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煤气双蓄热燃烧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烧器
,具体的为一种空气煤气双蓄热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双蓄热燃烧技术可以把空气和煤气都预热到1000°C以上,产生较高的理论燃烧温 度,从而实现低热值气体燃料在高温炉窑等热工设备上的直接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还能 把排烟温度降低到150°c以下,实现烟气余热的极限回收,显著提高燃料利用率。因此双蓄 热燃烧技术在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加工等行业有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在双蓄热燃烧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双蓄热燃烧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1、当双蓄热燃烧装置水平安装时,在交替进行的燃烧和排烟状态下,设置在蓄热箱体 内的蓄热体不断改变高温状态和低温状态,高铝材质的蓄热体受热震影响,会出现收缩或 局部破损的情况,使得蓄热体下沉或变碎后被气流抽走,在箱体上部形成较大的间隙,由于 间隙处的气流阻力最小,高温烟气流易于经过缝隙流出,形成气流短路,高温气流的热量无 法被充分有效吸收,造成排烟温度高,低温气流也容易经间隙流入,低温气流没有充分吸收 蓄热体的热量,造成预热温度低,无法达到炉膛要求的燃烧温度,而且流入的气体比流出的 气体多,造成炉膛压力高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煤气双蓄热燃烧装置,包括空气蓄热箱体和煤气蓄热箱体,所述空气蓄热箱体上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喷口砖,所述煤气蓄热箱体上设有煤气入口和煤气喷口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蓄热箱体内设有至少两段空气蓄热腔,且相邻两段空气蓄热腔中,靠近所述空气入口一侧的空气蓄热腔的腔顶高于/低于靠近所述空气喷口砖一侧的空气蓄热腔的腔顶,且每一段所述空气蓄热腔内均设有蓄热体;所述煤气蓄热箱体内设有至少两段煤气蓄热腔,且相邻两段煤气蓄热腔中,靠近所述煤气入口一侧的煤气蓄热腔的腔顶高于/低于靠近所述煤气喷口砖一侧的煤气蓄热腔的腔顶,且每一段所述煤气蓄热腔内均设有蓄热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煤气双蓄热燃烧装置,包括空气蓄热箱体和煤气蓄热箱体,所述空气蓄热箱体上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喷口砖,所述煤气蓄热箱体上设有煤气入口和煤气喷口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蓄热箱体内设有至少两段空气蓄热腔,且相邻两段空气蓄热腔中,靠近所述空气入口一侧的空气蓄热腔的腔顶高于/低于靠近所述空气喷口砖一侧的空气蓄热腔的腔顶,且每一段所述空气蓄热腔内均设有蓄热体; 所述煤气蓄热箱体内设有至少两段煤气蓄热腔,且相邻两段煤气蓄热腔中,靠近所述煤气入口一侧的煤气蓄热腔的腔顶高于/低于靠近所述煤气喷口砖一侧的煤气蓄热腔的腔顶,且每一段所述煤气蓄热腔内均设有蓄热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煤气双蓄热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口砖上设有至少一组空气喷口组;所述煤气喷口砖上设有至少一组煤气喷口组,每一组所述空气喷口组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喷口,每一组所述煤气喷口组包括至少一个煤气喷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煤气双蓄热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空气喷口组包括至少两个轴线相互平行的空气喷口,每一组所述煤气喷口组包括至少两个轴线相互平行的煤气喷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煤气双蓄热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喷口砖上设有至少两组空气喷口组,且相邻两组空气喷口组中,远离所述煤气蓄热箱体一侧的空气喷口组的空气喷口的轴线与所述空气蓄热箱体轴线的夹角小于靠近所述煤气蓄热箱体一侧的空气喷口组的空气喷口的轴线与所述空气蓄热箱体轴线的夹角;和/或, 所述煤气喷口砖上设有至少两组煤气喷口组,且相邻两组煤气喷口组中,远离所述空气蓄热箱体一侧的煤气喷口组的煤气喷口的轴线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婉,张道明,雍海泉,程奇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迪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