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折叠式防伪标签的防伪方法,包括:从折叠式防伪标签中的第一防伪区域、第二防伪区域中分别采集第一防伪信息、第二防伪信息,并对应保存;其中,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的一个平面上包含相连的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和第二防伪区域,折叠时,所述第一防伪区域、第二防伪区域位于不同平面上;将折叠的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上,所述第一防伪区域朝向所述商品包装的外侧,所述第二防伪区域朝向所述商品包装的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商品包装内、外均设置防伪信息时的采集效率,并且方便附加到商品的包装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折叠式防伪标签的防伪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商品被不法分子伪造,便于消费者识别出真的商品,目前的主要做法是在商品包装上附带防伪信息,比如:在商品的包装上粘贴或印刷具有防伪信息的防伪标签、采用印制有防伪信息的包装(比如香烟盒外的塑封、塑封上的拉带等)。通常,防伪结构置于商品包装外表面上,以方便消费者进行防伪查询;但是这样做也增加了防伪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仿冒的风险。目前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将至少一部分防伪信息放置在商品包装的内部,由于包装内侧的防伪信息很大可能只能由真实消费者获得,因此这样可以防止不法分子窃取、仿造防伪信息。该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于,在采集防伪信息时,需要先在商品包装外采集外表面的防伪信息,然后打开商品包装采集内侧的防伪信息,采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折叠式防伪标签的防伪方法,可以提高商品包装内、外均设置防伪信息时的采集效率,并且方便附加到商品的包装上。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折叠式防伪标签的防伪方法,包括:从折叠式防伪标签中的第一防伪区域、第二防伪区域中分别采集第一防伪信息、第二防伪信息,并对应保存;其中,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的一个平面上包含相连的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和第二防伪区域,折叠时,所述第一防伪区域、第二防伪区域位于不同平面上;将折叠的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上,所述第一防伪区域朝向所述商品包装的外侧,所述第二防伪区域朝向所述商品包装的内侧。可选地,所述将折叠的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上包括:将所述第一防伪区域的背面粘贴在商品包装开口处的外侧;从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和所述第二防伪区域的连接处折叠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使所述第二防伪区域的背面粘贴在商品包装所述开口处的内侧。可选地,所述将折叠的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上包括:从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和所述第二防伪区域的连接处折叠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将折叠后的折叠式防伪标签固定在至少部分区域透明的商品包装中,其中,所述第一防伪区域的正面朝向外侧且位于透明的区域中,所述第二防伪区域的正面朝向内侧。可选地,所述将折叠的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上包括:将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和所述第二防伪区域的连接处固定在商品包装的开口位置;商品包装封口后,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处于商品包装的外部,所述第二防伪区域处于商品包装的内部。可选地,所述第一防伪信息、第二防伪信息分别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信息:字符、图案、验证码、二维码、条形码;所述字符包括一个或多个;每个字符具有随机的旋转角度和颜色。可选地,所述的防伪方法还包括:当收到同一用户发送的第一防伪信息和第二防伪信息后,对所述第一防伪信息和第二防伪信息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用户执行相应操作。可选地,所述根据验证结果对所述用户执行相应操作包括以下一或多种方式:向所述用户反馈验证结果;当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将所述第一防伪信息和所述第二防伪信息进行标记;当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第一防伪信息和所述第二防伪信息对所述用户的账户进行预定操作。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一防伪信息和所述第二防伪信息对所述用户的账户进行预定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将所述第一防伪信息和第二防伪信息与所述用户进行绑定;对所述用户的信息进行更新。可选地,所述对第一防伪信息和第二防伪信息进行验证包括:根据用户所发送的第一防伪信息查询所对应保存的第二防伪信息,判断查询到的第二防伪信息和所述用户发送的第二防伪信息是否相同;或者,根据用户所发送的第二防伪信息查询所对应保存的第一防伪信息,判断查询到的第一防伪信息和所述用户发送的第一防伪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确定验证通过;如果不相同则确定验证未通过。本实施例中,采集防伪信息时,准备呈现在同一个商品包装外部和内部的第一、第二防伪信息位于同一个平面上;这样只要一次采集,就能将同一个商品包装上内部、外部的防伪信息都采集到,提高了采集效率;并且采集时就可以建立好内、外部防伪信息的对应关系。