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式头针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681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患者自行操作的帽式头针治疗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帽式头针治疗仪,对帽子本体进行坐标分区,便于患者根据头痛的大致部位,快捷自主地找寻到相应的治疗操作方式,避免了复杂的仪器操作步骤,利于头针疗法的推广应用;它能准确定位于患者头部穴位,通过电脉冲刺激患者头部治疗线达到治疗目的,为无损伤治疗过程,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和使用恐惧感,可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帽式头针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帽式头针治疗仪。
技术介绍
头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有的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 在头部选取相关经穴进行治疗。有的是根据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头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用的穴区和经络、穴位、脏腑有密切联系,其穴名反映了经络、穴位的理论和特点,临床操作要求施治者具备较高专业技能,不利于头针疗法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患者自行使用的头针疗法,达到治疗和保健功效,并能够准确定位的帽式头针治疗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帽式头针治疗仪,它包括帽子本体、导线和治疗调控仪;帽子本体内侧设有治疗线;帽子本体设有左前区、左后区、右前区、右后区和额头正中线五个区域,其坐标位置如下以额头正中线为纵坐标轴(Y),纵坐标以前后发际线为界等分为120份,以前发际线与额头正中线的交点为原点,过原点垂直于纵坐标轴的直线为横坐标轴(X),其中左前区X>0,-5 ^ Y ^ 50 ;左后区:X>0,50〈Y ( 120 ;右前区Χ<0, -5彡Y彡50 ;右后区:X〈0,50〈Y ^ 120。进一步地,所述治疗线有25条,各治疗线的起止坐标如下外侧线以眉梢外直上为准,向后引至耳后乳突,并与正中线平行,正中线与外侧线间等分为45份;第 I 条(0,-5) — (O, 5);第 2 条(5,-5)— (5,5);第 3 条(22. 5,-5)— (22. 5, 5);第 4 条(37. 5,-5)— (37. 5, 5);第 5 条(0,35)— (O, 50);第8 条(15,40)— (15,55);第 9 条(22. 5,25) — (22. 5, 40);第 12 条(0,80)— (0,95);第 13 条(5,80)— (5,95);第 14 条(13,95) — (13,115);第7条,起于(0,50),向前与前后分界线呈15°角,止于与耳尖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耳前发际,其中,前后分界线为两耳尖向上引所得连线;第6条,起于(0,40),与第7条治疗线平行且等长;第10条,起于第6条治疗线的止点,它与外侧线向面部的止点与前后分界线在耳尖的止点的连线相平行,长度是该连线长度的一半;第11条,起点位于第7条治疗线的止点,第11条的止点位于前后分界线上,到耳尖的距离为正中线到外侧线距离的1/3 ;其余治疗线对称分布于正中线的另一侧。其中,治疗调控仪上分别设有所述五个区域的独立控制单元。其中,治疗线的两端安装有正负电极;导线至少有2根;导线的两端设有插接件; 帽子本体治疗线的正负电极和治疗调控仪上均设有与导线插接件相适配的插口或接头。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连接在治疗调控仪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连接在帽子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有2-50根。其中,帽子本体为具有弹性和硬度的网状结构。其中,所述治疗调控仪上连接有外接电源。其中,所述治疗调控仪上设有电池供电装置。本技术帽式头针治疗仪,对帽子本体进行坐标分区,便于患者根据头痛的大致部位,快捷自主地找寻到相应的治疗操作方式,避免了复杂的 仪器操作步骤,利于头针疗法的推广应用;它能准确定位于患者头部穴位,通过电脉冲刺激患者头部治疗线达到治疗目的,为无损伤治疗过程,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和使用恐惧感,可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帽式头针治疗仪示意图,其中,1-帽子本体,2-正负电极,3-导线,4-治疗调控仪,5-松紧带,6-控制开关;图2是本技术中治疗线的分布图,为图1所示治疗仪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治疗线分布图,为图1所示治疗仪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和3所述,本技术的帽式头针治疗仪,它包括帽子本体1、导线3和治疗调控仪4 ;帽子本体I内侧设有治疗线;帽子本体I分为左前区、左后区、右前区、右后区和额头正中线28五个区域,其坐标位置如下以额头正中线28为纵坐标轴(Y),纵坐标以前后发际线为界等分为120份,以前发际线与额头正中线的交点为原点,过原点垂直于纵坐标轴的直线为横坐标轴(X),其中左前区X>0,-5彡 Y 彡 50 ;左后区X>0,50〈Y ( 120 ;右前区X<0,-5 彡 Y 彡 50 ;右后区X<0,50〈Y ( 120。