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了一种预测储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采集待测地区的地震数据以及待测地区的测井数据;(b)对测井数据进行频谱分析,以确定对储层敏感的储层敏感频率和对泥岩层敏感的泥岩层敏感频率;(c)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以获取频域地震数据;(d)从所述频域地震数据获取待测地区的特定地质层位处的与不同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e)将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与储层敏感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的强振幅区域的分布确定为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储层分布,并将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与泥岩层敏感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的强振幅区域的分布确定为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泥岩层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储层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鮞滩储层和生物礁储层是四川盆地的勘探热点。鮞滩储层是发育在三叠系 飞仙关组的鮞粒状滩相储层,礁储层是发育在二叠系长兴组的与生物礁相关的滩相储层。 由于礁滩储层具有埋藏深、较大非均质性、各向异性较强的特点,因此预测鮞滩储层和礁滩 储层的勘探风险大、成本高。除位于台缘区域附近的鮞滩储层与生物礁储层具有较好的物 性,能获得较高的产能外,台内礁滩储层受泥岩的影响,预测准确率较低。例如,在四川盆 地,对礁滩储层的量化预测还仅处在利用常规的叠后速度反演(波阻抗)和伽玛反演对储 层厚度进行预测,不能指示真正的礁滩开发有利区。因此,需要一种既能有效预测鮞滩储层 和礁滩储层,又能排除其它影响因素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方法包括(a)采 集待测地区的地震数据以及待测地区的测井数据;(b)对测井数据进行频谱分析,以确定 对储层敏感的储层敏感频率和对泥岩层敏感的泥岩层敏感频率;(C)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 行分频处理,以获取频域地震数据;(d)从所述频域地震数据获取待测地区的特定地质层 位处的与不同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e)将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与储层敏感频率对应 的分频振幅切片的强振幅区域的分布确定为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储层分布,并将所述特定 地质层位的与泥岩层敏感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的强振幅区域的分布确定为所述特定 地质层位的泥岩层分布。所述的方法还可包括在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之前,对所述地震数据 进行地震资料处理,其中,可在上述步骤(C)中对经过地震资料处理的地震数据进行分频 处理来获取待测地区的频域地震数据。所述地震资料处理可包括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动校正和静校正中的至少一 个。所述分频处理的步骤可包括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或小波变 换。在上述步骤(b)中对测井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的步骤可包括对测井数据中的声波 测井曲线和电阻率曲线进行广义S变换频谱分析。有益效果通过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能够有效预测礁滩储层,同时排除泥岩 对储层预测的影响,从而能够预测真正的储层发育区。附图说明通过下面对结合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附图进行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的流程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预测的三叠系飞仙关组鮞滩储层分布的示例;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预测的三叠系飞仙关组泥岩层分布的示例。以下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 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将理解,除非这里 确切地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所述术语 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被理想化或过于正式地解释。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的流程图。参照图1,在步骤101,首先需要采集待测地区的地震数据以及待测地区的测井数 据。具体地讲,通常为了获得某一地区的目的层储层分布情况,可在该地区进行地震勘探, 人工激发地震波,接收反射纵波信息,并通过对采集的地震信息进行处理解释来获得与不 同岩石的弹性或波阻抗差异有关的地震数据。同时,对于该区已有的钻井,利用井下仪器 沿井身测量地层的各物理参数,包括声波、密度、电阻率等参数,从而确定储层等地质层的 深度或厚度(例如,确定储层分布在地表以下多少米处)并获得相应的地球物理参数数据 (如储层的厚度、孔隙度等)。然而,通过测井的方式来获得地表下的地质分布情况(即,地 表以下不同地质层的深度或厚度)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并且还只是一孔 之见,不能查明待测地区的目的层的平面展布。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可通过在待测地区进行 地震勘探来获得该地区的地震数据,并基于通过测井获得的有效测井结果,使用在待测地 区采集的地震数据来预测整个待测地区的地质分布情况,尤其是目的层段的储层和泥岩层 的分布情况。以下将具体说明预测的方法。在步骤103,可通过对在步骤101中采集的测井数据进行频谱分析,从而确定对储 层敏感的储层敏感频率和对泥岩层敏感的泥岩层敏感频率。