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同时实施指示灯功能和近光灯功能的汽车灯具,包括:照射光的第一光源部;透射光的透镜部;将所述第一光源部照射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部的反射镜;一侧连接于所述透镜部且引导照射的光的光导管;配置于所述光导管的另一侧并将光照射到所述光导管的第二光源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灯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灯具,具体是可以作为多功能灯使用的汽车灯具。
技术介绍
一般车辆都具备灯具,灯具是可以发挥照明功能使行车人在夜间行车时看清行驶方向的事物,也可以向其它车辆或路人告知自己车辆的行驶状态。Headlamp又称前照灯,是照亮车辆前方行驶道路的照明灯,其亮度需照射到前方100米以内的道路障碍物。对于前照灯的规格,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标准,尤其,对于前照灯的照射方向,根据右行(左侧行驶)还是左行(右侧行驶)做出了不同的设定。汽车前照灯一般包括用于查看对象物体的具有照明功能的远光灯和具有近光功能的灯,以及用于向其它车辆或者路人告知自己车辆行驶状态的具有指示功能的灯。所述汽车前照灯根据法规上的光分布范围形成不同的结构。前照灯是将灯泡(Bulb)作为光源使用,但灯泡使用寿命短,抗冲击性弱,因此目前已开始使用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或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作为光源。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通过一个透镜部和光导管形成近距离大宽幅和实施指示功能的汽车灯具。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并不限于以上提及的课题,从下面的叙述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未提及的其它课题。技术方案为解决所述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列的汽车灯具,包括:第一光源部,照射光;透镜部,透射光;反射镜,将在所述第一光源部照射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部;光导管,一侧连接于所述透镜部并引导照射的光;第二光源部,配置于所述光导管的另一侧并向所述光导管照射光。其它实施例详见说明和附图。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灯具具有以下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效果。第一、透镜部可以由多种形状形成,满足客户的不同设计需求。第二、不需安装独立的指示灯也可以实施指示功能。第三、不需使用指示灯从而减轻重量。第四、不需使用指示灯从而节省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并不限于以上提及的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权利要求范围中清楚地了解到其它未提及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灯具斜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灯具侧剖面图;图3是图2虚线区的放大图示;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灯具正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灯具第一光源部的出光结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灯具第二光源部的出光结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汽车灯具110:第一光源部120:透镜部130:光导管131:前方侧面132:凹槽部140:反射镜150:第二光源部160: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说明书中的同一个参照符号指的是同一个构件。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汽车灯具100的说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详细进行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灯具斜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灯具侧剖面图。图3是图2虚线区的放大图示。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灯具正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灯具第一光源部的出光结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灯具第二光源部的出光结构剖面图。参照图1至图6,依照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灯具100安装于汽车前方的下侧。汽车灯具100包括:将光照射到反射镜140的第一光源部110;使光透射到车辆前方的透镜部120;将在第一光源部110照射的光反射到透镜侧的反射镜140、一侧与透镜部120连接并引导在第二光源部150照射的光的光导管130;配置于光导管130的另一侧向所述光导管130照射光的第二光源部150;在反射到反射镜140的光的焦点上配置的挡板160。第一光源部110配置于反射镜140的下侧照射光。但,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配置于反射镜140的前方也可以照射光。第一光源部110是由LED(LED:LightEmittingDiod)构成,但优选的是由OLED构成。但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源部110的光源可以使用各种灯如卤素灯和氙气灯(HID)等。第一光源部110的下侧连接向LED光源输入电源的驱动部170。LED光源是可以根据驱动部170输入的电流或者电压的大小调节光的强度。而且驱动部170的下侧装配向外散热的散热片。透镜部120配置于汽车灯具100的前方。透镜部120是折射或扩散透射从反射镜140反射的光。透镜部120是由非球面透镜构成,上侧和下侧连接光导管130。从前方看,透镜部120和光导管130的形状类似十字形。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透镜部120和光导管部可以形成多种非球面形状如“X”字、“I”字等。透镜部120向水平方向面形成圆形,从而扩大汽车灯具100向外部照射的光的宽幅。透镜部120由玻璃或者塑料构成,透镜部120材料不同,照射到透镜部120的光的临界角等也随之出现变化。因此优选的是按照透镜部120、反射镜140等结构选用合适的材料。透镜部120连接于向上侧和下侧引光的光导管130的一侧。而且,透镜部120和光导管130可以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光导管130是一侧连接于透镜部120,引导在第二光源部150照射的光。光导管130由多个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分别连接于透镜部120的上侧和下侧。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光导管130可以分别连接于透镜部120的左侧和右侧,或者只连接于一侧也可以形成。光导管130可以采用玻璃或者塑料材料形成,优选的是采用与透镜部120同样的材料注塑成型。光导管130在与透镜部120连接一侧的另一侧配置第二光源部150。本实施例中第二光源部150配置于与光导管130和透镜部120连接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光导管130的前方侧面131形成得光滑而弯曲,从而使照射的光全反射,光导管130的后方侧面形成凹槽部132,将全反射的光反射到前方。在第二光源部150照射的光是在光导管130的前方侧面131全反射,并沿着光导管130被引射,全反射的光是通过在光导管的后方侧面形成的凹槽部132反射到前方。光导管130是由折射率大于外部的材料形成,因此在内部引起光的全反射。随之,第二光源部150的光照射的入射角比临界角更大。光导管130是通过光的全反射而毫无损失地将光引至透镜部120。第二光源部150配置于光导管130的另一侧,向光导管130照射光。第二光源部150是光的入射角比临界角更大地照射而在光导管130的内部引起光的全反射。第二光源部150如第一光源部110,可以由LED光源形成。但,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光源部150的光源可以使用卤素灯和氙气灯(HID)等多种灯。第二光源部150由多个形成而与光导管130的数量相对应。本实施例中,共有两个,分别配置于透镜部120的上侧和下侧。第二光源部150是从驱动部170输入电源而照射光,可以根据从驱动部170输入的电流或者电压大小调节光的强度。第一光源部110和第二光源部150使用的LED(LED:LightEmi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灯具,包括:第一光源部,照射光;透镜部,透射光;反射镜,将在所述第一光源部照射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部;光导管,一侧连接于所述透镜部并引导照射的光;第二光源部,配置于所述光导管的另一侧并向所述光导管照射光。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2 KR 10-2011-01042351.一种汽车灯具,包括:第一光源部,照射光;透镜部,透射光;反射镜,将在所述第一光源部照射的光反射到所述透镜部;光导管,一侧连接于所述透镜部并引导照射的光;第二光源部,配置于所述光导管的另一侧并向所述光导管照射光;所述光导管的前方侧面弯曲形成,以便在所述第二光源部照射的光全反射;所述光导管的后方侧面形成凹槽部而将所述全反射的光反射到前方;所述透镜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泓锡,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