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全景红外遥控发射头,其包括一红外光源和一锥体,锥体的外表面为红外线反射层,锥体的顶点与红外光源的中心正对设置;红外光源与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红外光源、锥体均安装在一透明壳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采用一个红外光源配以锥体就可以实现红外信号360°全景发射,从而降低了成本,以及减少了遥控器的体积、功耗、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遥控器的发射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用电器的红外遥控器,一般具有指向性,需要指向被控制的电器,而在有些时候,例如点读笔产品配置红外遥控模块时,因为点读笔的形状特点和使用特点,需要360度全景指向,这样就需要设置多组红外发射模块,以每组红外发射模块覆盖60度来算,全景控制就需要6组红外发射模块.这样既浪费了成本也增加了功耗,同时过多的模组占据了手持设备宝贵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景红外遥控发射头,其能解决成本高、体积大、功耗大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全景红外遥控发射头,其包括一红外光源和一锥体,锥体的外表面为红外线反射层,锥体的顶点与红外光源的中心正对设置,红外光源与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红外光源、锥体均安装在一透明壳体内。由于LED光源的光线的发射角度最大是60°,如果用普通的圆锥体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反射成全景后,虽然水平角度变成360°全景了,但上下角度只有30° 了。为了使得上下角度仍有60°,所述锥 体的外表面由曲线函数y=ctan(2^an-绕y轴旋转 X而得,以使红外光源辐射的第一红外线与第三红外线之间的夹角经锥体的外表面反射后放大2倍,其中,第一红外线为从红外光源出射后入射于锥体的顶点的光线,第三红外线为从红外光源出射后入射于锥体的侧面的底部外缘的光线;其中,a为红外光源在y轴上的位置,b为从红外光源出射的红外线经锥体的外表面反射后与X轴相交的位置。从数学领域可知,X轴与y轴构成χ-y坐标系。优选的,所述红外光源为红外LED灯珠。优选的,所述红外光源通过一安装座与透明壳体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仅采用一个红外光源配以锥体就可以实现红外信号360°全景发射,从而降低了成本,以及减少了遥控器的体积、功耗、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全景红外遥控发射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全景红外遥控发射头的红外信号发射示意图;图3为角度放大原理图。附图标记1、红外光源;2、锥体;3、透明壳体;4、安装座;100、第一红外线;200、第二红外线;300、第三红外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全景红外遥控发射头,其包括一红外光源I和一锥体2。所述锥体2的外表面由曲线函数Y=ctan(2 ■ tan '(^)) ■ x+b绕y轴旋转而得,其中, Xa为红外光源在I轴上的位置,b为从红外光源出射的红外线经锥体的外表面反射后与X轴相交的位置。锥体2的外表面为红外线反射层,锥体2的顶点与红外光源I的中心正对设置,以使红外光源I辐射的第一红外线100与第三红外线300之间的夹角经锥体2的外表面反射后放大2倍。红外光源I与一驱动电路(图未画出)电性连接;红外光源1、锥体2均安装在一透明壳体3内。所述锥体2的外表面包括顶点和侧面。为了进一步降低功耗,本实施例的红外光源I采用一红外LED灯珠。为了加强固定性,所述红外光源I通过一安装座4与透明壳体3连接。结合图2和图3所示,红外光源I向锥体2辐射红外信号,红外信号由多条红外线构成,为了便于说明,仅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三条,即第一红外线100、第二红外线200、第三红外线300。第一红外线100安排在J轴上。第一红外线100为从红外光源I (即S点)出射后入射于锥体的顶点(即A点)的光线,第二红外线200为从S点出射后入射在第一红外线100、第三红外线300与 锥体2的侧面的入射点之间(即B点)的光线,第三红外线300为从S点出射后入射于锥体2的底部外缘(即C点)的光线,详细请看图3的X-Y坐标系上的光路不意图。由锥体2的外表面的结构决定了,第一红外线100与第三红外线300之间的夹角经锥体2的外表面反射后放大2倍。也就是说,从红外光源I辐射的红外线(即入射线)满足函数y=tan Θ *x+a,其中,Θ为入射线与y轴之间的夹角,a为红外光源I在y轴上的位置;所述入射线经锥体2的外表面反射后的反射线满足函数y=ctan(2 · Θ ) · x+b,其中,b为反射线与X轴相交的位置(即D点)。下述数据均由具体的a、b值而定。第一红外线100与第三红外线300之间的夹角Z ASC为30°。第一红外线100经A点反射后,出射光线与X轴的夹角为30° ;第二红外线200经B点反射后,出射光线与X轴的夹角为0° ;第三红外线300经C点反射后,出射光线与X轴的夹角为30°。显然,经过反射后的第一红外线100与第三红外线300之间的夹角就为60。。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当驱动电路接收到遥控器的按键指令后,红外光源I作为点光源,向锥体2辐射红外信号,红外信号经锥体2的外表面反射出外界,形成全景360°红外信号区域。此外,上述经反射后的第二红外线200与X轴之间的夹角也不一定为0°,这需要根据第二红外线200在锥体2外表面上的入射点位置而定。此外,上述涉及到的具体角度数据,均可根据锥体外表面的具体结构参数而定,只要使红外光源辐射的第一红外线与第三红外线之间的夹角经锥体的外表面反射后放大2倍,即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景红外遥控发射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红外光源和一锥体,锥体的外表面为红外线反射层,锥体的顶点与红外光源的中心正对设置;红外光源与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红外光源、锥体均安装在一透明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全景红外遥控发射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红外光源和一锥体,锥体的外表面为红外线反射层,锥体的顶点与红外光源的中心正对设置;红外光源与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红外光源、锥体均安装在一透明壳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红外遥控发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的外表面由曲线函数>^Y=CTAN(2___''(_@))1+|)绕y轴旋转而得,以使红外光源辐射的第一红外线与第三红X外线之间的夹角经锥体的外表面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芬,吴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黄秀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