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洪泉专利>正文

折叠便携式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6670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便携式担架,包括中框架,中框架内设有承担面,中框架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前框架和后框架,前框架和后框架与中框架之间的连接均分别采用合页连接件或单折合金属轴销连接,前框架和后框架内均设有承担面,前框架和后框架展开后与中框架呈平齐位置由此构成一支撑体;支撑体的周边处设有多个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担架可用于部队战时的伤员短途运输和平时部队医院和地方医疗机构伤患人员的搬运和转接,其价格与市场上已商品化的折叠担架的价格相比低20%左右。具有安全可靠、展收快、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有广泛的军民两用开发前景,尤其适合院前急救和救护中心使用。也可以用作野战部队医疗救护备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搬运或转接伤患人员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担架。
技术介绍
各种自然灾害、战争、意外事故及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均会导致不同数量的伤病员,在伤病员现场急救和往医院后送时,需要进行搬运。担架是搬运伤员的主要工具,是现场或战场急救卫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按照应用范围可将担架分为通用担架和专用担架两大类。专用担架主要包括(I)升降担架和走轮担架是目前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2)铲式担架是由左右两片铝合金板组成。搬运伤员时,先将伤员放置在平卧位,固定颈部,然后分别将担架的左右两片从伤员侧面插入背部,扣合后再搬运。(3)负压充气垫式固定担架是搬运多发骨折及脊柱损伤伤员的最好工具。充气垫可以适当地固定伤员的全身。使用时先将垫充气后铺平,将伤员放在垫内,抽出袋内空气,气垫即可变硬,同时伤员就被牢靠固定在其中,并可在搬运途中始终保持稳定。虽然,满足了不同的具体需要,但均较为沉重,并携带不方便。而折叠式担架是通用担架的一种,一般采用两折结构,有的采用四折结构,横撑一般也采用折叠方式。它包括担架杆、担架面、支腿、横支撑、把手、伤员固定带等部件。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配备其他附件,如输液架、枕头和包装袋等。传统折叠担架由于只能单向折叠,容易使伤员翻转倾覆,造成伤员二次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便携式担架,其轻巧、展开迅速、携带方便,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折叠便携式担架予以实现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包括中框架,所述中框 架内设有承担面,所述中框架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前框架和后框架,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与中框架之间的连接均分别采用合页连接件或单折合金属轴销连接,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内均设有承担面,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展开后与所述中框架呈平齐位置由此构成一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周边处设有多个把手。进一步讲,本技术折叠便携式担架,其中,每个框架的下面均分别对称地设有滚轮。还包括一伸缩式的输液架,所述输液架上设有固连结构。位于所述中框架、前框架和后框架宽度上的每个边框均由抽拉伸缩式杆件构成。另外,本技术折叠便携式担架,其中,还包括一带有背带的担架包装袋和固定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患者只须被左右轻微翻身或稍稍抬起即可轻松放到担架上,只须1-2人即可完成。尤其对于四肢损伤不能动弹的患者或危重病人及老年人能省时省力,使患者毫无痛苦。本技术担架可用于部队战时的伤员短途运输和平时部队医院和地方医疗机构伤患人员的搬运和转接,其价格与市场上已商品化的折叠担架的价格相比低20%左右。具有安全可靠、展收快、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有广泛的军民两用开发前景,尤其适合院前急救和救护中心使用。也可以用作野战部队医疗救护备用。将位于担架上每个框架中沿宽度布置的边框均设计为可伸缩式,从而使本技术担架可中向和横向折叠或收缩,使收叠后的担架占用空间很小;另外,设有伸缩式的可拆卸的输液架,便于紧急情况下进行输液;还有,可以附带有固定带,以便固定输运中的伤病员,避免出现翻落。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折叠便携式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前框架2、5、7——承担面3——把手4——中框架6——后框架8——合页9——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一种折叠便携式担架,包括中框架4,所述中框架4内设有承担面5,所述中框架4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前框架I和后框架6,所述前框架I和所述后框架6与中框架4之间的连接均分别采用合页连接件或单折合金属轴销连接,所述前框架I和所述后框架6内均设有承担面2、7,所述前框架I和所述后框架7展开后与所述中框架4呈平齐位置由此构成一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周边处设有多个把手3,多个把手呈左右对称布置。为了运输方便,可以在每个框架的下面均分别对称地设有滚轮,以备有时通过较为低矮的空间时使用。为了在运输中有可能需要输液,还可以配置有一伸缩式的输液架,所述输液架上设有固连结构,通过该固连结构将输液架固定在担架的框架上。为了进一步缩小担架收叠后的体积,在位于所述中框架4、前框架I和后框架6的宽度上的每个边框均设计为可抽拉伸缩的,即凡是沿宽度布置的边框均可由抽拉伸缩式杆件构成。最好还包括一带有背带的担架包装袋,将担架收叠后放入该包装中以便于携带。为了避免伤病员在运输过程中翻落下来,还应配备有固定带9,附图中示出了在中框架设有一副固定带,当然,并不限制在前、中、后框架上分别设有固定带。当救援人员到达现场需要进行救援时,将已折叠好的担架中框架4放在一个较为平整的位置,然后是前后框架1、6绕着各自与中框架4之间的合页8转动并依次展开前、后框架1、6,使三个框架1、4、6呈现为一个较为平齐的状态,此时,整个担架成平面,即可将伤员(或病人)、放置于担架的承担面(整副担架的承担面由前、中、后框架内的三个承担面构成)上。视病人的具体体重确定搬运人员的人数,搬运人员分别站立担架的左右两侧,并握住位于担架周边上合适位置的把手3,搬运人员齐力协力将担架上伤员(病人)抬起移动,并送往安全地方。特别注意的是搬运伤员之前要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和受伤部位,重点检查伤员的头部、脊柱、胸部有无外伤,特别是颈椎是否受到损伤。另外, 要保持伤员的呼吸道的通畅,对伤员的受伤部位要按照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处理。处理得当后,才能搬动。在人员、担架等未准备妥当时,切忌搬运。搬运体重过重和神志不清的伤员时,要考虑全面,固定好固定带防止搬运途中发生坠落、摔伤等意外。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便携式担架,包括中框架,所述中框架内设有承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架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前框架和后框架,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与中框架之间的连接均分别采用合页连接件或单折合金属轴销连接,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内均设有承担面,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展开后与所述中框架呈平齐位置由此构成一支撑体;所述支承体的周边处设有多个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便携式担架,包括中框架,所述中框架内设有承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架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前框架和后框架,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与中框架之间的连接均分别采用合页连接件或单折合金属轴销连接,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内均设有承担面,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展开后与所述中框架呈平齐位置由此构成一支撑体;所述支承体的周边处设有多个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泉
申请(专利权)人:于洪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