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红兵专利>正文

一种三维空间数据场可视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396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空间数据场可视化方法,包括:(a)数据生成;(b)数据的精炼与处理;(c)可视化映射;(d)将步骤(c)产生的几何图素和属性转化为可供显示的图像;(e)图像变换和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能充分发挥三维地震数据体的优势,使解释人员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分析数据体;采用多种控制方法雕刻、剥离数据体;通过调节透明度、设置光照方向,改善视觉效果,达到突出异常体,从而实现在真正的三维环境当中,观察、分析数据体的表面特征,透视其内部结构,客观地分析和判断地下地质体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勘探地球物理学家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出了 100种以上的地震属性,包括振幅类属性、频率类属性、相位类属性、波形类属性、构造类属性、AVO属性、谱分解属性等等,然后分析地震属性中包含的丰富信息,定性或是定量的描述地下地层地质特征。在地震属性研究中,有的地震属性,有明确的地质意义或物理意义;但是也有许多的地震属性,却没有明确的地质意义或物理意义。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地震属性与地下地质目标并非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地震属性存在异常指示,但不一定能找到相应的储层特征;有时地震属性又是构造、地层、岩性与油气等各种因素的一个综合反映。因此地震属性的应用研究具有复杂性、多解性和不确定性。面对地震属性的这些问题,目前普遍采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来解决。在井数据、岩石物理数据等资料的约束下,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将众多的地震属性进行分类、优选、优化和标定,最终获得一个综合的信息,可以更加可靠的反映地下地质特征。目前,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发展非常的快,一般常用的是神经网络聚类、主成分分量降维、粗糙集优选理论、模式识别等技术。对于这些常用的地震多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空间数据场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数据生成;(b)数据的精炼与处理;(c)可视化映射;(d)将步骤(c)产生的几何图素和属性转化为可供显示的图像;(e)图像变换和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空间数据场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数据生成; (b)数据的精炼与处理; (C)可视化映射; (d)将步骤(C)产生的几何图素和属性转化为可供显示的图像; (e)图像变换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空间数据场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具体过程为由计算机数值模拟或测量仪器产生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空间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陈红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