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型侧光导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766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型侧光导光板,包括PET板和PMMA板,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PET板的下表面上电镀有薄膜层,所述PMMA板的上表面固定贴合设于所述薄膜层上,且所述PMMA板的下表面上雕刻设有镭射网格线,这样便在正常情况下看不到PMMA板上的网格线,只有在侧光灯打开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有效实现了网格线的显隐可控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光板
,具体提供一种可控型侧光导光板
技术介绍
目前, 应用在平板电脑和手机屏幕上的导光板,在侧光灯没有打开的情况下,导光板上的导光线也会很清晰,进而影响到显示屏的现实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型侧光导光板,该导光板结构简单,有效实现了网格线的显隐可控化。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型侧光导光板,包括PET板和PMMA板,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PET板的下表面上电镀有薄膜层,所述PMMA板的上表面固定贴合设于所述薄膜层上,且所述PMMA板的下表面上雕刻设有镭射网格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一光学级双面胶带,所述PMMA板的上表面通过该光学级双面胶带固定贴合设于所述薄膜层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导光板包括PET板和PMMA板,其中,通过镭射雕刻技术在PMMA板的下表面上雕刻设有镭射网格线,通过真空磁控镀膜技术在PET板的下表面上电镀有薄膜层,并利用光学级双面胶,将PMMA板的上表面固定贴合设于所述薄膜层上,从而在正常情况下看不到PMMA板上的网格线,只有在侧光灯打开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有效实现了网格线的显隐可控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导光板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PMMA板下表面上镭射网格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I——PET板2——光学级双面胶带3- PMMA 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控型侧光导光板,包括PET板I和PMMA板3,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PET板I的下表面上电镀有薄膜层,所述PMMA板3的上表面固定贴合设于所述薄膜层上,且所述PMMA板3的下表面上雕刻设有镭射网格线。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一光学级双面胶带2,所述PMMA板3的上表面通过该光学级双面胶带固定贴合设于所述薄膜层上。另在本技术中,所述可控型侧光导光板的制备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a)选取合适尺寸大小的PET板和PMMA板,其中PET板的厚度为0.25mm 1mm,PMMA板的厚度为Imm 3mm ;b)将PET板放在真空磁控镀膜机的阳极上,阴极采用镍靶材,先将真空磁控镀膜机内抽至真空状态,真空度为4X 10_7mBar 4X 10_6mBar,再充入IS气,并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加上3000V 5000V电压,使所述PET板的下表面上溅镀有一均匀的薄膜层,并控制PET板的透光率为50% 60% ;c)利用半导体端泵光纤镭射机在所述PMMA板的下表面上雕刻镭射网格线,所述镭射网格线由若干雷射孔间隔排列组成;本例中,该镭射机的功率为30W、镭射波长为1064nm,每个雷射孔的直径为O. 03mm ;d)利用光学级双面胶带将所述PMMA板的上表面固定贴合设于所述薄膜层上。至此,本技术所述的可控型侧光导光板即可制备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型侧光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PET板(1)和PMMA板(3),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PET板(1)的下表面上电镀有薄膜层,所述PMMA板(3)的上表面固定贴合设于所述薄膜层上,且所述PMMA板(3)的下表面上雕刻设有镭射网格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型侧光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PET板(1)和PMMA板(3),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PET板(1)的下表面上电镀有薄膜层,所述PMMA板(3)的上表面固定贴合设于所述薄膜层上,且所述P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文坚
申请(专利权)人:统合实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