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5~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1201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屋面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5~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块多次浇筑、分层多遍振捣、控制振捣时间以及后序的整形和养护步骤,改善混凝土浇筑时的滑移及振捣不密实现象,获得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减少了模板的使用量,避免了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的交叉施工,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工序简便,减少了人工和周转材料的消耗,提高了施工速度。2)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施工质量,有力地保证了坡屋面混凝土的密实度、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尤其对于坡度为25~40°的坡屋面混凝土的施工效果更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屋面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5 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坡屋面住宅既能美化城市环境、丰富建筑立面,又能抗渗防漏、隔热保温、改善顶层居住环境、提高空间利用率,因适应日益增长的住宅建设市场的需求,在我国新建住宅中得到了大量运用。按照传统的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一是采用平板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进行支模和浇筑,二是采用双模板支模工艺。平板混凝土施工方法存在的不足是坡度原因导致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滑移和离析现象,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及上表面抹实压光上都存在操作上的困难,难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外形、厚度的精确度,极易造成坡屋面混凝土的质量缺陷;双模板支模工艺存在的不足是一方面需要消耗双倍的模板,另一方面为满足振捣和排气的需要,上层模板不能一次全部安装完毕,需要边安装、边浇筑、不仅工序复杂,参与操作的人员数量也较多。此外,根据实践经验,双模板支模工艺更加适合大坡度的混凝土施工,如果坡度不够大,气泡排除会比较困难,容易导致气泡聚集在上层模板的内表面,使拆模后的混凝土上表面外观质量较差,既不经济,也不会取得良好效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坡度不大,按照平板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施工比较适合;如果坡度较大,采用双模板支模工艺更加适合。住宅坡屋顶的倾斜度一般不宜小于15°,且不宜大于85°,在20 45°范围较为理想。这种坡度范围,无论采用哪种传统的施工方法,都会更加突出该方法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5 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简便工序,解决混凝土浇筑时存在的滑移和振捣不密实等问题,避免模板安装和浇筑的交叉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25 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通过分块多次浇筑、分层多遍振捣、控制振捣时间以及后序的整形和养护步骤,改善混凝土浇筑时的滑移及振捣不密实现象,获得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I)划分浇筑区域并进行编号,在支设好的底面模板上沿屋面坡度方向在屋檐线到屋脊线之间画出水平分界线,在水平分界线的垂直方向上画坡向分界线,通过屋檐线、屋脊线、水平分界线和坡向分界线将坡屋面划分成多个浇筑区域,并对这些浇筑区域进行编号;2)安装坡屋面混凝土的钢筋网,在各浇筑区域之间设置快易收口网,使钢筋穿过快易收口网的网眼,并将快易收口网和钢筋网交叉处用铁线绑扎牢固;3)按顺序向各浇筑区域内浇筑混凝土,浇筑顺序的确定原则为首先,相邻浇筑区域的浇筑顺序应遵循三条原则①按照“先低后高”的原则,先浇筑下部某浇筑区域的混凝土,再浇筑其相邻的两侧或上部浇筑区域的混凝土;②以不出现冷缝为前提,从几个不同区域同时浇筑,逐渐汇合并最终完成整个坡屋面混凝土的浇筑过程;③制定浇筑顺序时,应给后续的振捣、收灰、抹压工序留出足够的工