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481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8:16
一种开关装置,包括:壳体、收纳于壳体中的组件(包含导电件、导通件、开关件与带动件)、以及盖设于该壳体上的盖体,该壳体的底部上具有两立板,以形成位于该底部中间处的容置空间,使该导电件的电极位于该容置空间相邻该两立板的一侧上方,并于该两立板外围的底部上设有多个井槽,又该开关件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该开关件的底端与该开关件的顶端的作动部之间具有对应该电极的接触垫,使该作动部与接触垫呈直线排列,所以该开关件受力摆动时不会偏移,并自动修正接触面,使该接触垫完全安稳接触该电极,而大幅减少该接触垫的电弧量,因而避免产生过大的火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尤指一种避免火灾发生的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电线走火导致火灾夺走生命的事件频频发生,而电线走火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开关的设计不良。目前开关装置中,仅重视负载量而设计跳电系统,却因盖体遮住内部而往往忽略电弧(Arc)火花因素。所谓的电弧火花因素是因当开启开关装置时容易产生电弧火花,而电弧火花中的微尘将沉积于该开关装置中,且因该微尘属不良的导体(但仍属导体),所以沉积大量的微尘将会导电而产生热,导致该些微尘容易因过热而引燃,使火势沿线路燃烧而造成电线走火。如图1及图1a所示,现有开关装置I通过于一壳体10内收纳一第一导电件11、一第二导电件12、一导通件13、一开关件14与一带动件15,再将一盖体16盖上。所述的壳体10具有一底部IOa与一开口 100,该底部IOa上具有一立板101,以于该立板101与壳体10内壁IOb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S,且于该立板101与内壁IOb下侧上分别具有一“V”字形沟槽102,而于该内壁IOb上侧上具有多个直线沟槽103以收集微尘。所述的第一导电件11设于该壳体10中,且具有延伸至该容置空间S相邻该内壁IOb的左侧的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相对的底部与开口,该底部上具有两立板,以于该两立板之间形成位于该底部中间处的容置空间,并于该两立板外围的底部上设有多个井槽;第一导电件,其设于该壳体中,且具有位于该容置空间相邻该两立板一侧上方的第一电极;导通件,其设于该容置空间中的底部上;开关件,其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开关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端接触该导通件,该第二端具有作动部,并于该第一端与该作动部之间具有对应该第一电极的第一接触垫;带动件,其连接该作动部,以带动该开关件摆动;以及盖体,其设于该壳体的开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7 TW 1001374871.一种开关装置,包括 壳体,其具有相对的底部与开口,该底部上具有两立板,以于该两立板之间形成位于该底部中间处的容置空间,并于该两立板外围的底部上设有多个井槽; 第一导电件,其设于该壳体中,且具有位于该容置空间相邻该两立板一侧上方的第一电极; 导通件,其设于该容置空间中的底部上; 开关件,其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开关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端接触该导通件,该第二端具有作动部,并于该第一端与该作动部之间具有对应该第一电极的第一接触垫; 带动件,其连接该作动部,以带动该开关件摆动;以及 盖体,其设于该壳体的开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立板上具有限制该开关件摆动的沟槽,且该沟槽朝该底部渐缩,且于沟槽底侧具有导正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件为片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件摆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博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