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栓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螺栓连接装置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连接装置还包括螺栓锁紧装置和螺母锁紧装置;其中,在螺栓和螺母连接状态下,螺栓锁紧装置锁紧螺栓,螺母锁紧装置锁紧螺母;在螺栓和螺母非连接状态下,螺栓锁紧装置将螺栓连接到第一部件,螺母锁紧装置将螺母连接到第二部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分别设置螺栓锁紧装置和螺母锁紧装置,在连接状态下分别锁紧螺栓和螺母,并在非连接状态下使螺栓和螺母分别连接在相应部件上,既实现了防松处理,又能方便运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当两个物件之间采用螺栓进行连接时,需要考虑螺栓的防松处理,通常采用的防松处理方式是采用弹性垫圈或者双螺母。如图1所示,当第一物件100和第二物件200之间采用螺栓300和螺母400相互连接时,为了防止螺母400松动,在该螺母400的下方额外安装了另一个第二螺母500,从而构成了双螺母结构。目前,无论是采用弹性垫圈或者双螺母的防松处理方式,当物件体积或重量较大,需要分别单独运输时,都要将螺栓、螺母等连接装置拆卸后再进行运输,比较麻烦。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栓连接装置,其不但能够实现防松处理,在运输时还无需从物件上拆卸下来,省时省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螺栓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螺栓连接装置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连接装置还包括螺栓锁紧装置和螺母锁紧装置;其中,在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连接状态下,所述螺栓锁紧装置锁紧所述螺栓,所述螺母锁紧装置锁紧所述螺母;在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非连接状态下,所述螺栓锁紧装置将所述螺栓连接到所述第一部件,所述螺母锁紧装置将所述螺母连接到所述第二部件。进一步地,所述螺栓锁紧装置包括第一锁紧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锁紧部防止所述螺栓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螺栓锁紧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螺栓和所述第一连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部包括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锁紧孔容纳所述螺栓的头部、并防止所述螺栓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孔为与所述螺栓的头部形状相配合的配合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将所述螺栓锁紧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部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螺栓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配合,并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连接到所述第一部件上的相应螺纹孔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连接螺栓与所述螺栓的头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的头部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连接螺栓拧入所述第二螺栓孔中。进一步地,所述螺母锁紧装置包括第二锁紧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锁紧部防止所述螺母转动,所述第三连接部将所述螺母锁紧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二部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紧部具有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二锁紧孔为所述螺母提供支承、并防止所述螺母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螺母包括位于上部的较大端和位于下部的较小端,所述第二锁紧部支撑所述较大端,并且所述第二锁紧部上的所述第二锁紧孔允许所述螺母的较小端从上向下穿过。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部上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螺母锁紧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二部件。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分别设置螺栓锁紧装置和螺母锁紧装置,在连接状态下分别锁紧螺栓和螺母,并在非连接状态下使螺栓和螺母分别连接在相应部件上,既实现了防松处理,又能方便运输。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采用双螺母的螺栓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的正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的仰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母的正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母的仰视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连接装置处于连接状态时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锁紧装置的正视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锁紧装置的侧视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锁紧装置的俯视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母锁紧装置的正视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母锁紧装置的侧视图;图1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母锁紧装置的俯视图;以及图1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连接装置处于非连接状态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明确限定或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部件10的下端垂直于纸面的端面上设置有螺栓孔1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二部件20的上端垂直于纸面的端面上设置有通孔21。第一部件10上的螺栓孔11和第二部件20上的通孔21相互对应,当利用螺栓、螺母将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连接在一起时,螺栓可以从所述螺栓孔11和通孔21中穿过,然后在螺栓远离其头部的另一端拧上螺母。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的正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的仰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螺栓30的头部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31。优选地,所述第二螺栓孔31设置在螺栓30的头部的正中央即轴心处。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母的正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母的仰视图。如图6和图7所示,螺母40的上下两端具有不同的尺寸,其中,圆柱形的上端为较大端,正六边形的下端为较小端。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连接装置处于连接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通过一对螺栓30和一对螺母40相互连接。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之间也可以仅通过一对螺栓和螺母连接,或者通过两对以上的螺栓和螺母连接。在图8中所示的螺栓连接装置中,除了螺栓30和螺母40之外,还设有螺栓锁紧装置50和螺母锁紧装置60。在连接状态下,螺栓锁紧装置50可以锁紧螺栓30,并将螺栓30与第一部件10连接在一起;螺母锁紧装置60可以锁紧螺母40,并将螺母40与第二部件20连接在一起。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锁紧装置的正视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锁紧装置的侧视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锁紧装置的俯视图。如图9至图11所示,并结合图8,螺栓锁紧装置50包括第一锁紧部51和第一连接部52。第一锁紧部51和第一连接部52均可以采用板状或片状结构,优选地,第一锁紧部51可以采用圆盘形状。在第一锁紧部51上设置有第一锁紧孔511,该第一锁紧孔511可以将螺栓30的头部容纳在其中,并且,第一锁紧孔511的形状与螺栓30的头部形状相匹配,从而可以防止螺栓30的头部在第一锁紧孔511中发生转动。优选地,第一锁紧孔511为内多边形孔,当螺栓30的头部采用标准的六边形形状时,第一锁紧511也可以为内六边形。第一连接部52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螺栓54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螺纹孔,这样就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螺栓54将螺栓锁紧装置50与第一部件10连接,从而实现螺栓30和第一部件10之间的连接。此外,螺栓锁紧装置5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53。该第二连接部53也可以采用板状或片状结构。在该第二连接部53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螺栓55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并且第二连接螺栓55与螺栓30头部上设置的第二螺栓孔31相对应,从而当第二连接螺栓55穿过第二连接部53上的螺栓孔并拧入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栓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所述螺栓连接装置包括螺栓(30)和螺母(40),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装置还包括螺栓锁紧装置(50)和螺母锁紧装置(60);其中,在所述螺栓(30)和所述螺母(40)连接状态下,所述螺栓锁紧装置锁紧所述螺栓(30),所述螺母锁紧装置锁紧所述螺母(40);在所述螺栓(30)和所述螺母(40)非连接状态下,所述螺栓锁紧装置将所述螺栓(30)连接到所述第一部件(10),所述螺母锁紧装置将所述螺母(40)连接到所述第二部件(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所述螺栓连接装置包括螺栓(30)和螺母(40),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装置还包括螺栓锁紧装置(50)和螺母锁紧装置(60);其中,在所述螺栓(30)和所述螺母(40)连接状态下,所述螺栓锁紧装置锁紧所述螺栓 (30),所述螺母锁紧装置锁紧所述螺母(40);在所述螺栓(30)和所述螺母(40)非连接状态下,所述螺栓锁紧装置将所述螺栓(30) 连接到所述第一部件(10),所述螺母锁紧装置将所述螺母(40)连接到所述第二部件(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锁紧装置包括第一锁紧部(51)、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所述第一锁紧部(51)防止所述螺栓(30)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52)将所述螺栓锁紧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部件(10),所述第二连接部 (53)连接所述螺栓(30)和所述第一连接部(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51)包括第一锁紧孔(511),所述第一锁紧孔(511)容纳所述螺栓(30)的头部、并防止所述螺栓(30)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孔(511)为与所述螺栓(30)的头部形状相配合的配合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2)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螺栓(54)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将所述螺栓锁紧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建军,俞立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