优选地,所述治疗线有25条,各治疗线的起止坐标如下外侧线27以眉梢外直上为准,向后引至耳后乳突,并与正中线平行,正中线与外侧线间等分为45份;第I 条第2 条第3条第4条 5条 8条 9条 12条 13条第第第第第(O, -5)— (O, 5);(5,-5)— (5,5);(22. 5,-5) — (22. 5,5); (37. 5,-5) — (37. 5,5); (0,35)— (O,50); (15,40)— (15,55);(22. 5,25) — (22. 5,40) :(0,80) — (0,95); :(5,80) — (5,95);第14 条(13,95) — (13,115);第7条,起于(0,50),向前与前后分界线20呈15°角,止于与耳尖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耳前发际,其中,前后分界线为两耳尖向上引所得连线;第6条,起于(0,40),与第7条治疗线平行且等长; 第10条,起于第6条治疗线的止点,它与外侧线向面部的止点21与前后分界线在耳尖的止点26的连线相平行,长度是该连线长度的一半;第11条,起点位于第7条治疗线的止点,第11条的止点位于前后分界线上,到耳尖的距离为正中线到外侧线距离的1/3 ;其余治疗线对称分布于正中线的另一侧。其中,治疗调控仪4上分别设有所述五个区域的独立控制单元。其中,治疗线的两端安装有正负电极2 ;导线3至少有2根;导线3的两端设有插接件;帽子本体I治疗线的正负电极2和治疗调控仪4上均设有与导线插接件相适配的插口或接头。进一步地,所述导线3连接在治疗调控仪4上;或,所述导线3连接在帽子本体I 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线3有2-50根。其中,帽子本体I为具有弹性和硬度的网状结构。其中,所述治疗调控仪4上连接有外接电源;或者,所述治疗调控仪4上设有电池供电装置。本技术有如下优点(I)患者头痛时,可以根据头痛的位置,分辨头痛部位是在左前区、左后区、右前区、右后区或正中线的哪一个具体区域上,进行治疗。该治疗可以根据头痛的大体部位选择治疗区域,可以达到有效的定位治疗。(2)治疗调控仪上分别设有所述五个区域的独立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头痛部位,选择对应的独立控制单元进行操作,达到治疗目的;本技术中,导线也可自行连接。患者头痛时,根据头痛部位,将导线连接到对应的区域上,然后通过治疗调控仪进行治疗即可。上述设置,为患者自行使用头针治疗仪提供了方便,同时,即便是对电子仪器不熟悉或缺乏电子仪器操作常识的人群,也会轻而易举地使用本技术进行治疗。 (3)本技术可调整治疗控制仪发出连续波、疏密波和断续波等多种波形及脉冲的频率。工作状态下,控制治疗调控仪,由治疗线上的正负电极导电刺激患者头部上相应治疗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为无损伤治疗过程,以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和恐惧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帽式头针治疗仪,它包括帽子本体(1)、导线(3)和治疗调控仪(4);其特征在于:帽子本体(1)内侧设有治疗线;帽子本体(1)设有左前区、左后区、右前区、右后区和额头正中线(28)五个区域,其坐标位置如下:以额头正中线(28)为纵坐标轴(Y),纵坐标以前后发际线为界等分为120份,以前发际线与额头正中线的交点为原点,过原点垂直于纵坐标轴的直线为横坐标轴(X),其中:左前区:X>0,?5≤Y≤50;左后区:X>0,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帽式头针治疗仪,它包括帽子本体(I)、导线(3)和治疗调控仪(4);其特征在于帽子本体(I)内侧设有治疗线;帽子本体(I)设有左前区、左后区、右前区、右后区和额头正中线(28)五个区域,其坐标位置如下以额头正中线(28)为纵坐标轴(Y),纵坐标以前后发际线为界等分为120份,以前发际线与额头正中线的交点为原点,过原点垂直于纵坐标轴的直线为横坐标轴(X),其中 左前区X>0,-5 ^ Y ^ 50 ;左后区:X>0,50〈Y ( 120 ;右前区Χ<0, -5彡Y彡50 ;右后区:X〈0,50〈Y ^ 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式头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线有25条,各治疗线的起止坐标如下外侧线(27)以眉梢外直上为准,向后引至耳后乳突,并与正中线平行;正中线与外侧线间等分为45份;第 I 条(0, _5) — (O, 5);第 2 条(5,-5)— (5,5);第 3 条(22. 5,-5) — (22. 5,5);第 4条(37. 5,-5)— (37.5,5);第 5 条(0,35)— (O, 50);第 8 条(15,40)— (15,55);第 9 条(22. 5,25)— (22. 5,40);第 12 条(0,80)— (0,95);第 13 条(5,80)— (5,95);第 14 条(13,95)- (13,115);第7条,起于(0,50),向前与前后分界线(20)呈15°角,止于与耳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昆田盛华吴炜翰杜曜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