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该支架前盖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一磁体容置槽用于容置磁体,磁体容置槽的底部中间部分留有止挡壁,于该止挡壁的两侧为镂空部,磁体容置槽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在与槽底部靠近的两边缘处突起各形成一柱状块;该磁体由磁铁以及吸附于该磁铁两侧壁的一对导磁钢片构成,每一导磁钢片的前端分别插在镂空部内,一柱状挠性元件平行于该柱状块而垫置于每一柱状块与对应一侧的每一导磁钢片的后端延伸壁之间,该对导磁钢片的后端以及该磁铁的后端均与该磁体容置槽的槽口齐平,一前盖盖板盖于该槽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导磁钢片通过挠性元件使其与电子装置上的钢片始终成90度正对,使其配合磁力最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便捷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架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手持车载两用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诸如导航仪等,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由磁铁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本体与支架固定,并且大多是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本体和车载支架上各镶嵌一片磁铁,当便携式电子装置本体上的卡口卡入支架上后,便携式电子装置本体上的磁铁与车载支架上的磁铁吸附在一起,使其固定。因为磁铁的特性,当电子装置本体上的磁铁的S极与支架磁铁的N极不是呈90度正对时,磁力将变小许多。因磁铁是后组装在电子装置及支架上的,因此不可避免有加工误差以及组装误差,当两者磁铁无法正对时,磁力变小,因此这样的磁力吸附支架无法保证量产质量,特别是受到震动时,吸附在支架上的电子装置会倾斜甚至脱离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使得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上设置的吸附磁体的元件与该支架上的磁体总是呈90度正对,使其配合磁力最大,即使在受到较大的震动时,该电子装置也能牢固地吸附在该支架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上设置有吸附磁体的元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包括具有磁体的支架前盖以及与外部设备相固定的支架后盖,其中,该支架前盖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一磁体容置槽用于容置该磁体,该磁体容置槽的底部中间部分留有止挡壁,于该止挡壁的两侧为镂空部,该磁体容置槽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在与该磁体容置槽的底部靠近的两边缘处突起各形成一柱状块;该磁体由一磁铁以及吸附于该磁铁两侧壁的一对导磁钢片构成,每一该导磁钢片的前端分别插在该镂空部内,一柱状挠性元件平行于该柱状块而垫置于每一该柱状块与对应一侧的每一该导磁钢 片的后端延伸壁之间,该对导磁钢片的后端以及该磁铁的后端均与该磁体容置槽的槽口齐平,以及一前盖盖板盖于该槽口处。优选地,该柱状挠性元件的两底面各自与吸附该磁铁两侧壁的该导磁钢片的表面相对的另外两表面齐平。优选地,该柱状挠性元件被该柱状块、该导磁钢片的后端延伸壁、该导磁钢片的侧壁以及该容置槽内侧壁共同止挡而固定。优选地,该支架前盖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卡扣用于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底部的一卡槽卡合连接。优选地,该磁体容置槽槽口四周边缘设置有若干热熔柱,这些热熔柱插在该前盖盖板上的若干孔内而使得该前盖盖板熔合固定在该支架前盖上。优选地,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上设置的吸附磁体的元件为一钢片。优选地,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可为导航仪、影音播放装置、个人数字助理以及移动电话。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可以达到以下功效对组装要求不高,无论电子装置上的钢片组装是否倾斜,是否有加工误差,支架上的导磁钢片都能通过挠性元件使其与电子装置上的钢片成90度正对,使其配合磁力最大;在使用过程或者震动测试中,支架上的导磁钢片通过挠性元件可以微动以调整从而使得配合磁力一直保持最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一导磁钢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的优选实施例的支架前盖的结构图。图6为图5所示支架前盖的背面结构图。图中,1.便携式电子装置,2.支架,4.柱状挠性元件,11.钢片,21.支架前盖,22.支架后盖,23.前盖盖板,31.导磁钢片,32.磁铁,211.磁体容置槽,212.止挡壁,213.镂空部,214.柱状块,215.热熔柱,216.卡扣,221.外部连接结构,231.孔,311.侧壁,312.后端延伸壁,313.导磁钢片的前端。具体实施方式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磁力吸附支架2用于吸附支撑一手持及车载两用的便携式电子装置I,该电子装置本体I上嵌有一钢片11,该磁力吸附支架2主要由支架前盖21和支架后盖22构成,该支架前盖21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一^^扣216用于当便携式电子装置I被放置到磁力吸附支架2上时卡入该电子装置I底部设置的卡槽(图中未标示)内。