作面;其次,同一浇筑区域浇筑时,应本着“先梁后板、先边后坡、由低至高”的原则,先浇筑边梁的混凝土,再由低至高浇筑坡梁的混凝土,最后浇筑板的混凝土;浇筑板的混凝土时,沿着该区域的水平分界线的走向下灰,并按照Z字形走向逐渐从该区域的低处向高处烧筑;4)第一次振捣,各区域的浇筑和混凝土的第一次振捣可交叉进行,各区域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棒应垂直于模板面插入,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明显下沉,不再有气泡和泌水冒出为度;5)收灰并补浇混凝土,振捣期间,应设专人用铁锹配合收灰,将滑下来的多余混凝土撮到上方混凝土不足的部位;第一次振捣后如果混凝土量不够,应进行补充浇筑;6)进行第二次振捣,振捣顺序及振捣方式和第一次振捣相同,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要比第一次振捣面深至少50mm ;7)当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并基本振捣密实后,用铁锹进行拍打和整形,确保混凝土的厚度和外形符合设计要求;8)在坡屋面混凝土初凝前抹压18mm 20mm厚的防水砂浆,进行防水砂浆找平层的施工,操作步骤如下①防水砂浆找平层施工时,用杠尺配合找型和找平,然后用砂抹子搓平,再用铁抹子压第一遍,以压光后表面不出现水纹为宜;②根据防水砂浆找平层的面积和屋面外形,对防水砂浆找平层表面进行分格,分格宽度不大于6m ;③当防水砂浆找平层开始初凝时,开始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压实、压光,不得漏压;待到防水砂浆找平层终凝前,再用铁抹子压第三遍;9)施工结束后及时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养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通过分块多次浇筑、分层多遍振捣、控制振捣时间等手段,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滑移、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等问题,减少了模板的使用量,避免了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的交叉施工,即降低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工序简便,减少了人工和周转材料的消耗,提高了施工速度。2)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施工质量,有力地保证了坡屋面混凝土的密实度、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尤其对于坡度为25 40°的坡屋面混凝土的施工效果更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坡屋面浇筑区域划分及编号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剖面图3是图1中沿B-B线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浇注板结构混凝土的Z字形浇筑方向示意图。图中1_底面模板 2-屋檐线 3-屋脊线 4-水平分界线 5-坡向分界线6-快易收口网7-钢筋网8-边梁9-坡梁10-板11-防水砂浆找平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至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25 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示意图,通过分块多次浇筑、分层多遍振捣、控制振捣时间以及后序的整形和养护步骤,改善混凝土浇筑时的滑移及振捣不密实现象,获得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I)划分浇筑区域并进行编号。在支设好的底面模板I上沿屋面坡度方向在从屋檐线2到屋脊线3之间画出水平分界线4,在水平分界线4的垂直方向上画坡向分界线5,间距不宜超过2m,通过屋檐线2、屋脊线3、水平分界线4和坡向分界线5将坡屋面划分成多个浇筑区域,并对这些浇筑区域进行编号,分别为la、2a、3a……;lb、2b、3b……;2)安装坡屋面混凝土的钢筋网7。安装时应确保钢筋位置准确,安装牢固,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致被踩倒或移位。在各浇筑区域之间设置快易收口网6,用以拦截各区域之间的混凝土,使钢筋穿过快易收口网的网眼,并将快易收口网和钢筋网交叉处用22#铁线绑扎牢固,确保其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不出现位移和过大的变形;3)如图4,按顺序向各浇筑区域内浇筑混凝土。