膜420及多个扩散片430。反射膜420及多个扩散片430分别位于导光板410的两个相对的表面。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直下式背光模组也可用于本显示模组及连接结构,具体不再赘述。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5,固定件500大体为U型板状。固定件500包括本体510、第一支臂520及第二支臂530。第一支臂520及第二支臂530分别自本体510的两端向本体510的同侧折弯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臂520与第二支臂530均大体垂直于本体510。第二支臂530靠近第一支臂520的一侧设有抵顶部532。抵顶部532大体为片状(也可为凸起)。抵顶部532凸设于第二支臂530靠近第一支臂520的一侧,且抵顶部532自第二支臂530向靠近本体510的方向弯折凸起延伸。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5,组装时,将背光模组400放置于背板210的承载部214。将固定框300的框体310套设于支撑件200,使支撑件200的卡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支撑件,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有抵持部;固定框,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与所述支撑件卡合且套设于所述支撑件及所述显示面板;固定件,包括本体、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及所述第二支臂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支臂靠近所述第一支臂的一侧设置有抵顶部;其中,所述固定件的本体抵持所述固定框的框体,所述固定件的第一支臂抵持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支臂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抵持部抵持所述抵顶部靠近所述本体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支撑件,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有抵持部; 固定框,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与所述支撑件卡合且套设于所述支撑件及所述显示面板; 固定件,包括本体、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及所述第二支臂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支臂靠近所述第一支臂的一侧设置有抵顶部; 其中,所述固定件的本体抵持所述固定框的框体,所述固定件的第一支臂抵持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支臂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抵持部抵持所述抵顶部靠近所述本体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为凸设与所述背板的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部为凸设与所述第二支臂靠近所述第一支臂的一侧的表面的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自所述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雄波陈泰成
申请(专利权)人: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