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011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钢筋手柄、钢管套环、钢筋轴、钢筋支架,钢筋手柄与钢管套环固定连接,钢管套环与钢筋轴活动连接,钢筋轴与钢筋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控制保护层厚度效果好,制作简单,施工方便,可重复使用,施工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现浇混凝土板类构件负弯矩钢筋,尤其悬挑构件的板面负弯矩钢筋,由于多为I级钢筋,一般直径较小,加上材质本身刚度低,施工过程中由于受浇注混凝土的冲击力和施工人员的踩踏,楼板负弯矩筋多有变形或下沉,有的甚至降到中和轴以下。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属于隐蔽工程,除非发生钢筋外露、混凝土孔洞等严重的质量事故,一般情况下钢筋的偏位或保护层厚度的偏差在混凝土浇筑后很难被发现,事后也无法进行补救,所以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一直处于薄弱环节。 目前,建筑工程中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常用的做法是采用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垫块,或者是钢筋马凳。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垫块由于刚度不够,工人浇筑混凝土时的踩踏,容易使垫块损坏或移位。而钢筋马凳刚度满足要求,但是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装置保护层厚度控制效果好,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可重复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钢筋手柄、钢管套环、钢筋轴、钢筋支架,钢筋手柄与钢管套环固定连接,钢管套环与钢筋轴活动连接,钢筋轴与钢筋支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保护层厚度控制效果好,制作简单,施工方便,可重复使用,施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筋手柄2-钢管套环3-钢筋轴4-钢筋支架5-楼板负弯矩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见图1,包括钢筋手柄I、钢管套环2、钢筋轴3、钢筋支架4,钢筋手柄I与钢管套环2固定连接,钢管套环2与钢筋轴3活动连接,钢筋轴3与钢筋支架4固定连接。制作时,将钢筋手柄I与钢管套环2焊接在一起,钢管套环2套穿在钢筋支架4的钢筋轴3上,转动钢筋手柄I可以使钢筋套环2绕钢筋轴3转动。在楼板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将本装置安放在已支设好的楼板模板上,用来支撑楼板负弯矩钢筋5,并按楼板厚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事先调整好高度,待楼板混凝土浇灌完毕将本装置拔出。本技术可使保护层厚度控制效果好,制作简单,施工方便,可重复使用,施工成本低。上面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 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手柄、钢管套环、钢筋轴、钢筋支架,钢筋手柄与钢管套环固定连接,钢管套环与钢筋轴活动连接,钢筋轴与钢筋支架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钢筋手柄、钢管套环、钢筋轴、钢筋支架,钢筋手柄与钢管套环固定连接,钢管套环与钢筋轴活动连接,钢筋轴与钢筋支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控制保护层厚度效果好,制作简单,施工方便,可重复使用,施工成本低。文档编号E04C5/18GK202658805SQ20122025813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马彦杰, 方萍, 刘洋, 张莉 申请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手柄、钢管套环、钢筋轴、钢筋支架,钢筋手柄与钢管套环固定连接,钢管套环与钢筋轴活动连接,钢筋轴与钢筋支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彦杰方萍刘洋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