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变频直流电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635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8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恒压变频直流电弧发生器,包括控制电路模块、电压转换模块、一级升压模块、整流电路模块、二级升压模块、脉冲激励模块和分析间隙;分析间隙的电弧产生分为引弧和电弧激励两个过程;所述的电压转换模块将交流电压转换为激发电弧所需的稳定直流电压和控制电路所需的直流电压;一级升压模块采用现代PWM直流升压技术,经过高压整流堆和RC积分电路以反激励方式输出高压直流电,其输出平均值灵活可调;二级升压模块采用小电感量的脉冲升压模式,输出11‑15kV脉冲高电压,在分析间隙瞬间引发电弧;脉冲电弧激励模块由储能电容和二级升压模块的次级线圈电感构成,以LC谐振方式激励电弧并调整储能电容容量使得电弧达到合适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原子发射光谱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恒压变频直流电弧发生器装置。
技术介绍
原子发射光谱法作为一种相对比较古老的光谱分析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当前的原子光谱分析中仍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其中电弧激发原子发射光谱法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环境、生物和食品等常见的样品检测分析领域。此外,在溶液样品分析领域,电弧激发原子发射光谱法也被作为其样品光谱的引入方法而与其它分析仪器联用。对于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技术发展,激发电源的改进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普遍采用的是交流电弧发生器和直流电弧发生器。交流电弧发生器激发产生的原子发射光谱由交流电压直接激发,光谱强度随交流电压的高低而变化,稳定性较差,在元素分析中背景噪声较大,给元素分析造成了困难。直流电弧发生器以其装置简单、操作简便、低消耗及高灵敏度等特点,曾广泛应用于痕量元素的分析,但由于它所激发的原子发射光谱存在着可控性差、不稳定且自吸强的缺点,导致分析结果精密度差、基体效应严重及线性动态范围窄,限制了直流电弧发生器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领域的发展和应用。随着大功率高电压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及其控制技术的成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恒压变频直流电弧发生器,包括控制电路模块、电压转换模块、一级升压模块、整流电路模块、二级升压模块、脉冲电弧激励模块和分析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一级升压模块和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一级升压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的整流电路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的整流电路模块输出端和所述的二级升压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二级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分析间隙两端电极相连,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一级升压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的脉冲电弧激励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的分析间隙两端电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恒压变频直流电弧发生器,包括控制电路模块、电压转换模块、一级升压模块、整流电路模块、二级升压模块、脉冲电弧激励模块和分析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一级升压模块和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一级升压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的整流电路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的整流电路模块输出端和所述的二级升压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二级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分析间隙两端电极相连,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一级升压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的脉冲电弧激励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的分析间隙两端电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变频直流电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由SG3525芯片控制开关频率,并由MOSFET管激励升压变压器,产生的脉冲频率由SG3525芯片的5、6、7引脚之间的电阻R5、R6和电容C6值决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变频直流电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转换模块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激发电弧所需的150-200V连续可调整的稳定直流电压和控制电路模块所需的±12V定值直流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变频直流电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升压模块由第一级升压变压器T2组成,线圈绕数比为33∶900,变压器的磁芯规格为YU16型,初级线圈绕制33匝,采取副绕组输出电压反馈至输入电源来限制反激励电压值,反激励绕组也绕制33匝,输出绕组绕制800-900匝,变压器能够输出4.0-5.5KV的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变频直流电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电路模块由8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霁翔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以太航空保障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