具体地讲,可对测井数据中的 声波测井曲线和电阻率曲线进行广义S变换频谱分析。然后,在频域中,可将井区中探测到 储层的地质层位的声波测井曲线和电阻率曲线的主频确定为对储层敏感的储层敏感频率。 此外,还可将井区中探测到泥岩层的地质层位的声波测井曲线和电阻率曲线的主频确定为 对泥岩层敏感的泥岩层敏感频率。应该理解,在某一井区的同一地质层位,相同岩性的电阻 率曲线与声波测井曲线的主频通常是一致的。当电阻率曲线与声波测井曲线的主频不一致 时,还可使用其他测井数据来确定对储层敏感的频率和对泥岩层敏感的频率,例如,还可使 用伽玛曲线或横波曲线来确定对储层敏感的频率和对泥岩层敏感的频率。此外,应该理解, 可在待测地区钻多个钻井,并通过对所述多个钻井的测井数据进行上述分析,以更准确地 确定对储层敏感的储层敏感频率和对泥岩层敏感的泥岩层敏感频率。此外,对测井数据进 行频谱分析的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因此为了简明,在此将不再进行详 细描述。然后,在步骤105,可对在该待测地区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以获取待测地区的频域地震数据。具体地讲,可对采集的待测地区的时域地震数据进行离散傅里叶变 换或小波变换,从而将时域的地震数据转换为频域地震数据。此外,在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 行分频处理之前,必须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地震资料处理(例如,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动 校正、静校正等中的至少一项处理),从而使得经过处理的地震数据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待测 地区的地质构造。在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地震资料处理之后,可对经过地震资料处理的 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来获取待测地区的频域地震数据,从而有利于获得更为准确的预测 结果。应该理解,对地震数据进行地震资料处理的方法以及对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的方 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因此为了简明,在此将不进行详细描述。此外,应该 理解,尽管以上描述中在步骤103之后执行步骤105,但步骤105也可在步骤103之前执行。接下来。在步骤107,可从待测地区的频域地震数据获取该待测地区的特定地质层 位处的与不同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所述分频振幅切片是指在特定频率下,待测地区 的特定地质层位的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分布。例如,假设在步骤105中获得了某一地区的 O-1OOHz的频域地震数据,则对于该地区的特定地质层位平面,可将O-1OOHz的频域地震数据中与该地质层位平面对应的lHz、2Hz.....99Hz和IOOHz的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分布情况分别确定为该地质层位平面的lHz、2Hz.....99Hz和IOOHz的分频振幅切片(图2和图3中示出分频振幅切片的示例,稍后将进行解释)。在步骤109,在待测地区的特定地质层位处(即,待测地区地表下的处于该特定地 质层位的平面),可将该特定地质层位的与储层敏感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的强振幅区 域的分布确定为该特定地质层位的储层分布,并将该特定地质层位的与泥岩层敏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测储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采集待测地区的地震数据以及待测地区的测井数据;(b)对测井数据进行频谱分析,以确定对储层敏感的储层敏感频率和对泥岩层敏感的泥岩层敏感频率;(c)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以获取频域地震数据;(d)从所述频域地震数据获取待测地区的特定地质层位处的与不同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e)将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与储层敏感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的强振幅区域的分布确定为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储层分布,并将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与泥岩层敏感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的强振幅区域的分布确定为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泥岩层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测储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采集待测地区的地震数据以及待测地区的测井数据;(b)对测井数据进行频谱分析,以确定对储层敏感的储层敏感频率和对泥岩层敏感的泥岩层敏感频率;(C)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以获取频域地震数据;(d)从所述频域地震数据获取待测地区的特定地质层位处的与不同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e)将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与储层敏感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的强振幅区域的分布确定为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储层分布,并将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与泥岩层敏感频率对应的分频振幅切片的强振幅区域的分布确定为所述特定地质层位的泥岩层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瑛,徐敏,王身建,王萍,彭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