支架前盖21的侧壁上方中央位置处开设有一磁体容置槽211,该磁体容置槽211的槽底部为中间部位留有一止挡壁212,在该止挡壁212的两侧的槽底作镂空处理形成被该止挡壁212隔开的两镂空部213,磁体容置槽211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在与该磁体容置槽的底部靠近的两边缘处突起各形成一柱状块214。值得一提的是,钢片11可以用胶粘或热熔或模具嵌件(mold insert)的方式设置在电子装置I的后盖上。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磁体由一磁铁32以及吸附于该磁铁两侧壁的一对导磁钢片构成,图3绘出了其中一导磁钢片31的结构图,该导磁钢片31具有两侧壁311、后端延伸壁312,该侧壁311与该后段延伸壁312相邻且相互垂直。磁体容置槽211内除了容置磁体外,还在磁体与柱状块214之间垫有一柱状挠性元件4,即,柱状挠性元件4平行于柱状块214而垫置于柱状块214与导磁钢片31的后端延伸壁312之间,图4中不仅绘示了导磁钢片31和磁铁32吸附在一起构成磁体的形态,同时也给出柱状挠性元件4与该磁体的位置关系,即该柱状挠性元件4的上底面与位于磁铁32上方的一导磁钢片31的上表面齐平,而其下底面与位于磁铁32下方的另一导磁钢片31的下表面齐平,并且该柱状挠性元件4的侧壁被导磁钢片31的后端延伸壁312、导磁钢片的侧壁311所止挡。图5和图6绘出了磁体组装在磁体容置槽211内的结构示意图,磁体放置到该磁体容置槽211内时,磁铁32前端面受到止挡壁212的止挡,凸出于该磁铁32前端面的该每一导磁钢片31的前端313分别插入镂空部213内以与便携式电子装置I内的钢片11相接触而吸附,柱状挠性元件4平行于该柱状块214而垫置于每一该柱状块214与对应一侧的每一该导磁钢片31的后端延伸壁312之间,并且同时受到柱状块214、导磁钢片31的后端延伸壁312、导磁钢片的侧壁311以及磁体容置槽211的内侧壁共同止挡而固定,每一导磁钢片31的后端以及该磁铁32的后端均与该磁体容置槽211的槽口齐平,槽口四周设置有若干热熔住215用于与前盖盖板23上的对应的孔231通过热熔方式固定连接,通过前盖盖板23使得磁体和柱状挠性元件4得以固定在磁体容置槽211内而不会从槽口退出。该支架前盖21和支架后盖22通过卡勾卡合或螺丝锁合或超音波热熔的方式组合固定在一起从而构成完整的磁体吸附支架2,值得一提的是,支架后盖22上的外部连接结构221用于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值得一提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柱状挠性元件4由挠性材料制成,所说的挠性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这种挠性元件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形变,因此,即使嵌在电子装置I本体上的钢片11表面不平整或者倾斜安装致使钢片11未与导磁钢片呈90度正对,又或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车体震动,在以上情况下,由于磁力吸附支架2内设置了柱状挠性元件4,使得以磁力吸附方式进行连接的导磁钢片31与磁铁32之间、导磁钢片31与钢片11之间既有约束或传递动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上设置有吸附磁体的元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包括具有磁体的支架前盖以及与外部设备相固定的支架后盖,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前盖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一磁体容置槽用于容置该磁体,该磁体容置槽的底部中间部分留有止挡壁,于该止挡壁的两侧为镂空部,该磁体容置槽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在与该磁体容置槽的底部靠近的两边缘处突起各形成一柱状块;该磁体由一磁铁以及吸附于该磁铁两侧壁的一对导磁钢片构成,每一该导磁钢片的前端分别插在该镂空部内,一柱状挠性元件平行于该柱状块而垫置于每一该柱状块与对应一侧的每一该导磁钢片的后端延伸壁之间,该对导磁钢片的后端以及该磁铁的后端均与该磁体容置槽的槽口齐平,以及一前盖盖板盖于该槽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上设置有吸附磁体的元件,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包括具有磁体的支架前盖以及与外部设备相固定的支架后盖,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前盖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一磁体容置槽用于容置该磁体,该磁体容置槽的底部中间部分留有止挡壁,于该止挡壁的两侧为镂空部,该磁体容置槽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在与该磁体容置槽的底部靠近的两边缘处突起各形成一柱状块;该磁体由一磁铁以及吸附于该磁铁两侧壁的一对导磁钢片构成,每一该导磁钢片的前端分别插在该镂空部内,一柱状挠性元件平行于该柱状块而垫置于每一该柱状块与对应一侧的每一该导磁钢片的后端延伸壁之间,该对导磁钢片的后端以及该磁铁的后端均与该磁体容置槽的槽口齐平,以及一前盖盖板盖于该槽口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磁力吸附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柱状挠性元件的两底面各自与吸附该磁铁两侧壁的该导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佑俊,孟方毅,钱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研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