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光3D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766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偏光3D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光3D镜片由内树脂层、偏光3D膜层和外树脂层复合固化而成;所述的偏光3D膜层采用偏光3D复合膜层,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与TAC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或者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与PVA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或者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TAC膜层及PVA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各层之间采用压敏胶或UV胶做粘结剂将各层粘合成偏光3D复合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视力不佳者只需配戴一付3D眼镜即可舒适又方便地观赏3D影视作品,结构简单美观,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3D镜片,特别是公开一种偏光3D镜片,实现了将偏光3D膜层通过浇注的方式置入树脂层中,解决了偏光膜与树脂镜片的粘结性问题,真正实现了视力不佳者只需配戴一付3D眼镜即可舒适又方便地观赏3D影视作品,结构简单美观,使用方便。
技术介绍
偏光3D眼镜,作为一项眼镜行业的新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视觉效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然而一般电视或电影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因此,具有3D视觉效果的电视,投影机,电影,计算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偏光3D眼镜需要偏光3D膜,目前市场上,采用的3D膜主要以三醋酸纤维素进行保护,一般只用来装配普通的偏光3D眼镜,这种镜片容易划伤,光学性能差,机械性能较差。目前市场上有很多3D眼镜,虽说裸眼3D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其昂贵的成本,至少在未来几年内不会普及化。不闪式3D没有电力驱动,可舒适佩戴眼镜并且全然没有闪烁感。因此可以尽情享受让眼睛非常舒适的3D影像。看实际测量闪烁程度的数据就能知道数据几乎是零,不会有头晕的状态出现。观看不闪式3D电视时只要是在推荐距离内,在任何角度观看,它的画面效果、色彩表现力都不打折扣,可以在没有角度限制的情况下去享受3D影像。能够用轻便舒适的眼镜享受3D影像。不闪式3D眼镜轻便、价格合理,还可以使用夹套眼镜让配戴眼镜的人也能舒服使用。然而,目前市场上3D镜片容易划伤,光学性能差,机械性能较差。本公司拥有专利“一种3D光学树脂眼镜片”(专利号ZL 2011 2 0511332. 8)和“一种3D眼镜”(申请号:201220116893. 2)自主知识产权。对现有的3D眼镜结构进行改进,视力不佳者只需配戴一付3D眼镜即可舒适又方便的观赏3D影视作品,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果可以设计一种更好的偏光3D镜片,将偏光3D膜插入普通的树脂镜片当中,这样形成的偏光3D镜片具有很高的硬度和抗冲击性能,可以加硬镀膜以获得更耐划伤,机械性能,而且是一种清晰度更高的3D树脂镜片。但是,目前市场上并没有这种偏光3D膜。因此开发一种偏光3D膜,使得树脂镜片与偏光3D膜有效复合在一起,显得尤为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公开一种偏光3D镜片,有效地改善偏光3D膜与树脂单体的粘结性,增加镜片的硬度,提高镜片滴抗冲击性能,并且清晰度更高,还有更耐划伤的机械性能,真正实现了视力不佳者只需配戴一付3D眼镜即可舒适又方便的观赏3D影视作品,结构简单美观,使用方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偏光3D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光3D镜片由内树脂层、偏光3D膜层和外树脂层复合固化而成;所述的偏光3D膜层采用偏光3D复合膜层,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与TAC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或者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与PVA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或者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TAC膜层及PVA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各层之间采用压敏胶或UV胶做粘结剂将各层粘合成偏光3D复合膜层。所述偏光3D镜片的内树脂层和外树脂层的树脂单体折射率为1. 499 1. 74,在CR-39、1. 56聚氨酯、1. 60聚氨酯或MR系列聚氨酯中选择一种。本技术首先必须保证复合膜层具有3D效果,将偏光膜层与位相差膜层通过胶黏剂进行复合,其次为了能够获得稳定良好的3D效果,将三醋酸纤维素、醋酸丙酸纤维素、PVA膜作为3D膜层的保护层单面或两面进行有效保护。所述的偏光3D复合膜层为能够有效的应用于折射率为1. 499 1. 74树脂镜片,保护膜需要进行有效的化学处理。针对不同的保护层,若本身保护层具有化学反应性基团则不需要进行化学处理,如PVA膜;本身不具备化学反应型基团的,可以采用化学方法膜进行处理,以获得化学反应性基团,如三醋酸纤维素。所述的化学反应性基团包括氨基团、羟基团、羧基团和双键基团,其目的是为了使偏光3D复合膜层与内树脂层和外树脂层复合成树脂镜片时获得更好的粘结效果。