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弧隔离套的电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开关装置断开电路时,如果被断开电路的电流(电压)超过某一数值时(根据触头的材料不同,其值也不同),开关的触点之间就会产生电弧,电弧进入灭弧室内才能被快速熄灭,如果电弧不能及时进 入灭弧室,短路电流持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电弧释放出的能量将使电开关受到损坏而导致分断失败。所以为了提高电开关的分断能力,要求加快电弧进入灭弧室的速度。电开关装置一般包括产生电弧的触点区、电弧向灭弧室过渡流经的跑弧通道和分割熄灭电弧的灭弧室,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跑弧通道的宽度相对于灭弧室设置的很窄小,使得跑弧通道内的压强远大于灭弧室的压强,从而使电弧受到气吹,快速进入灭弧室。另一方面,由于电开关装置分断能力的提高,分断的短路电流或电压越来越高,分断过程中开关释放出更多的高温金属蒸气,如果直接排放在开关外部将会增加对外部空间的污染,严重时会造成开关母排之间的击穿,酿成事故。如果高温金属蒸气进入触头区或跑弧区,将会增加电弧背后击穿的风险。所以,高分断能力的电开关装置,需要加强对高温金属气体的消游离。再者,随着电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电弧隔离套的电开关装置,包括:外壳(1);设在外壳(1)内的由层叠的且相互间彼此分开的多个灭弧栅片(21)所构成的灭弧室(2);设在外壳(1)内的触头引弧机构(4),所述的触头引弧机构(4)包括静触头(45)、动触头(46)、上引弧板(43)和下引弧板(44),所述的静触头(45)固定在外壳(1)上,在静触头(45)上设置有静触点(41),所述的动触头(46)转动地安装在外壳(1)上,在动触头(46)上设置有动触点(42),动触点(42)与静触点(41)相对应,所述的上引弧板(43)的一端与静触头(45)连接,上引弧板(43)的另一端伸展至灭弧室(2)的顶部,所述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电弧隔离套的电开关装置,包括外壳(I);设在外壳(I)内的由层叠的且相互间彼此分开的多个灭弧栅片(21)所构成的灭弧室(2);设在外壳(I)内的触头引弧机构(4),所述的触头引弧机构(4)包括静触头(45)、动触头(46)、上引弧板(43)和下引弧板 (44),所述的静触头(45)固定在外壳(I)上,在静触头(45)上设置有静触点(41),所述的动触头(46)转动地安装在外壳(I)上,在动触头(46)上设置有动触点(42),动触点(42)与静触点(41)相对应,所述的上引弧板(43)的一端与静触头(45)连接,上引弧板(43)的另一端伸展至灭弧室(2)的顶部,所述的下引弧板(44)固定在外壳(I)上,位于动触头(46) 的下方,并伸展至灭弧室(2)的底部,在下引弧板(44)与上引弧板(43)之间形成有电弧跑道(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壳⑴内还设有一电弧隔离套(5),该电弧隔离套(5)由第一颊壁(51)、第二颊壁(52)和第三颊壁(53)围隔而成,其中所述的第一颊壁(51)与所述的第二颊壁(52)彼此呈面对面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所述下引弧板(44)插入的容置腔(57),所述容置腔(57)的上部开口处对应所述的上引弧板(43)、静触头(45)和动触头(46),所述容置腔(57)的下部处对应下引弧板(44),在下引弧板(44)的下方为第三颊壁(53),通过第三颊壁(53)将第一颊壁(51)和第二颊壁(52)连接为一体;在所述电弧隔离套(5)的外壁与所述外壳(I)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的灭弧室(2)相通的消游离室(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弧隔离套的电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I) 上还增设有第一挡板(14),所述的第一挡板(14)位于灭弧室(2)的后端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弧隔离套的电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I) 上还增设有第二挡板(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影,刘洪武,顾建青,王铖,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