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头组合盖,包括塑料件、胶塞和贴膜,所述塑料件为单一的原件,顶部向上凸起两个圆管,所述每个圆管的内部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和圆管壁形成用于嵌入胶塞的容纳腔,所述管口用贴膜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产品结构上简单,可以减少生产成本。由于不存在内外盖的组装配合,可以避免组装不良引起的产品变形,影响组合盖子的使用。采用撕膜的开启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好撕膜的开启力,在使用的时候较省力。由于铝塑膜具有较高的阻隔性,对穿刺口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输药袋(或输液瓶)的双头组口 ΓΤΠ. O
技术介绍
医用组合盖是用于密封大输液软袋(或塑瓶)的,在密封保护药液的同时必须可以实现方便的开启以及向内加药和向患者输药的功能。因此,对其卫生、易操作和密封性有较高的要求。现有的医用组合盖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和输液用软袋(或塑瓶)连接的,其开启方式主要是手柄扳折和拉环式。产品结构含有内盖、外盖、内嵌橡胶塞(或垫)。使用时,将扳折手柄折断或将拉环撕开以暴露出盖子中胶塞的穿刺部位,从而完成加药和输药的操作过程。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一的技术方案现有的医用组合盖的结构包括3部分内盖、外盖、橡胶塞(或垫)。橡胶塞(或垫)被固定并扣合在内盖和外盖之间,外盖具有I个易开启部位,开启方式主要是手柄扳折和拉环式。当使用的时候,折断或撕开开启部位,将胶塞的针刺部位露出。现有的此类组合盖在开启的时候,使得整个胶塞的所有穿刺部位都暴露出来,这样即使在加药准备的阶段也将用于输液的穿刺口暴露,会造成输液口的污染。另外,在此类组合盖生产的时候,需要进行胶塞(或垫)的压入和内外盖的扣合,这会造成胶塞(或垫)的嵌合不良等问题,对产品质量造成潜在的影响。现有技术二的技术方案现有的医用双头组合盖在结构上同样包括内盖、外盖、胶塞(或垫)。橡胶塞(或垫)被固定并扣合在内盖和外盖之间,外盖具有2个易开启部位,开启方式主要是手柄扳折和拉环式。当使用的时候,折断或撕开开启部位,将胶塞的针刺部位露出。此类组合盖由于是具有2个开启部位故分别有2个胶塞,所以组装比较难;同时,内外盖扣合时也容易出现扣合不良和内外盖错位的问题;另外,从结构上讲,由于将盖子分成2个头,每个头上的开启部位的尺寸相应的减小,这就限制了扳折手柄的尺寸,从而影响了开启的舒适程度;如果为了保证开启的舒适程度,减薄开启部位的切痕,那样会造成切痕部位渗漏以及扳折手柄的脱落,造成产品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用于大输液软袋或塑瓶的无内盖塑料组合盖,主要用于解决双头组合盖开启方式的改善,将开启方式由原来的扳折式和拉环式改变成撕膜式。这样可以简化双头组合盖的开启结构,使之更加稳定和可靠,同时,减小组合盖的体积以及对塑料件生产的简化和组合盖生产的简化。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双头组合盖,包括塑料件、胶塞和贴膜,所述塑料件为单一的原件,其顶部向上凸起两个圆管,所述每个圆管的内部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和圆管壁形成用于嵌入胶塞的容纳腔,所述圆管的管口用贴膜封闭。所述圆管壁以向内卷边的方式固定或嵌合胶塞,且卷边后的圆管壁的顶部向下压紧胶塞。所述隔膜的周围设有一圈向上的凸起,用于在胶塞组装后紧密压合胶塞底部。所述贴膜为铝塑膜或PP复合膜,热合封闭圆管的管口。所述铝塑膜、PP复合膜的焊接接触面为焊接线和铝塑膜、PP复合膜接触,或者是平面采用滚花焊接。所述两个圆管相互独立,或者在隔膜下部有连接关系。所述胶塞采用卡扣固定,所述卡扣设置有针刺孔,所述针刺孔用贴膜封闭。所述胶塞采用卡扣固定,所述卡扣设置有针刺孔和扳折手柄,所述针刺孔用扳折手柄封闭。本技术在产品结构上简单,可以减少生产成本。由于不存在内外盖的组装配合,可以避免组装不良引起的产品变形,影响组合盖子的使用。采用撕膜的开启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好撕膜的开启力,在使用的时候较省力。由于铝塑膜具有较高的阻隔性,对穿刺口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左视图;图3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左视图;图6是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3的左视图;图9是实施例3的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4的左视图;图12是实施例4的俯视图;图13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5的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