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动插板式双层卸灰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511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液动插板式双层卸灰阀,包括螺旋闸门、筒体一、筒体二、支架、上阀门电液推杆、下阀门电液推杆、筒体三、筒体四、上阀门和下阀门;所述筒体一与筒体二之间设有螺旋闸门;筒体二与筒体三之间设有上阀门;筒体三与筒体四设有下阀门;所述支架分别与上阀门、下阀门相连接,支架上分别安装有上阀门电液推杆、下阀门电液推杆;电液推杆分别与上阀门、下阀门的插板式阀板相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限位开关。所述筒体三的侧壁上设有观察孔。该电液动插板式双层卸灰阀,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密封效果好,泄漏率低;采用插板结构,卡料现象频率低且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液动双层卸灰阀,具体涉及一种电液动插板式双层卸灰阀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液动双层卸灰阀中的蘑菇头式、锥形阀等结构的阀门,都存在体积大,泄漏率高、阀头易磨损;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卡料问题,电机易烧毁,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电液动插板式双层卸灰阀。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液动插板式双层卸灰阀,包括螺旋闸门、筒体一、筒体二、支架、上阀门电液推杆、下阀门电液推杆、筒体三、筒体四、上阀门和下阀门;所述筒体一与筒体二之间设有螺旋闸门;所述筒体二与筒体三之间设有上阀门;所述筒体三与筒体四设有下阀门;所述支架分别与上阀门、下阀门相连接,支架上分别安装有上阀门电液推杆、下阀门电液推杆;所述上阀门电液推杆、下阀门电液推杆分别与上阀门、下阀门的的插板式阀板相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限位开关。所述筒体三的侧壁上设有观察孔,便于检查筒体内的物料情况,及时发现卡料等异常情况。所述螺旋闸门、上阀门、下阀门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环形密封条。在法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液动插板式双层卸灰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闸门(1)、筒体一(2)、筒体二(3)、支架(4)、上阀门电液推杆(5)、下阀门电液推杆(6)、筒体三(7)、筒体四(8)、上阀门(11)和下阀门(12);所述筒体一(2)与筒体二(3)之间设有螺旋闸门(1);所述筒体二(3)与筒体三(7)之间设有上阀门(11);所述筒体三(7)与筒体四(8)设有下阀门(12);所述支架(4)分别与上阀门(11)、下阀门(12)相连接,支架(4)上分别安装有上阀门电液推杆(5)、下阀门电液推杆(6)上;所述阀门电液推杆(5)、下阀门电液推杆(6)分别与上阀门(11)、下阀门(12)的的插板式阀板相连接;支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液动插板式双层卸灰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闸门(I)、筒体一(2)、筒体二(3)、支架(4)、上阀门电液推杆(5)、下阀门电液推杆(6)、筒体三(7)、筒体四(8)、上阀门(11)和下阀门(12);所述筒体一(2)与筒体二(3)之间设有螺旋闸门(I);所述筒体二(3) 与筒体三⑵之间设有上阀门(11);所述筒体三(7)与筒体四⑶设有下阀门(12);所述支架(4)分别与上阀门(11)、下阀门(12)相连接,支架(4)上分别安装有上阀门电液推杆(5)、下阀门电液推杆(6)上;所述阀门电液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英柏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旭日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