浇筑顺序的确定原则为首先,相邻浇筑区域的浇筑顺序应遵循三条原则①按照“先低后高”的原贝U,先浇筑下部某浇筑区域的混凝土,再浇筑其相邻的两侧或上部浇筑区域的混凝`土,按编号顺序烧筑顺序分别为1a — 2a — 3a — 4a — 5a — 6a — 7a — 8a —......;Ib — 2b — 3b — 4b — 5b — 6b — 7b — 8b —……;②根据坡屋面的复杂程度,以不出现冷缝为前提,从几个不同区域同时浇筑,逐渐汇合并最终完成整个坡屋面混凝土的浇筑过程;③制定浇筑顺序时,应给后续的振捣、收灰、抹压工序留出足够的工作面,以方便各工种人员的操作;其次,各区域的混凝土浇筑时,应本着“先梁后板、先边后坡、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25~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块多次浇筑、分层多遍振捣、控制振捣时间以及后序的整形和养护步骤,改善混凝土浇筑时的滑移及振捣不密实现象,获得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划分浇筑区域并进行编号,在支设好的底面模板上沿屋面坡度方向在屋檐线到屋脊线之间画出水平分界线,在水平分界线的垂直方向上画坡向分界线,通过屋檐线、屋脊线、水平分界线和坡向分界线将坡屋面划分成多个浇筑区域,并对这些浇筑区域进行编号;2)安装坡屋面混凝土的钢筋网,在各浇筑区域之间设置快易收口网,使钢筋穿过快易收口网的网眼,并将快易收口网和钢筋网交叉处用铁线绑扎牢固;3)按顺序向各浇筑区域内浇筑混凝土,浇筑顺序的确定原则为:首先,相邻浇筑区域的浇筑顺序应遵循三条原则:①按照“先低后高”的原则,先浇筑下部某浇筑区域的混凝土,再浇筑其相邻的两侧或上部浇筑区域的混凝土;②以不出现冷缝为前提,从几个不同区域同时浇筑,逐渐汇合并最终完成整个坡屋面混凝土的浇筑过程;③制定浇筑顺序时,应给后续的振捣、收灰、抹压工序留出足够的工作面;其次,同一浇筑区域浇筑时,应本着“先梁后板、先边后坡、由低至高”的原则,先浇筑边梁的混凝土,再由低至高浇筑坡梁的混凝土,最后浇筑板的混凝土;浇筑板的混凝土时,沿着该区域的水平分界线的走向下灰,并按照Z字形走向逐渐从该区域的低处向高处浇筑;4)第一次振捣,各区域的浇筑和混凝土的第一次振捣可交叉进行,各区域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棒应垂直于模板面插入,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明显下沉,不再有气泡和泌水冒出为度;5)收灰并补浇混凝土,振捣期间,应设专人用铁锹配合收灰,将滑下来的多余混凝土撮到上方混凝土不足的部位;第一次振捣后如果混凝土量不够,应进行补充浇筑;6)进行第二次振捣,振捣顺序及振捣方式和第一次振捣相同,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要比第一次振捣面深至少50mm;7)当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并基本振捣密实后,用铁锹进行拍打和整形,确保混凝土的厚度和外形符合设计要求;8)在坡屋面混凝土初凝前抹压18mm~20mm厚的防水砂浆,进行防水砂浆找平层的施工,操作步骤如下:①防水砂浆找平层施工时,用杠尺配合找型和找平,然后用砂抹子搓平,再用铁抹子压第一遍,以压光后表面不出现水纹为宜;②根据防水砂浆找平层的面积和屋面外形,对防水砂浆找平层表面进行分格,分格宽度不大于6m;③当防水砂浆找平层开始初凝时,开始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压实、压光,不得漏压;待到防水砂浆找平层终凝前,再用铁抹子压第三遍;9)施工结束后及时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养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5 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块多次浇筑、分层多遍振捣、控制振捣时间以及后序的整形和养护步骤,改善混凝土浇筑时的滑移及振捣不密实现象,获得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划分浇筑区域并进行编号,在支设好的底面模板上沿屋面坡度方向在屋檐线到屋脊线之间画出水平分界线,在水平分界线的垂直方向上画坡向分界线,通过屋檐线、屋脊线、 水平分界线和坡向分界线将坡屋面划分成多个浇筑区域,并对这些浇筑区域进行编号;2)安装坡屋面混凝土的钢筋网,在各浇筑区域之间设置快易收口网,使钢筋穿过快易收口网的网眼,并将快易收口网和钢筋网交叉处用铁线绑扎牢固;3)按顺序向各浇筑区域内浇筑混凝土,浇筑顺序的确定原则为首先,相邻浇筑区域的浇筑顺序应遵循三条原则①按照“先低后高”的原则,先浇筑下部某浇筑区域的混凝土,再浇筑其相邻的两侧或上部浇筑区域的混凝土以不出现冷缝为前提,从几个不同区域同时浇筑,逐渐汇合并最终完成整个坡屋面混凝土的浇筑过程;③ 制定浇筑顺序时,应给后续的振捣、收灰、抹压工序留出足够的工作面;其次,同一浇筑区域浇筑时,应本着“先梁后板、先边后坡、由低至高”的原则,先浇筑边梁的混凝土,再由低至高浇筑坡梁的混凝土,最后浇筑板的混凝土 ;浇筑板的混凝土时,沿着该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萍辛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