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引炉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8550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引炉的改良结构,该改良结构以上引炉使用工艺流程为方向基准,所述熔化炉、保温炉和模具依次从上游至下游设置且所述模具设置于上引炉炉体下游一侧,设有顶起装置,所述顶起装置设于上引炉炉体下游设有模具处的两外侧;所述感应加热装置设于与所述顶起装置设置位置中的任一侧相一致的上引炉炉体外侧。该改良结构将感应加热装置由上引炉炉底外部移至炉体一侧,减小了上引炉在垂直方向上的占用空间;同时在设有模具一侧的炉体外设置顶起装置,在换模具过程中利用顶起装置将炉体倾斜,使金属液体不再覆盖模具部分,简化了模具的更换过程,为生产操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相应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引炉的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引炉的改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上引炉中感应加热装置位 置改良与为方便模具更换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由于上引法生产金属材料具有工艺流程短、成材率高、成本低、投资少的等优点,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仍普遍采用此种生产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设备是上引炉,该炉体多数 为双体式结构,一侧为熔化炉,另一侧为保温炉,两炉体之间通过过桥流道进行连接。在生 产过程中,由熔化炉进行原料的熔化,熔化后的金属液体通过过桥流道流入保温炉中,以实 现保温、静止和上引成型。由于感应加热方式具有熔化效率高,金属成分均匀,升温快且温 度容易控制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上引炉加热中。目前常见感应加热装置通常放置在炉 体下方,由于感应线圈体积较大,导致炉体下方需更大的空间以便容置感应线圈,这样就使 上引炉整体在垂直方向上占用空间增大,使用过程中不得不增加梯架等辅助工具,给生产 操作者造成的极大的不便;此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会遇到中途需更换模具的情况,而 通常模具位于上引炉一侧的内部炉底,但当更换模具时需在炉体内没有金属液体时才可实 施,同样给生产操作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引炉的改良结构,包括含熔化炉(11)、保温炉(12)和模具(3)的上引炉炉体(1),和能够加热上引炉炉体内部的感应加热装置(2),以上引炉使用工艺流程为方向基准,所述熔化炉(11)、保温炉(12)和模具(3)依次从上游至下游设置且所述模具(3)设置于上引炉炉体下游一侧,其特征在于:设有顶起装置(4),所述顶起装置(4)设于上引炉炉体(1)下游设有模具(3)处的两外侧;所述感应加热装置(2)设于与所述顶起装置(4)设置位置中的任一侧相一致的上引炉炉体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引炉的改良结构,包括含熔化炉(11)、保温炉(12)和模具(3)的上引炉炉体(1),和能够加热上引炉炉体内部的感应加热装置(2),以上引炉使用工艺流程为方向基准,所述熔化炉(11)、保温炉(12)和模具(3)依次从上游至下游设置且所述模具(3)设置于上引炉炉体下游一侧,其特征在于设有顶起装置(4),所述顶起装置(4)设于上引炉炉体(I)下游设有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杰刘嘉蕙
申请(专利权)人:东又悦苏州电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