偏光3D复合膜层的外层米用TAC膜层时,对偏光3D复合膜层需作化学处理将粘合成形的偏光3D复合膜层,四边绷直,浸入粘结剂溶液中,于室温条件下进行10秒 5分钟的表面化学处理,然后置于50 60°C条件下进行烘干,在偏光3D复合膜层两侧获得化学反应性基团。所述的化学处理的粘结剂溶液包括含有乙酰乙基的聚乙烯醇树脂和羟甲基蜜胺水溶液、聚氨酯胶水、UV胶水、有机硅溶胶及乙酰丙酮钛溶胶等。经过胶水处理、偏振膜软化处理、定性处理和偏光膜化学处理后的偏光3D膜层,与塑圈、玻璃模具合模,再用化学单体加引发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按一定比列配料浇注到已经合好的模具里,然后经固化、离型成为偏光3D镜片,接着清洗、检验和二次固化,最后经检验合格成为本技术产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常规的偏光3D膜单面或双面的膜表面比较惰性,在树脂镜片应用中,粘结效果比较差。而本技术偏光3D镜片光学将树脂层与偏光3D膜层通过浇注方式复合而成,偏光3D膜层的部分膜层的外表面单面或双面需要进行化学处理,能够形成一种桥梁,获得更好的粘结效果,且3D效果稳定,能够更有效地应用于折射率为1. 499 1. 74树脂镜片,真正实现了视力不佳者只需配戴一付3D眼镜即可舒适又方便的观赏3D影视作品。本技术产品结构简单美观,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偏光3D镜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树脂层;2、偏光3D复合膜层;3、外树脂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偏光3D镜片,由内树脂层1、偏光3D复合膜层2和外树脂层3复合固化而成。偏光3D复合膜层,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与TAC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或者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与PVA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或者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TAC膜层及PVA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各层之间采用压敏胶或UV胶做粘结剂将各层粘合成偏光3D复合膜层2。偏光3D镜片的内树脂层I和外树脂层3的树脂单体折射率为1. 499 1. 74,在CR-39、1. 56聚氨酯、1.60聚氨酯或MR系列聚氨酯中选择一种。本技术首先必须保证复合膜层具有3D效果,将偏光膜层与位相差膜层通过胶黏剂进行热固化或UV固化。其次,为了能够获得稳定良好的3D效果,需要对偏光3D膜层的单面或两面利用保护膜进行有效保护。为了能够有效的应用于折射率为1. 499 1. 74树脂镜片,针对不同的保护层,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对部分膜进行处理,以获得化学反应性基团,包括氨基团、羟基团、羧基团和双键基团。若本身保护层具有化学反应性基团则不需要进行化学处理,如PVA膜;本身不具备化学反应型基团的,可以采用化学方法膜进行处理,以获得化学反应性基团,如三醋酸纤维素。化学处理的粘结剂溶液包括含有乙酰乙基的聚乙烯醇树脂和羟甲基蜜胺水溶液、聚氨酯胶水、UV胶水、有机硅溶胶及乙酰丙酮钛溶胶等。经过胶水处理、偏振膜软化处理、定性处理和偏光膜化学处理后的偏光3D膜层,与塑圈、玻璃模具合模,再用化学单体加引发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按一定比列配料浇注到已经合好的模具里,然后经固化、离型成为偏光3D镜片,接着清洗、检验和二次固化,最后经检验合格成为产品。实施例1 :偏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光3D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光3D镜片由内树脂层、偏光3D膜层和外树脂层复合固化而成;所述的偏光3D膜层采用偏光3D复合膜层,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与TAC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或者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与PVA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或者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TAC膜层及PVA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各层之间采用压敏胶或UV胶做粘结剂将各层粘合成偏光3D复合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光3D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光3D镜片由内树脂层、偏光3D膜层和外树脂层复合固化而成;所述的偏光3D膜层采用偏光3D复合膜层,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与TAC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或者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与 PVA膜层顺序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层结构,或者是由PVA偏光膜层、位相差膜层、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梁晋龙曹根庭贺建友刘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耐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