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现浇混凝土板类构件负弯矩钢筋,尤其悬挑构件的板面负弯矩钢筋,由于多为I级钢筋,一般直径较小,加上材质本身刚度低,施工过程中由于受浇注混凝土的冲击力和施工人员的踩踏,楼板负弯矩筋多有变形或下沉,有的甚至降到中和轴以下。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属于隐蔽工程,除非发生钢筋外露、混凝土孔洞等严重的质量事故,一般情况下钢筋的偏位或保护层厚度的偏差在混凝土浇筑后很难被发现,事后也无法进行补救,所以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一直处于薄弱环节。 目前,建筑工程中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常用的做法是采用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垫块,或者是钢筋马凳。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垫块由于刚度不够,工人浇筑混凝土时的踩踏,容易使垫块损坏或移位。而钢筋马凳刚度满足要求,但是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装置保护层厚度控制效果好,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可重复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钢筋手柄、钢管套环、钢筋轴、钢筋支架,钢筋手柄与钢管套环固定连接,钢管套环与钢筋轴活动连接,钢筋轴与钢筋支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保护层厚度控制效果好,制作简单,施工方便,可重复使用,施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筋手柄2-钢管套环3-钢筋轴4-钢筋支架5-楼板负弯矩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一种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手柄、钢管套环、钢筋轴、钢筋支架,钢筋手柄与钢管套环固定连接,钢管套环与钢筋轴活动连接,钢筋轴与钢筋支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彦杰,方萍,刘洋,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