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的新型连接机构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9261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5:43
一种应用于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的新型连接机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包括:在振动发生装置上固定连接第一磁性连接部;以及,提供与第一磁性连接部配合的第二磁性连接部,其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连接部的一端与振动发生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吸附于第二磁性连接部的一端面上,且可在该第二磁性连接部的一端面上自由移动,其中,所述第二磁性连接部的一端面为光滑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连接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成本低廉,性能稳定,能实现激振台与工作平台的刚性连接,并可为激振台与工作平台提供较大的相对位移幅度,进而提升振动测试系统的工作性能,适于在多种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境振动试验设备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属于振动试验

技术介绍
为了检测物品在实际振动环境中的性能,例如,车辆在颠簸地面行进、飞行设备在大气湍流中飞行或建筑物在地震环境的稳定性等,通常需要对物品进行振动测试。为了更为真实地模拟实际情况,目前一般是通过多轴向振动试验系统对物品进行振动测试。现有多轴向振动试验系统一般利用机械连接机构将多个单自由度激振台与振动台面固定连接形成,为避免各个单自由度激振台之间发生运动交叉耦合,主要是利用球形连接轴承作为机械连接机构,参阅图1,此类球形连接轴承01—般包括与激振台固定连接的一连接部011、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的另一连接部012以及一球体013,该两个连接部相互对接的一端均设有弧面结构,该球体置于该两个弧面结构之间,且球体与任一弧面结构之间均形成有油膜014。这种球形连接轴承往往存在如下缺陷,包括其一,因油膜固有的特性,使激振台与工作台面无法实现完全的刚性连接;其二,对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还会经常发生漏油等事故;其三,为激振台与工作平台提供的相对位移幅度偏小,且只能通过加大球形连接轴承规格的方式予以提升,但这又会导致激振台与工作平台的刚性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的新型连接机构,包括 第一磁性连接部,其与振动发生装置固定连接;以及, 与第一磁性连接部配合的第二磁性连接部,其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连接部的一端与振动发生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吸附于第二磁性连接部的一端面上,且可在该第二磁性连接部的一端面上自由移动,其中,所述第二磁性连接部的一端面为光滑平面。作为具体的应用方案之一,所述工作平台的底端面和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有一第二磁性连接部,该三个第二磁性连接部分别与三个独立的振动发生装置配合,该三个振动发生装置的施力方向分别与工作平台的底端面和相邻的两个侧面垂直。所述第一磁性连接部与振动发生装置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磁性连接部与工作平台一体设置。所述第一磁性连接部和/或第二磁性连接部采用电磁铁。所述振动发生装置包括激振台或电动振动台。一种应用于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的新型连接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磁性连接部,并将其与振动发生装置固定连接; 以及,提供与第一磁性连接部配合的第二磁性连接部,并将其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该新型连接方法可包括 将第一磁性连接部的一端与振动发生装置固定连接,并将第一磁性连接部的另一端垂直吸附于第二磁性连接部的一端面上,且使该第一磁性连接部的一端可在该第二磁性连接部的一端面上自由移动,其中,所述第二磁性连接部的一端面为光滑平面。作为具体的应用方案之一,该方法具体可包括 在工作平台的底端面和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一第二磁性连接部,且使该三个第二磁性连接部与第一磁性连接部配合的一端面分别平行于该工作平台的底端面和相邻的两个侧面; 以及,将该三个第二磁性连接部分别与三个独立的振动发生装置配合,并且该三个振动发生装置的施力方向分别与工作平台的底端面和相邻的两个侧面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至少在于该新型连接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成本低廉,性能稳定,能实现激振台与工作平台的刚性连接,并可为激振台与工作平台提供较大的相对位移幅度,进而提升振动测试系统的工作性能;以及,该新型连接方法易于实施,适于在多种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中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球形连接轴承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连接机构的俯视 图3是应用图2所示新型连接机构的一种三轴向振动测试系统的主视 附图标记说明01-球形连接轴承、011-球形连接轴承的一连接部、012-球形连接轴承的另一连接部、013-球体、014-油膜、1-新型连接机构、11-第一磁性连接部、12-第二磁性连接部、2-振动发生装置、3-工作平台。具体实施例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案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新型连接机构,其可应用于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之中。该新型连接机构可以包括与振动发生装置2固定连接的第一磁性连接部11,以及与第一磁性连接部11配合的第二磁性连接部12,所述第二磁性连接部12与工作平台3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参阅图2,在该新型连接机构I中,所述第一磁性连接部11的一端与振动发生装置2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吸附于第二磁性连接部12的一端面上,且可在该第二磁性连接部12的一端面上自由移动(参阅图中的箭头b所示方向,箭头a所示系振动发生装置施力方向),其中,所述第二磁性连接部12的一端面为光滑平面。优选的,所述第一磁性连接部11可与振动发生装置2同轴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磁性连接部可12与工作平台3 —体设置。前述第一磁性连接部11和/或第二磁性连接部12可采用电磁铁,以使第一磁性连接部11和/或第二磁性连接部12的磁场强度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而方便的调整。所述振动发生装置2可包括激振台或电动振动台,但亦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振动试验设备。作为具体的应用方案之一,参阅图3,所述工作平台3的底端面和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有一第二磁性连接部12,该三个第二磁性连接部分12别与三个独立的振动发生装置2配合,该三个振动发生装置2的施力方向分别与工作平台3的底端面和相邻的两个侧面垂直。相应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案专利技术人提供的新型连接方法可以包括 提供第一磁性连接部11,并将其与振动发生装置2固定连接; 以及,提供与第一磁性连接部11配合的第二磁性连接部12,并将其与工作平台3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该新型连接方法可包括 将第一磁性连接部11的一端与振动发生装置2固定连接,并将第一磁性连接部11的另一端垂直吸附于第二磁性连接部12的一端面上,且使该第一磁性连接部11的一端可在该第二磁性连接部12的一端面上自由移动,其中,所述第二磁性连接部12的一端面为光滑平面。特别是,所述第二磁性连接部12的一端面系与工作平台3的相应一端面或一侧面平行设置,或与工作平台3的相应一端面或一侧面重合。作为具体的应用方案之一,该方法具体可包括 在工作平台3的底端面和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一第二磁性连接部12,且使该三个第二磁性连接部12与第一磁性连接部11配合的一端面分别平行于该工作平台3的底端面和相邻的两个侧面; 以及,将该三个第二磁性连接部12分别与三个独立的振动发生装置2配合,并且该三个振动发生装置2的施力方向分别与工作平台3的底端面和相邻的两个侧面垂直。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连接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成本低廉,性能稳定,能实现激振台与工作平台3的刚性连接,并可为激振台与工作平台3提供较大的相对位移幅度,进而提升振动测试系统的工作性能,适于在多种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中应用。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改,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的新型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性连接部,其与振动发生装置固定连接;以及,与第一磁性连接部配合的第二磁性连接部,其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的新型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性连接部,其与振动发生装置固定连接;以及,与第一磁性连接部配合的第二磁性连接部,其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的新型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连接部的一端与振动发生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垂直吸附于第二磁性连接部的一端面上,且可在该第二磁性连接部的一端面上自由移动,其中,所述第二磁性连接部的一端面为光滑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的新型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平台的底端面和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有一第二磁性连接部,该三个第二磁性连接部分别与三个独立的振动发生装置配合,该三个振动发生装置的施力方向分别与工作平台的底端面和相邻的两个侧面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的新型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连接部与振动发生装置同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的新型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磁性连接部与工作平台一体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多轴向振动测试系统的新型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连接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长菱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