5的左视图;图15是实施例5的俯视图;图16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6的示意图;图17是实施例6的左视图;图18是实施例6的俯视图;图19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7的示意图;图20是实施例7的左视图;图21是实施例7的俯视图;图22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8的示意图;图23是实施例8的左视图;图24是实施例8的俯视图;图25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9的示意图;图26是实施例9的左视图;图27是实施例9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包括塑料件1、胶塞2和贴膜3,所述塑料件I为单一的原件,顶部向上凸起两个圆管7,所述每个圆管7的内部设置有隔膜6,所述隔膜6和圆管壁形成用于嵌入胶塞2的容纳腔,所述管口用贴膜3封闭。所述组合盖中设置的隔膜6用于隔断胶塞2和药液,避免两者直接接触。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中,两个圆管相互独立,直径大小一致,贴膜3采用的铝塑膜,所述圆管壁以向内卷边的方式固定或嵌合胶塞2,且卷边后的圆管壁的顶部向下压紧胶塞2。使用注塑机生产塑料件1,保证塑料件的两个圆管7内部的隔膜6不开裂。将胶塞2通过组装机压入塑料件I中的两个管中,并对两个管的上端完成卷边,使塑料管壁向内卷边对胶塞压紧。最后在卷边完成后的管口使用铝塑膜3焊接封闭管口。所述隔膜6的周围设有一圈向上的凸起,用于在胶塞2组装后紧密压合胶塞2底部。所述贴膜3热合封闭两个管口,开启方式为撕膜的方式,所述贴膜3可以使用铝塑膜或PP复合膜,所述贴膜3的 焊接接触面为焊接线和贴膜3接触,或者是平面采用滚花焊接。所述塑料件I下端为圆柱形,上面凸出两个圆管7。如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比,两个圆管7的直径大小不一致。图7、图8、图9表达了实施例3的示意图,塑料件I为椭圆形。图10、图11、图12表达了实施例4的示意图,塑料件I下部为圆柱形,上面则为椭圆形。如图13、图14、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5中,两个圆管7相互独立,直径大小一致,胶塞2在盖子中固定的方式是采用卷边方式,也可以扩展到采用小外盖卡扣4和共针刺的方式,使用扣合方式代替卷边方式。采用卡扣4固定胶塞2,所述卡扣4设置有针刺孔,所述针刺孔用贴膜3封闭。可以实现同样的目的。图16、图17、图18表示了实施例6的示意图,与实施例5相比,两个圆管7直径大小一致,在隔膜下连通,同样用卡扣4固定胶塞2。如图19、图20、2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7中,采用了卡扣4的设计,塑料件I为椭圆形。图22、图23、图24表示的实施例8的示意图,所述卡扣4设置有针刺孔和扳折手柄,所述针刺孔用扳折手柄封闭。图25、图26、图27表示的实施例9的示意图,和实施例8相比,为圆管7在隔膜下连通。 本技术在产品结构上简单,可以减少生产成本。由于不存在内外盖的组装配合,可以避免组装不良引起的产品变形,影响组合盖子的使用。采用撕膜的开启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好撕膜的开启力 ,在使用的时候较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头组合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件、胶塞和贴膜,所述塑料件为单一的原件,其顶部向上凸起两个圆管,所述每个圆管的内部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和圆管壁形成用于嵌入胶塞的容纳腔,所述圆管的管口用贴膜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组合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件、胶塞和贴膜,所述塑料件为单一的原件,其顶部向上凸起两个圆管,所述每个圆管的内部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和圆管壁形成用于嵌入胶塞的容纳腔,所述圆管的管口用贴膜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壁以向内卷边的方式固定或嵌合胶塞,且卷边后的圆管壁的顶部向下压紧胶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周围设有一圈向上的凸起,用于在胶塞组装后紧密压合胶塞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为铝塑膜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星恒迅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