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钢筋架体。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板负筋保护层厚度控制通常采用在板负筋下布设几字形的支撑筋,但是,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作业人员经常踩踏板负筋,使得板负筋向下弯折,其保护层厚度超过规范要求,这将导致楼板开裂、承载力下降,从而影响建筑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周转使用的控 制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钢筋架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控制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钢筋架体,主要包括钢筋框架、钢筋斜撑和钢筋撑脚,矩形的钢筋框架由至少一个矩形框架单元组成,矩形框架单元的四角垂直设置钢筋撑脚,矩形框架单元的一对角由钢筋斜撑连接,整个钢筋架体各连接点均满焊成一体。钢筋框架由多个矩形框架单元组成,各矩形框架单元首尾连接,各矩形框架单元的钢筋斜撑首尾连接成锯齿形。矩形框架单元的长度、宽度不大于450mm。该钢筋架体的高度等于楼板设计厚度。该钢筋架体均采用直径16mm的三级螺纹钢筋制作。针对现有板负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方法的不足,专利技术人设计了本技术的控制板负筋保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钢筋架体,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钢筋框架、钢筋斜撑和钢筋撑脚,矩形的钢筋框架由至少一个矩形框架单元组成,矩形框架单元的四角垂直设置钢筋撑脚,矩形框架单元的一对角由钢筋斜撑连接,整个钢筋架体各连接点均满焊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钢筋架体,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钢筋框架、钢筋斜撑和钢筋撑脚,矩形的钢筋框架由至少ー个矩形框架单元组成,矩形框架单元的四角垂直设置钢筋撑脚,矩形框架单元的ー对角由钢筋斜撑连接,整个钢筋架体各连接点均满焊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板负筋保护层厚度的钢筋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框架由多个矩形框架单元组成,各矩形框架单元首尾连接,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导,朱保才,王祥志,罗锦良,干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