在附着到商品上时,第一、第二防伪区域仍是相连的,通过折叠这一巧妙的方式,可以一次性完成在商品包装内外的附着,非常简单高效。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是实施例一的基于折叠式防伪标签的防伪方法的流程图;图2(a)是实施例一中采集时折叠式防伪标签的示意图;图2(b)和(c)是实施例一中折叠式防伪标签折叠情况示意图;图3(a)和(b)是实施例一的一种可选方案中,将折叠的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上的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一种基于折叠式防伪标签的防伪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S110、从折叠式防伪标签中的第一防伪区域、第二防伪区域中分别采集第一防伪信息、第二防伪信息,并对应保存;其中,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的一个平面上包含相连的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和第二防伪区域,折叠时,所述第一防伪区域、第二防伪区域位于不同平面上;S120、将折叠的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上,所述第一防伪区域朝向所述商品包装的外侧,所述第二防伪区域朝向所述商品包装的内侧。本实施例中,从折叠式防伪标签中的第一防伪区域、第二防伪区域中分别采集第一防伪信息、第二防伪信息时,如图2(a)所示,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的一个平面上包含相连的所述第一防伪区域11和第二防伪区域12,所述第一防伪区域11的正面(具有第一防伪信息的表面,图2(a)中的上表面)所朝向的方向,和第二防伪区域12的正面(具有第二防伪信息的表面,图2(a)中的上表面)所朝向的方向相同,因此可以一起采集。本实施例中,一个折叠式防伪标签对应于一个商品,从折叠式防伪标签中采集防伪信息时,准备呈现在同一个商品包装外部和内部的第一、第二防伪信息位于同一个平面上;这样只要一次采集,就能将同一个商品包装上内部、外部的防伪信息都采集到,提高了采集效率;并且采集时就可以建立好内、外部防伪信息的对应关系。在附着到商品上时,第一、第二防伪区域仍是相连的,通过折叠这一巧妙的方式,可以一次性完成在商品包装内外的附着,非常简单高效。折叠式防伪标签折叠时的情况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图2(b)和图2(c)所示的情况,折叠时,折叠式防伪标签中的所述第一防伪区域11、第二防伪区域12将位于不同平面上。图2(b)所示的情况中,将折叠式防伪标签对折,所述第一防伪区域11的背面和第二防伪区域12的背面相对,所述第一防伪区域11的正面所朝向的方向,和第二防伪区域12的正面所朝向的方向相差180度,比如图2(b)中,所述第一防伪区域11的正面朝左,第二防伪区域12的正面朝右。图2(b)中是从第一防伪区域11和第二防伪区域12之间的边界作为对折的中线,实际应用时不限于此,比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折叠式防伪标签的防伪方法,包括:从折叠式防伪标签中的第一防伪区域、第二防伪区域中分别采集第一防伪信息、第二防伪信息,并对应保存;其中,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的一个平面上包含相连的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和第二防伪区域,折叠时,所述第一防伪区域、第二防伪区域位于不同平面上;将折叠的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上,所述第一防伪区域朝向所述商品包装的外侧,所述第二防伪区域朝向所述商品包装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折叠式防伪标签的防伪方法,包括:从折叠式防伪标签中的第一防伪区域、第二防伪区域中分别采集第一防伪信息、第二防伪信息,并对应保存;其中,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的一个平面上包含相连的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和第二防伪区域,折叠时,所述第一防伪区域、第二防伪区域位于不同平面上;将折叠的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上,所述第一防伪区域朝向所述商品包装的外侧,所述第二防伪区域朝向所述商品包装的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折叠的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上包括:将所述第一防伪区域的背面粘贴在商品包装开口处的外侧;从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和所述第二防伪区域的连接处折叠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使所述第二防伪区域的背面粘贴在商品包装所述开口处的内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折叠的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上包括:从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和所述第二防伪区域的连接处折叠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将折叠后的折叠式防伪标签固定在至少部分区域透明的商品包装中,其中,所述第一防伪区域的正面朝向外侧且位于透明的区域中,所述第二防伪区域的正面朝向内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折叠的所述折叠式防伪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上包括:将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和所述第二防伪区域的连接处固定在商品包装的开口位置;商品包装封口后,所述第一防伪区域处于商品包装的外部,所述第二防伪区域处于商品包装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