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钎焊用的电流/电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65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电弧焊接工具,特别是电弧钎焊用的电流/电弧发生器,俗称焊枪,主要由开关、枪芯套管、枪芯套管绝缘套、焊针卡爪、枪簧、衔铁、滑杆、钢套、枪体、导电带等构成,其特征是枪簧形状为扁状立缠双绕形,采用合金弹簧铜材,替代现有的弹簧。解决了焊枪拉弧不稳、产生假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钢轨导线焊接,操作简单、焊接时间短、工作稳定可靠、焊点牢固、强度高、电阻小。(*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电弧焊接工具,即电弧钎焊用的电流/电弧发生器。电流/电弧发生器实际上是一个焊接的执行机构,因外形象一把“枪”而俗称焊枪。电弧钎焊是利用熔点比母材低的钎料和母材一同加热,在母材不熔化的情况下,钎料熔化并渗透及填充连接处的间隙,形成钎缝,从而得到牢固的结合。铁道钢轨接续线连接用的钢轨接续线焊接机中,焊枪是重要部件。现有的电流/电弧发生器(参见附图说明图1)是由开关1、后绝缘套2、前绝缘套3、枪芯套管4、枪芯套管绝缘套5、焊针卡爪6、磁环卡爪7、枪头螺母8、绝缘板9、枪簧10、衔铁11、滑杆12、标志环13、尾丝按钮14、导电销15、触点16、钢套17、枪体18、尾丝衔接器19、导电带20、触点绝缘座21和枪芯套管绝缘卡座22等构成。其工作过程首先将焊针插入到焊针卡座内,当按动开关时,接通低压电源(一般使用直流38伏),电流通过导电带流入枪芯套管、衔铁及枪簧组成的结合体,并产生一个足够的电磁场,吸引衔铁压缩弹簧后退至一定距离,焊针与焊件之间形成一定的拉弧距离,产生电弧,经过1.5~2秒的短暂时间,焊针尾丝被烧断,由于焊针尾丝被烧断,焊枪的电源回路被切断,电磁场消失,枪簧回复原状,将焊针前部熔融状态的焊料紧压在被焊的工件上,达到了焊接目的。现有的电流/电弧发生器存在着工作不稳定,连续焊接时容易出现故障,不拉弧或焊点不牢固,影响焊接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改进现有的电流/电弧发生器,解决拉弧不稳,产生假焊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分析产生拉弧不稳,产生假焊的根源,一是焊料,一是焊枪。焊枪存在的问题是枪簧,枪簧弹性不佳枪簧弹力过大,衔铁压缩弹簧后退不到位;枪簧弹力过小,衔铁压缩弹簧后退过多,得不到最佳的拉弧间隙,回弹后又缺少足够的压力,产生假焊或焊接不牢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从枪簧结构入手。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枪簧形状为扁状立缠双绕形(参见图2),采用合金弹簧铜材,替代现在使用的枪簧。枪簧10圈数为20~30圈范围。本实施例中枪簧圈数作成22圈。将现有的枪簧改为扁状立缠双绕形的枪簧并采用特殊材料是对现有电流/电弧发生器的改进。经试用效果极佳,可以连续作业,多达连续焊接200多个点,无有假焊现象。焊点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型号为0.508×7×27的接续线(189根)其直流电阻值范围在4.55~4.84×10-4Ω,二个焊点的电阻值范围是2.82~4.05×10-5Ω;抗拉强度为460MPa;最大破断载荷1777N;弯曲疲劳试验,经受200×106周次疲劳考验,未出现断裂。用本电流/电弧发生器焊接的接续线接头牢固可靠。本电流/电弧发生器适用于钢轨导线焊接,操作简单、焊接时间短、工作稳定可靠、焊点牢固、强度高、电阻小。附图1,电流/电弧发生器结构剖视示意图。附图2,电流/电弧发生器中枪簧示意图。权利要求1.一种电弧钎焊用的电流/电弧发生器,由开关1、后绝缘套2、前绝缘套3、枪芯套管4、枪芯套管绝缘套5、焊针卡爪6、磁环卡爪7、枪头螺母8、绝缘板9、枪簧10、衔铁11、滑杆12、标志环13、尾丝按钮14、导电销15、触点16、钢套17、枪体18、尾丝衔接器19、导电带20、触点绝缘座21和枪芯套管绝缘卡座22等构成,其特征在于枪簧形状为扁状立缠双绕形。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钎焊用的电流/电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枪簧10圈数为20~30圈范围。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电弧焊接工具,特别是电弧钎焊用的电流/电弧发生器,俗称焊枪,主要由开关、枪芯套管、枪芯套管绝缘套、焊针卡爪、枪簧、衔铁、滑杆、钢套、枪体、导电带等构成,其特征是枪簧形状为扁状立缠双绕形,采用合金弹簧铜材,替代现有的弹簧。解决了焊枪拉弧不稳、产生假焊的问题。本技术适用于钢轨导线焊接,操作简单、焊接时间短、工作稳定可靠、焊点牢固、强度高、电阻小。文档编号B23K3/00GK2210058SQ9422125公开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6日专利技术者张永安, 谢桂玲, 屈新生 申请人:北京正一机电技术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弧钎焊用的电流/电弧发生器,由开关1、后绝缘套2、前绝缘套3、枪芯套管4、枪芯套管绝缘套5、焊针卡爪6、磁环卡爪7、枪头螺母8、绝缘板9、枪簧10、衔铁11、滑杆12、标志环13、尾丝按钮14、导电销15、触点16、钢套17、枪体18、尾丝衔接器19、导电带20、触点绝缘座21和枪芯套管绝缘卡座22等构成,其特征在于枪簧形状为扁状立缠双绕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安谢桂玲屈新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正一机电技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